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20-04-10·阅读时长1分钟
【意】保罗·乔尔达诺 著
魏怡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年
【推荐】北京外国语学院
【解读】魏怡,本书译者,北京外国语大学意大利语专业副教授
【朗读】李晨光
《黑与银》是粒子物理学博士保罗·乔尔达诺继《质数的孤独》以来又一部诉说爱与孤独、直击心灵的力作。小说的主人公是一名不善交际的物理学家,为大学的合同能否续约而倍感焦虑;妻子诺拉则是一名热情外向的室内设计师,拥有将人拉出“洞穴”的融融暖意。相处多年的保姆A女士患病离去后,表面上依然和谐的家庭,却在无形中开始瓦解,二人不再耳鬓厮磨,共享一杯红酒的深夜密谈也化为昔日的回忆。
TIPS:
1. 年轻的意大利作家保罗·乔尔达带着粒子物理学博士的光环,于2008年出版了处女作《质数的孤独》,立刻获得了当年意大利最重要的文学奖“斯特雷加”奖。这部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销售到全世界40多个国家,很快获得了几百万的销量。随后,他又出版了《人体》(2012)、《黑与银》(2014)和《吞噬天空》(2018)三部小说,每一部作品都与作家个人的成长和思考相伴而行。
2. 在《黑与银》这篇小说当中,作家引入了一个在前代文学作品中时常出现的角色:保姆。在诸如波德莱尔的《那善良的女仆》、福楼拜的《一颗简单的心》,以及普鲁斯特的作品当中,都存在着类似角色。这一保姆角色的加入,并非仅仅代表着一个人物,而是意味着在审视社会时多了一维空间。这多出的一维空间,使得乔尔达诺的小说成为了展示当代西方生活的一个更为立体的空间。
3. 乔尔达诺是一个风格仍然在形成中的作家。他从前辈文学中汲取营养,又完全不被那些固定的模式所束缚。不能说他作品中的人物生活在其他的时代,因为他们都讲述着我们这个时代的真实生活;但也不能说他的作品完全反映了处于后现代主义时期的西方社会,因为他经营的那块文学田地是如此恬静,完全没有现实社会的聒噪与浮夸。
| 书单 | 北外·欧洲下午茶 |
发表文章604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68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