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北京工人体育场:拆除与重建

作者:丘濂

2020-09-16·阅读时长11分钟

1354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854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工体所在地最初是城市边缘的一大片苇坑,现在已是寸土寸金的城市核心(肖予为 摄)


来不及说的再见

尽管从2018年起就流传着北京工人体育场将要改造的消息,但从今年7月26日工体宣布正式启动“保护性复建改造”,到8月20日主体建筑基本夷为平地,还是迅速得出乎意料。

“只剩下‘绿色狂飙’看台和‘御林军’看台屹立不倒了!”8月19日,国安球迷“工体守望者”拍下这个最后有看台残存的时刻。他家住工体西南角,可以俯瞰整个工体施工的进程,于是便以这样的方式记录以做纪念。但对于很多对工体怀有感情的人来说,都没来得及对它做一次正式的告别。2019年12月1日,中超赛季最后一场北京国安对战山东鲁能的比赛在工体举行,大多数球迷并没有意识到那是在老工体举行的最后一场球赛。紧接着疫情来临,工体大院直到5月份才对外开放。“最遗憾的就是7月到8月都在上海封闭训练,没能回到工体拍个照片。”国安前队长、现青训总监杨璞告诉本刊。

此次改造最直接的原因是工体将作为2023年亚洲杯足球赛开闭幕式、揭幕战和决赛等重大活动的场地,而工体无论从安全性还是设施的现代化和专业度方面,都不能满足标准。“改造要在2022年完成,还要经过测试赛验收才能投入使用,时间就非常紧迫了。所以工程进展要快。”本次工程的设计方、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朱小地对本刊说,“工体建于1958年到1959年,这么巨大的建筑当年以一种‘大跃进’的方式仅用一年完成,遗留下一些安全问题。比如,由于是冬季施工,防冻剂里的氯盐对钢筋混凝土有腐蚀作用。当年定下的使用年限是50年,在2008年奥运会之前还经过了一次加固,使用年限又增加了12年,今年正好就到时间。北京地区是8级抗震设防地区,工体仅为7级抗震设防标准,也已经不适用了。”之所以人们感觉工体拆除速度很快,也是因为建筑本身的脆弱,“机器一碰,就都散掉了”。

将老工体拆除就是唯一的解决办法吗?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张威看来,这次选择的是一种兼顾成本、时间和安全相互平衡的方案,不能只用安全是否达标来解释。“现代建筑的设计使用年限一般都在50年到100年之间。但这不是说过了这个年限就马上会出现坍塌。它是个渐变的过程,可以通过加固或者升级改造让它不断延续使用寿命。同时期建造的“十大建筑”中的人民大会堂和历史博物馆都是经过逐步改造的,历史博物馆的外壳依然保留。但这样的施工成本有可能是推倒复建的两到三倍,施工周期也要更长。

文章作者

丘濂

发表文章128篇 获得7个推荐 粉丝1438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笔,毕业于清华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专业。美食、传统文化和城市话题爱好者。

中读签约作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