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恺
2018-08-13·阅读时长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223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王恺)
在上海滑稽界,流传最广泛的关于滑稽演员的笑话,就是滑稽演员被街头观众的围观,不管这演员在干什么,周围的上海人总要求他们演一段才放行,这样的故事发生在多名演员身上,有时候是李青,有时候是王汝刚,有时候是吴双艺。
上个世纪50年代前后,“双字辈”演员开始登上舞台,似水流年,现在他们十几人已是滑稽界现存的元老了。“我们和马季是一辈的,因为我们的老师和侯宝林同台演出。”2005年2月末,上海滑稽界双字辈演员聚会,讨论怎样进行他们从艺50周年的纪念演出。
初步计划定下来,是每个人表演自己最拿手的一段小品,连唱带动作带表演,怎么算也要三四个小时。这些节目是这批演员60年代全盛时期的产物,也有少数80年代的创造,往往以当时的社会现象为讽刺物,如批评饭店服务态度的《满园春色》,描绘打公用电话占据时间的《电话亭》。
发表文章39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587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