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8-13·阅读时长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402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殳俏)
去杭州还有别的目的吗?至少对我来说是没有的。所有的风景如画,归根到底因为杭州是一个天然的大餐馆。上海人没办法才到家里附近的红泥和张生记过过瘾,自然是不如在西湖畔一家风雨飘摇的小店家里吃上一碗片儿川。所以一过完春节,天气有点转暖的时候,家家户户便都跑去杭州饱饕餮之欲了。
上海菜和杭州菜只差几步之遥,味道却是十万八千里,这好像有点奇怪。按理说菜式的口味基本上是按着地理环境慢慢过渡的,可是从上海到杭州,只一步,就从浓油赤酱到了极致清淡。可是偏偏上海菜又爱强盗脸上绣花,明明是粗眉大眼却喜欢来点精致。说句笑话,杭州菜就是美人背上斩肉了。骨子里细腻,但却自有一番别样的惊心动魄在里头。
马可·波罗时代的杭州已经是美食天堂了。在《游记》中他满含口水地写道,市场上出售的是小母猪、肥羊、小牛、土鸡、地鸭、鱼、斑鸠、黄鹿、野鸡、獐子等等所有你想得到或者想不到的家畜和野味;餐馆里做的是令人眼花缭乱的各色菜肴,其中厨师最拿手的就是各种鱼菜;小贩们挑着零食糖果担子到处叫卖;茶坊和酒馆里除了香茗和陈酿,还有来自外国的女孩一个劲儿地跳舞,就好像现在的红磨坊。就算普通的杭州城老百姓也有对吃非常讲究的习惯,每餐也都能鱼肉并上,而这样也养成了他们爱好安逸的个性,人人细皮嫩肉,斯文温良,是道地的美食爱好者。就连杭州的乞丐都能发明出叫化鸡这样的名菜,可想而知虽然“只把杭州当汴州”,但是杭州的菜不知道胜过汴州菜几倍了。
发表文章6040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47964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