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8-13·阅读时长10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410个字,产生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刘晶晶)
( 外滩18号外景 )
意大利人Filippo Gabbiani从和平饭店下来,此时站在友邦大楼门口,请求允许进入,“你要做什么呢?”“拍照,拍你们旁边的Bund 18。”
来自意大利威尼斯Kokaistudios建筑事务所的建筑师和他的同事,用这样的方法,在外滩18号两边的两幢楼上上下下,拍摄了近一千张外滩18号的各个角度照片。在完成大楼实地勘测后,他们在档案馆里寻找80年前大楼兴建时的原始图纸。2002年5月,他带着两个助手关在大楼里整整4天,然后抱着写满了大楼基础数据的图纸回意大利开始设计。
意大利人善于整修古董,但是Filippo Gabbiani看到外滩18号的南北向的墙面上“文革”时期遗留下来的标语时,还是迷惑了。他记得在大楼的正门入口处,还留着已经褪色的渣打银行印记——“文革”标语和银行印记都是这个建筑和这个城市的历史构成,怎么办?和发展商经过“慎重讨论”,最终决定掩盖“文革”标语,保留渣打银行的标记。“我们的目标并不像上海许多已经被翻新过的老楼房一样,仅仅照翻楼房原先的风格。我们要展示给观者,什么是原先的,什么是新添加上去的。”Filippo Gabbiani说:“我知道外滩曾经是中国人心里的一点隐痛,它是繁华的痕迹,也是被入侵被占有的伤疤”——不过现在外滩的含义完全不同。外滩X号将奢侈与顶级进行到底。先是外滩3号,现在是外滩18号。
发表文章604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64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