中读

​我们曾经是战士

作者:朱文轶

2018-08-10·阅读时长40分钟

795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0066个字,产生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朱文轶 吴琪)

沙特拉夫科·费多尔·列昂纪耶维奇4月23日早上接了一个电话。电话的内容让他心情低落:他的又一个老战友刚刚去世。这位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驾驶T-34坦克获得过30多枚勋章的老兵近况并不太好。残疾的双腿支撑着他负过三次重伤的身体,走路对他而言成了越来越吃力的事情了。他说,现在连一次组织15个老兵参加一个活动都是个很难的事,“老兵见面的时候都相互问‘我们还能活多久’”,他告诉记者他在“二战”后期指挥过一个坦克团,除他之外,已经没有人活着了。

沙特拉夫科退役后在白俄罗斯制糖厂工作了15年,又回到伏尔加格勒这个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参与一座铝厂的建设,现在他靠领取退休金生活。每个月由政府发放给他老战士退休金6500卢布,二级残废军人的政府补助1500卢布,铝厂退休金1000卢布,5月9日胜利日以后他还将每月多领到2000卢布。按照俄罗斯现在的物价水平,这笔钱加起来算不上多。不过,这位85岁战争英雄说,“我们没有感觉到不被重视”。

记者在伏尔加格勒列宁大街31号、一幢白色外立面的楼房里找到了沙特拉夫科和其他参加过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老兵们。他们经常在这个地方碰头。4月23日13点,他们还要在“红十月工厂”举行一年一次的“老战士节”,今年的节日和卫国战争60周年庆典挨得很近,要更隆重一些。不过,人一年比一年少了。“斯大林格勒”这个名字也消失了。在这个从沙皇时代就存在、一度象征着苏联工业化能力的工厂里,他们的同伴曾奉行着“只要里面有我们的军人,哪怕只一个人,也要成为敌人攻不破的堡垒”的所谓“单人保垒”战术,直至战死。这个毗邻伏尔加河的工厂竟成了他们60年的共同记忆。

文章作者

朱文轶

发表文章1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751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重访斯大林格勒

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372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