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李约瑟之问”和他为解答这个问题所做出的研究,受到了来自他自身内部那个西方科学范式的质疑和批判,这是它的命运和遭遇。但李约瑟是跨文化科学史的先驱。正是他的问题唤起了中国人关心中西方差异,从而使一代中西方学者,特别是中国学者投入其中,从科学史角度做了大量中西方文化的比较,以至于最终人们认识到,中国古代自然知识与西方科学不可公度,西方科学分类体系与编年史框架也无法容纳和盛放作为整体的中国古代自然知识,它们异质且不同构。这是李约瑟提出他的问题半个多世纪后,这个谜题展开的历史路径在21世纪向我们呈现的图景。与其说我们认识到“李约瑟之问”是个伪问题,不如说,它带领我们的认知突破和超越了它自身,最终既认识到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也认识到起源于欧洲的科学亦是独特和稀罕的人类文化现象,植根于对自由人性的追求和涵养。而这一切,都源于李约瑟对中国的爱,源于他希望理解中国,并将这个当时居于边缘的东方文明置于与欧洲文明平等地位的热情。在我看来,正是这个动机推动了这个问题,赋予它自身的结构和命运,从而使求解它成为一趟开拓认知的历史旅程,使我们不断接近随时间而来的真理
03-03 18:55
0人推荐
0人转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