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大厨是如何炼成的

作者:harps

2020-03-11·阅读时长2分钟

1525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043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图 谢驭飞)


在过去的闭户锁门的时间里,据说很多人厨艺大涨,纷纷从以外卖为生进化到了鸡鸭鱼肉样样都行。会做饭让人对生活有信心,有乐趣,还能进一步把信心和乐趣输出给他人。先有能力好好地喂养自己,然后才能谈得到以正常的情绪和精力处理别的事情。人类为什么能发展出哲学、诗歌和音乐?因为人类可能是唯一一个能天天吃饱,而且知道明天后天一样也能吃饱的物种。

与动物相比,人类的不利之处在于要求高,找到食物以后还要经过适当的烹饪方式才能吃饱吃好吃满意。最早的时候可能水煮火烤就足够了,后来还要加上调味。有一个著名的动物行为学家观察:日本幸岛的猕猴以甘薯为食,它们刨出的甘薯带有很多沙子,吃起来不舒服。有一只聪明的小母猴在海水中将甘薯洗过再吃,就好得多。没过多久,整个岛的猴子都学会了洗甘薯。这个故事很快进入各类人生鸡汤文学,看似表扬猴子的智慧,其实还是人类自己夸自己。学者则认为这是一种前文化行为。我们人类的确就是以这样的方式逐渐发明了煮、烤、炖、煎、炸、蒸等烹饪方式。人类还发明了发酵、风干、腌腊、密封来让食物保存得久一点。甚至那些已经腐败变质散发臭味的食物,也有人勇于补救,令今天多了更多美食。人类的一种能力就是不断地尝试,成功的经验会被很快分享。发霉的奶酪,发臭的鳜鱼,青绿的臭豆腐……在它们成为美食之前,肯定有过很多人自认倒霉把它们扔进了垃圾堆,直到有一个小气好奇还挺勇敢的人试着抢救了一下。

文章作者

harps

发表文章170篇 获得13个推荐 粉丝760人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博士和爱做饭的狡猾妈妈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应对不确定性

流动时代的危险与机会

9696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6)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