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邢海洋
2019-10-23·阅读时长1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342个字,产生4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插图 范薇)
2007年10月16日,上证指数创出6124.04点的历史高位,随后这个山峰再也没有被逾越过。12年后的“纪念日”,上证指数在3000点穿越,上午还在3000点之上,下午回到3000点以下。
12年间,市场围绕着3000点徘徊,它42次站上去,又42次跌下来。经济危机后的10年间,这种穿越愈发频繁,到了今年,这几乎就是一种见怪不怪的存在,频繁地上下,也是无力地攀爬或下滑,3000点作为一个令人无法回避的整数关口,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12年间,国家层面的经济增速最高曾有13%,如今减去了一半,但增长的步伐从没有停歇,唯有市场的估值,从当时的76倍回落到十三四倍的估值水平。截至10月17日,沪市平均市盈率为14.16倍,深市平均市盈率为24.53倍,深市主板的平均市盈率低至16.79倍。与此同时,按照目前A股市场300余家破净股数量来看,时下A股市场的破净率也达到了9%左右。
如今的估值,放在全球资本市场上比较算不得高,也算不得低。即使纵向与自己比,沪市市盈率最低纪录曾经回落到一位数,相形之下,如今的3000点远算不上是极端状态下的“黄金坑”,但对比此前如2005年、2008年乃至2013年几次大触底,随着业绩的抬升,股市的价格也不可能再回到从前。3000点于是成为一个尴尬的存在,任市场在一次次惊呼中穿越,穿越到现在,见怪不怪。
一个堡垒在一次次无功而返的冲锋前变得越来越坚固了。此前,我们已经无数次分析过A股的弊病,分析过10年间道琼斯指数从8000点涨到26000点的同时,A股还原地踏步的原因。这里不必再说,毕竟港股通开通了,A股的国际化有了明显的进展,注册制试点也在科创板展开,那些低价格的垃圾股开始一个个地退市,A股开始朝着健全的吐故纳新机制发展。这个时候没有必要再在机制上看空市场。
那么,为什么市场还是这样犹疑不决?未来市场的大方向又将如何,我们就需要从宏观经济走向上,尤其是“L”型增长的经济新常态的角度,去理解A股投资的逻辑。
经济下行时期的3000点
2008年,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首次提出“保8”目标,要求2009年度宏观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8%左右,2008年GDP增长9%,其中四季度经济同比增长6.8%,令习惯于两位数增速的我们警醒。如今,我们则适应了中低速增长,今年第三季度甚至低至6%。
上市公司作为国民经济的组成成分,并且是其中最优质的企业,其赚钱能力也一定和宏观经济息息相关。十余年来,上市公司净利润虽大幅波动,但基本上和GDP走势相关,其间还反映了宏观调控政策和经济周期等因素的影响。如2006、2007年沪深300成分股的净利润增幅曾经连续超过30%,2009~2011年间政府“4万亿”刺激奏效,沪深300成分股利润也恢复到两位数增长,更在2010年登上30%以上,但随后的利润增幅一向乏善可陈,甚至在2016年跌入负区间,2017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反弹到两位数,但随后再次回落。
每当增长失速,危及就业乃至金融体系稳定的时候,政府均动用货币和财政政策予以刺激,2016年和2017年楼市繁荣、上市公司利润增加,相当成分上拜银根松动所赐。而当财富进一步积累,危及实体经济的根基的时候,政策又会偏紧。本轮GDP增速下行始于2018年二季度,其背景是金融去杠杆导致2017年四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大幅下降。而自2019年初以来,随着去杠杆转入稳杠杆,社会融资额规模增速企稳回升了。
按照社会融资规模领先经济两个季度左右的关系,对应2019年三季度中国经济本该见底。可实际上,7、8月的经济继续下行,低于市场预期,整个三季度GDP增速只有6%,再创1992年以来经济增速的新低,让投资者不知道底在何方。
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因素是投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1~8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5%,增速比1~7月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9%,增速比1~7月回落0.5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是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前每次周期低谷,房地产都是带动经济上行的决定性力量,可如今,在地产去库存之后,国家的大政方针倾向于去地产化,地产企业融资渠道多方受阻,房地产开发投资明显回落了。即便如此,1~8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0.5%,其中,住宅投资增长14.9%,房地产的增长还是快于其他宏观因素,这也使后期加大投资力度受到掣肘。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19个推荐 粉丝2969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