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抢跑3G:诺基亚的20年统治欲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8-13·阅读时长5分钟

387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809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尚进)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在1985年诺基亚进入中国之前,芬兰企业,几乎是一个难以形成概念的话题。这个由工程师弗莱德里克·艾德斯坦在1865年创立的木浆厂,直到1967年购并芬兰橡胶和芬兰电缆厂,才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诺基亚集团。很难想象今日的手机巨头仅仅发起于电缆厂无线电传输的一个种子项目。“数字技术时代改变了世界地缘经济格局”,这是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者迈克尔·斯彭斯的论述。对于芬兰这个位于北欧与俄罗斯之间的地缘夹缝国家,苏联式的数学与西欧式的商业组合耐人寻味,Linux之父李纳斯·托沃兹的出现说明了很多问题。正如赫尔辛基大学的学生们自嘲的那样,“漫长的冬季所有人都只能蹲在屋内,我们富裕的能量只能释放到技术开发中去了”。

手机对于生活所带来的改变已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如同宜家家具对于全球简约生活方式的冲击一样。颇具意味的是1994年,当时的邮电部部长吴基传正用诺基亚的终端,在北京电信的网络上打通了中国移动通信历史上第一个GSM电话。要知道2004年诺基亚全球营收达到了292亿欧元,仅中国市场净销售额就超过了36亿美元,如果加上出口的数字可以达到69亿美元。也正是2004年,让诺基亚赢得了中国整体手机市场份额第一,中国成为其全球第二大手机市场。正如诺基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约玛·奥利拉所说的:“诺基亚在全球的成功离不开在中国市场的快速膨胀。”自从1987年11月中国电信在广州建成第一个模拟移动电话网并正式开办移动电话业务以来,移动通信在短短18年间达到了3.34亿户,甚至超过了固定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了25.7%。

芬兰前总理Esko Aho曾认为苏联解体的冲击给芬兰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在接受《经济学人》采访时说道:“20年前诺基亚第一个让芬兰走向了世界,可以不再完全依赖向苏联出口。我们运气很好,能从90年代不得不改造我们的经济和社会。”诺基亚作为目前中国最大的跨国公司,实际上充当了中国通讯业变革的见证者,有统计显示目前中国每三位手机用户中就有一人在使用诺基亚手机,简洁皮实成为诺基亚在手机上所表现的风格。在2000年评选的世界品牌认知度排名中,前五位只有诺基亚一个非美国公司。“科技以人为本",这句昔日诺基亚的广告词,原本是希望传达诺基亚所倡导的凡是与人们的生活相关的领域,都在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结果被善于引申的国人无限度地放大了,不管真技术假技术都被冠以以人为本的原则。但不可否认诺基亚的这个理念,确实对生活在90年代技术冲击下的人们产生了一种思想,让那些迷失在技术升级中的人们没有忘却什么是生活的目标。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4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64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一个赵本山

346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