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薛芃
2019-07-04·阅读时长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244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配酒的寿喜锅才更有味道
摄影/刘锋
我很少去想吃火锅应该配什么酒这个问题。在重庆读书时,但凡有火锅就有酒,啤酒都是“老山城”。我印象中大概两三块钱一瓶,那会儿年轻气盛,再怎么喝都不担心“啤酒肚”,也付得起钱。有个朋友,人长得又高又帅,能喝,又比同级的人都年长一点,同学们一起喝酒时便敬他几分。有一回大概是足球赛或篮球赛之后聚餐,赢了球高兴,一桌男生拼酒,那一桌周围的空气里都弥散着浓浓的荷尔蒙气息。尽兴之时,从对瓶吹换到了鸭肠碗,就是涮火锅盛鸭肠的那种大口碗。在我们女生看来,那真是一场有些惊悚的拼酒,颇有“三碗不过岗”的架势,但没办法,年轻男生就是好面子,在女生面前好面子,在男生面前更好面子。后来,那位又高又帅的男生便得了个“鸭肠碗”的绰号。
这都是些青春畅快但已远去的回忆了。不过,火锅配啤酒似乎成了我的思维定式,有些根深蒂固了。喝啤酒吃火锅也是很多人的习惯,面对着一锅热气腾腾的食物,捞一筷子出来,又烫又辣,唯有一口冰啤酒才能降降那股火气,再划个拳助个兴。一桌一桌的啤酒、划拳、火锅、兄弟伙,构成了我们心中火锅独有的烟火气。可如果不吃重庆火锅呢,啤酒仍是绝配吗?
去年冬天,我在上海出差。采访结束已经十点多了,饿得够呛,那天刚好上海下雪,我约了朋友来一顿潮汕火锅,取取暖。喝点什么呢?我们要了一小壶黄酒,温热了之后,配上新鲜的牛肉和沙茶酱,聊着天,像是围坐在白居易的“红泥小火炉”边上,带着“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惬意。若是在那个街边还有残雪的夜晚,吃着火锅却喝啤酒,想来都有些凄凉,火锅的温暖瞬间就被打了折扣。
那时我意识到,火锅不是一种粗蛮的饮食方式,接地气不意味着不讲究,而是要在看似没有规则的框架下找到每一种火锅的最佳状态。
这几天吃的第一顿火锅便是鲜入围煮,大厅分为两个区域,一边讲究,一边市井,但无论是哪边,桌上都摆着葡萄酒高脚杯。也有人爱喝啤酒,但很少有人像吃重庆火锅那样敞开了喝,毕竟花胶鸡汤是滋补养生的锅底,配上啤酒总是别扭。既然已是人均五六百的火锅了,就不能太随便,大多数人会喝果香气浓郁的雷司令,或是不大会出错的霞多丽,也有人更偏爱红葡萄酒,但在以海鲜、鸡肉为主的一餐中,白葡萄酒自然更受青睐。
在楼上荟馆的大厅里,摆着一面墙的酒柜,存放着各式各样的葡萄酒,很难把它与一家火锅店联系起来。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依赖于上海人本身对酒的喜爱,而并非是因为火锅。一桌火锅宴席里,锅底加上涮菜可能只占菜品的五六成,其余的还包括前菜、主食、甜品,又占去尽一半的分量。所有,对于高端火锅而言,火锅本身并不是全部,甚至更像是一道镇场的硬菜,它需要其他配角簇拥着出场,当然也包括酒。
发表文章137篇 获得9个推荐 粉丝921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