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关于天才与天才研究的问与答

作者:苗千

09-03·阅读时长24分钟

9847人看过
天才研究的两条路径,存在着如此之大的鸿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研究者们对于“天才”概念的理解还不够充分,更深的原因则在于对人生本质的迷茫。 人们究竟如何理解天才?智商与天才有什么关系?什么是天才研究?天才研究取得了哪些最新成果?关于这些问题,本文或许可以提供一些简略的答案或线索。

关于天才与天才研究的问与答

36.3MB
00:0039:40
电影《模仿游戏》 (2014)剧照

Q:有没有关于天才的明确定义?

A:在不同国家和文化中对于天才(genius)的认识颇有不同。随着时代的进步,天才概念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天才经常被与智力联系在一起,有时被认为与疯狂紧密相关,但这个概念仍然存在不同的解释空间。简单来说,在现代社会,我们可以将天才理解为展现出非凡领导力和创造力的个体。天才研究学者、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心理学系教授迪恩·西蒙顿(Dean Simonton)在论文中这样描述:“天才是指那些在智力要求高且文化价值被认可的领域中,做出原创的、典范性的和持久贡献的人。”

这样的定义看上去与先贤对于天才的见解并没有太大不同,例如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就这样描述天才:“天才就是那天赋的才能,它给艺术制定法规。既然天赋的才能作为艺术家天生的创造机能,它本身是属于自然的,那么,人们就可以这样说:天才是天生的心灵禀赋,通过它自然给艺术制定法规。”

Q:天才究竟是天生的,还是可以后天培养?

A:早年间人们倾向于认为天才是一种天生的特质。英国诗人约翰·德莱顿(John Dryden)在1693年曾写道:“天才必须是天生的,永远无法被教导。”天才研究的开创者之一,查尔斯·达尔文的表弟弗朗西斯·高尔顿(Francis Galton)显然也持有类似的看法。他在1869年出版了《遗传天才》(Hereditary Genius)一书。他主张人类的才能是可以通过遗传延续的,由此开创了通过家族史研究天才的方法,强调遗传在天才形成中的作用。

高尔顿在之后又成为因为被后世纳粹所利用而臭名昭著的“优生学”的创始人。不可否认的是,这两个学科颇有相似暧昧之处。不过现代遗传学研究的结果已经清晰地表明,所谓的优生学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因此早已被整个学术界所抛弃。但是针对天才的研究却一直延续至今。

到了20世纪初期,随着“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IQ)概念的引入,另一条天才研究的路径开始出现。一个儿童是天才与否,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的智商测试分数所决定的。在这条研究路径中,天才显然被认为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特质。时至20世纪下半叶,进行天才研究的心理学家们进行了急剧转向,转而认为创造性的天才完全依赖于在其工作的领域所习得的专长。不过,天才人物习得专长所花费的时间往往比较少;另外,天才人物往往会表现出广泛的兴趣爱好,并且多才多艺,往往能够在多个领域做出贡献。这种急剧的转向很可能与臭名昭著的优生学在“二战”之后被学术界所抛弃有关。

现代天才研究倾向于将创造力置于核心地位。创造力被视为天才的关键指标,而不仅仅是智力或学术成绩。研究者通过实验和纵向研究,分析具有不凡创造力的个体如何在科学、艺术和技术等领域取得突破性成就。在现代研究中仍然存在关于天赋是否主要由遗传决定还是由环境决定的争论,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支持二者共同作用的观点。

电视剧《世纪天才》第一季剧照

Q:那么什么是天才研究?

A:如前所述,查尔斯·达尔文的表弟弗朗西斯·高尔顿通常被认为是天才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为了证明天才是一种遗传因素的想法,他试图分析英国几个卓越家族的家谱。对于高尔顿来说,天才是极为稀有的。那么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属于天才?高尔顿的标准是:声誉。在他看来,声誉高等于能力强。

天才研究在20世纪初从欧洲传入美国。在欧洲心理学家研究的基础上,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刘易斯·特曼(Lewis Terman)开始利用自己设计的测试方法在儿童中筛选出“天才少年”进行研究。值得注意的是,受到时代的影响,特曼在当时也是优生学的倡导者之一,而他设计的测试并没有考虑到被测试者种族、文化背景和年龄的差异。早期的天才研究由欧洲传入美国,又与“优生学”相结合,让美国民众对于智力测试趋之若鹜,并且将智力不同的人群区别对待。

特曼的开创性作品《天才的遗传研究》(Genetic Studies of Genius)第一卷于1925年问世,概述了其从1911年开始的研究结果。在这项研究中,特曼和他的同事们试图在斯坦福和旧金山周边的学区中筛选出尽可能多的儿童天才。研究者对大量的儿童进行了智力测验,从中筛选出大约1000名智力超群的儿童——这些智商测试都超过了135分的儿童后来被人称为“特曼的白蚁”(Termites)。

这些儿童在一生中还要定期接受采访,以被评估他们的人生成就。统计发现,在这些人中总共出现了两位斯坦福大学的教授,总体来说成就并不算太过突出。更令人尴尬的是,在当初参加过智力测验但智商并没有进入到天才级别的儿童中,后来有两人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威廉·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获得了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路易斯·阿尔瓦雷斯(Luis Alvarez)获得了196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在1947年出版的《天才的遗传研究》第四卷中,作者承认,在儿童智商与其之后所能取得的人生成就之间存在着差异。

经过上百年的发展,现代天才研究可以简单解释为是对天才个体的特质、形成原因、成就及其对社会影响的研究。现代天才研究越来越多地采用跨学科方法,将心理学、神经科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相结合。研究者开始探索天才的神经基础、心理特质以及天才在社会结构中的角色,也更加关注环境和培养的作用。研究者会分析家庭背景、教育系统、文化因素对天才成长的影响。天才被认为是天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Q:谈论天才,总是提到智商。究竟什么是智商?

A:所谓智商,其关键并不在于“智”,而是在于“商”。也就是说,智商可以通过一个精确的数字来表示。而想要得出这个精确的数字,则需要有标准化的考试。智商测试存在的时间只有100多年,其间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就在这段不算太长的时间里,这项测试也一直伴随着质疑和非议。

整套“M”版斯坦福-比奈智力测试道具。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比奈首先发明了测试智力的道具,此套为1937年由美国心理学家刘易斯·特曼引进到美国进而流行的版本

法国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比奈(Alfred Binet)和同事西奥多·西蒙(Theodore Simon)在1904年受法国政府的委托,开发出一套名为比奈-西蒙测验(Binet-Simon Scale)的工具,目的本是识别出智力发展迟缓的儿童。

到了1912年,德国心理学家威廉·施特恩(William Stern)首次提出了“智商”概念,并提出了计算智商的数学公式。他建议利用“心理年龄”除以“实际年龄”再乘以100,即为一个人的智商。这个公式的基础建立在人的智力会随着年龄线性增长的假设之上。也就是说,如果一个10岁的孩子,经过测试他的“心理年龄”为12岁,那么他的智商就是120。

到了1916年,特曼在比奈-西蒙测验的基础上发布了“斯坦福-比奈智力测验”(Stanford-Binet Intelligence Scales),并以这个测验的分数来定义智商。他的一系列关于天才儿童的研究工作正是在这个基础之上开始的。斯坦福-比奈智力测验开始流行之后,在美国社会又迅速出现几个智力测试的新方法,甚至还有针对成人和儿童的不同版本。

美国女性玛丽莲·莎凡特在10岁时接受了斯坦福-比奈智力测验,取得了228分

1946年出生的美国女性玛丽莲·莎凡特(Marilyn Savant)在10岁时接受了斯坦福-比奈智力测验,取得了228分。她也因此作为“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被吉尼斯世界纪录所记载。但是因为这项测量标准之后产生出很大的争议,吉尼斯世界纪录在1990年移除了这个项目。以世俗眼光来看,作为曾经“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现年78岁的莎凡特取得的成就并不算特别突出。她从事文学创作,最广为人知的是常年在一家杂志开设专栏,回答读者的提问。

现代人很容易看出在早期斯坦福-比奈智力测验中蕴含的巨大缺陷。每个人智力发育的速度有所不同,智力特点也各有不同。一套试题根本无法覆盖人类智力的方方面面(实际上在这套测试中包含了很多常识性知识,也没有注意文化差异)。固然有很多早慧的天才人物可以在这样的测试中取得高分,但相反的例子也比比皆是。爱因斯坦和维特根斯坦在幼年时期的智力发育都相对迟缓,两人都是到了4岁左右才学会说话。即便是成年之后,两人的学业成绩与同侪相比也未见有多么出色。他们能够取得远超常人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对于一个问题进行长时间的深刻思考。

现代智商测试的标准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计分方式来说,已经彻底抛弃了“心理年龄除以实际年龄再乘以100”这个简单的数学公式,而是将被测试者智商正态分布的平均值设为100,标准差为15,之后将被测试者的得分与样本中同龄人进行比较而得出标准分。也就是说,大多数人的智商都在85至115分之间。以统计学标准来看,有1%的被测试者分数在140分以上。这个数字自然也就成为很多人眼中衡量“天才”的标准。

智商概念出现之后,因为从表面上来看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字表示人的智力能力(尤其重要的是便于比较高低),很快便成为大众热衷的话题之一,其影响力至今不衰。根据记载,爱因斯坦从未参加过任何形式的智商测试,但至今仍广泛流传着关于爱因斯坦智商的各种数字。这种传言显然是将智商数字的高低与个人成就等同起来。另外,前任美国总统、现美国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曾经多次宣扬自己的智商测试结果属于天才标准。特朗普此举显然是在暗示智商测试的数字与一个人的政治领导力也紧密相关。

一些汇集了“高智商人群”的组织应运而生,其中最知名的便是由罗兰·贝里尔(Roland Berrill)和兰斯洛特·威尔(Lancelot Ware)于1946年在英国成立的门萨国际(Mensa International)。这个俱乐部的录取标准是智商达到人群中的前2%,换算成现代斯坦福-比奈智力测验(这套测试自1916年以来经过了多次修订,现在所使用的是第五个版本)的得分结果大约是132分。申请者通过测试之后方可加入俱乐部,之后会定期收到俱乐部的内部简报和杂志,但要按时缴纳年费以保持身份。

Q:智商高就是天才吗?

A:对于一些研究项目来说,智商高几乎就是天才的同义词(尽管这些研究项目中的研究人员越来越少使用“天才”一词,认为这是一个已经过时的词汇)。很多针对少年儿童的研究项目就是基于被测试者的得分进行选拔。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从1971年开始成立了一个名为“数学早熟青少年研究”(Study of Mathematically Precocious Youth)项目。科学家们对5000名智力测试位于前1%的孩子进行了超过40年的跟踪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智力对于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确实有着巨大的作用。

尽管这项长时间的研究已经得出了较为明确的结论,但也可以看出,在这期间研究者的研究方法一直处于变化之中。数学早熟青少年研究项目的研究者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目前他们现在主要通过美国大学入学的标准化考试(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SAT)对青少年进行筛选,也尤其注重学生的定量推理(mathematical ability)、语言推理(verbal reasoning)和空间能力(spatial ability)这三项能力。

根据《自然》(Nature)期刊对这项研究的报道,想要让孩子有所成就并且生活快乐,研究者还给出了八项建议:

1.让孩子接触各种不同的经历。

2.当孩子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或天赋时,提供机会发展这些能力。

3.支持孩子的智力和情感需求。

4.通过赞扬努力而非能力,帮助孩子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

5.鼓励孩子承担智力风险,并对失败持开放态度,因为失败能帮助他们学习。

6.警惕标签:被认定为天才可能会成为一种情感负担。

7.与教师合作,以满足孩子的需求。

8.测试孩子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也有研究得出了与以上几乎相反的结论。在一篇发表于2015年的名为《天才概念的定义与测量文献综述》(A Literature Review on the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of the Concept of Genius)的论文中,作者发现虽然长期以来天才都被认为与智力有关,但仅凭智力不足以定义天才,而创造力在天才的成长中起着关键作用,尤其是在原创思维和创新方面。天才往往与那些能够超越传统界限思考的人相关,创造力被视为他们做出突破性贡献的关键因素。

论文作者认为,衡量天才的一个主要挑战是其复杂性。传统的智力测试无法充分捕捉天才的复杂性,尤其是创造性和创新维度。综述强调需要超越标准智商测量的更细致的工具。这实际上指出了天才研究一直以来具有的一个内在矛盾:筛选智商高的儿童进行精心培养,固然可以使他们更容易取得超过常人的成功,在成年后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和领导者,可问题在于,如果直接研究那些世所公认的天才人物,却可能得出与之相反的结论——这些人物未必都取得了世俗意义上极大的成功,却几乎都展现出了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很难衡量的,与智商的关系似乎也不明显。“天才不仅仅是智力,它是一种超越常规创新和创造的罕见能力。”

这两种对于天才的研究路径,大约可以总结为“自下而上”(筛选智商超高的儿童进行培养和研究)以及“自上而下”(针对人们所公认的,取得过巨大成就的天才人物进行研究),而这两种方式所得出的结论经常大有不同。西蒙顿在40多年的研究生涯中主要便是研究历史上的天才人物出众的创造力和超凡的领导力。他认为,这两种研究路径在本质上相去甚远,其中涉及对于“天赋”(giftedness)和“天才”(genius)这两个不同概念的混淆。

“天才”所包含的内容要复杂得多。西蒙顿认为,天赋与天才的区别往往在于:天赋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未开发的潜力,表现在个体的早期阶段,预示着未来的发展可能;而天才不仅仅是在某一领域表现出色的人,他们往往还在文化上有巨大影响力,甚至推动整个领域的进步或变革。天才不仅仅是能力的展现,还包括他们能够超越常规思维,创造出全新的解决方案或推动文化和科学的边界。西蒙顿还稍微修改了一句源自叔本华的名言:“有天赋的人能够击中别人无法击中的目标,而天才能击中别人看不见的目标。”天才研究的两条路径,存在着如此之大的鸿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研究者们对于“天才”概念的理解还不够充分,更深的原因则在于对人生本质的迷茫。

美国一所高中学生正在为标准化考试做准备(约摄于1958年)(视觉中国 供图)

Q:天才与疯狂,是否真的只是一线之隔?

A:伟大的创造力总是显得极其神秘。创造力的来去不受人的意志的控制,这不仅让旁观者感叹,也常让它的拥有者,也就是天才人物自己感到困惑。拥有独特创造力的人往往不按常理行事,完全不顾他人的眼光。这样的行为方式自然会让人联想到一种相对更加常见的精神疾病——疯狂。历史上也绝不乏由天才转变为疯子的实例。也正是因为如此,“天才与疯子只有一线之隔”这句话才变得家喻户晓。它像是一句劝诫,又像是从未体会过拥有独特创造力的普通人的自我宽慰。

如果不是有疯狂作为诱因,天才人物那些汹涌澎湃的创造力还能来自何处?提出这样的疑问时,我们难免会想到如文森特·凡·高(凡·高曾进入精神病院接受治疗)和约翰·纳什(纳什一生中饱受精神分裂症的困扰)等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取得了极大成就,但也饱受精神疾病困扰的天才人物。实际上,将创造力与疯狂联系起来可以一直追溯到2000年前。

那时,人们认为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是因为受到了神明的启发,创造性的疯狂意味着正在被神明控制和操纵。柏拉图因此将天才迸发称为“神圣的疯狂”,并解释“所有优秀的诗人在创作他们美丽的诗歌时都并非处于正常状态”。我们也需要理解,古希腊人所谓的“疯狂”与现在的定义完全不同。对于古希腊人来说,“疯狂”本身就意味着灵感和启示。它并不来自外部强加,而是一种暂时的、受欢迎的状态。

直至近代,创造力与精神疾病密切相关的观点仍然流行。根据西蒙顿教授的研究,在19世纪末,意大利犯罪学家、精神病学家切萨雷·龙勃罗梭(Cesare Lombroso)提出了天才与疯狂是潜在的退化性神经系统疾病的密切相关表现。当时还有一些心理学家则倾向于将创造力与心理健康联系起来。

到了21世纪初期,西蒙顿通过历史计量学(historiometric)、精神病学(psychiatric)与心理测量学(psychometric)三种方式对历史上著名的富有创造力的天才进行研究。通过研究这些人物的传记以辨别与各种精神疾病综合征相关的症状,分析当代创造者群体中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情况,以及使用心理测量工具等方式。西蒙顿得出了一个显得既肯定又否定的结论:各种心理健康指标似乎与创造性成就呈负相关。但很少有创造性个体真正被认为是精神病患者。实际上,明显的精神病理学通常会抑制而非促进创造性表达。

绝大多数创造者并未表现出任何病理性症状。也就是说,精神疾病绝不是产生创造力的必要条件。相反,更准确的说法可能是,创造力与某些认知和性格特质共享了一些特定的症状特征,而这种共性的程度取决于个体表现出的创造力的水平和类型。

我们大致可以这样理解拥有创造力和精神疾病之间的关系:拥有超凡创造力的人通常会表现出一些与精神疾病相关的特征。但这些特征并不等同于真正的精神疾病。首先,拥有超凡创造力的人所表现出的这些特征还没有达到精神疾病的标准;其次,这些特征所造成的影响也会被其他一些积极的因素,例如个人强大的自我力量和出色的智力所缓解。

或者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阐述天才与疯狂之间的关系。一项名为“从疯狂到天才:开放性/智力特质领域作为一种悖论性单纯性”(From Madness to Genius: The Openness/Intellect Trait Domain as a Paradoxical Simplex)的研究在2012年得出研究结论,疯狂与天才都与开放性和智力特质正相关。疯狂可能表现为对现实的困惑,而天才则表现为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如果没有观察模式的错觉倾向,作为开放性的基础,一个人的智力就不太可能产生天才所需要的独创性。因此可以说,追求天才必须冒一定的精神错乱的风险。

对音乐节奏和音调的喜爱和欣赏可能也是人类所独有的,这可能与我们的语言能力有关

Q:孤独能造就天才吗?

A:“所有天才都有一种特别的倾向,他们更倾向于孤独,这不仅是因为他们与他人的不同,也是因为他们内在的丰富性。因为在人类中,正如在钻石中,只有极其伟大的个体才适合独自闪耀:而普通的个体必须聚集在一起才能产生效果。” ——叔本华在《自然界中的意志》中写下的这段话能够获得巨大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符合了人们对于天才特质的另一种想象——孤独。“孤独天才”神话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源于外界的塑造——天才人物,尤其是科学和艺术领域的天才们,往往是在孤独的环境中完成他们最伟大的成就。

早在1995年,加州的两位学者阿方索·蒙图里(Alfonso Montuori)和罗纳德·普瑟(Ronald Purser)就在《人本主义心理学期刊》(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发表了论文《解构孤独天才的神话:走向创造力的情境化视角》(“Deconstructing the Lone Genius Myth: Toward a Contextual View of Creativity”),试图解构这种关于天才人物的神话。两位作者指出,很多人“对于创造力的极端个人主义理解存在问题”,而且很多关于“孤独天才”的例子本身就存在事实错误。例如传说中的米开朗琪罗一个人完成了整个西斯廷教堂顶部的绘画工程,但实际上有一整个助手团队在协助他工作。

两位作者进一步论述,天才是环境和时代的产物。创造力也并不是一个单独的追求,而是经过累积和协作,通过与他人的互动而激发出来的。在进一步的研究中,两位作者以疫情期间人们工作方式发生变化、改以居家工作为主为例,说明很多人在居家工作期间工作效率下降,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了在办公室里和同事见面聊天的机会,这让人缺失了很多关于工作的灵感。

不过,这两位研究者可能只论述了问题的一面。著名华裔数学家张益唐此前在接受本刊采访时,就讲述自己在研究“孪生素数”问题取得重大突破之前,正是处于一种极为孤独的状态。他甚至不去参加专门讨论这个问题的学术会议,而是陷入到自己的思考之中。他说:“后来我反思自己的成功究竟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我既要吸收别人的东西,又不能听信别人,被别人的想法束缚。最好自己能有一种新鲜的感觉,有自己的想法。经过反复的积累,最后我就能发现关键的地方,做出新的突破。”

更为著名的例子则是爱因斯坦思考广义相对论的过程。在发表了狭义相对论之后,爱因斯坦花费10年时间思考引力问题,在这期间爱因斯坦几乎一直陷入深深的孤独之中。即便有人知道爱因斯坦的目标,也一直在劝他放弃,说“你不会在这个问题上取得成功,即便成功了也不会有人相信你”。爱因斯坦身边的朋友众多,但当他在进行科学研究时,他始终坚持一个人进行孤独的探索。

这样看来,有时候孤独确实算得上是创造力的朋友。当天才人物在创造力爆发时,有可能因为思想过于超前,导致身边没有人能够理解,只能孤独面对;另一方面,当天才人物的注意力极为集中的时候,对于外界环境很可能采取一种“视而不见”的忽略态度。孤独可能只是天才人物在创造力爆发时产生的一种副产品。

Q:那么,究竟什么是创造力?

A:实际上,我们很难对创造力做出严格的、科学的、甚至是公认的定义。正如美国神经学家南希·安德烈森(Nancy Andreasen)在《创造性大脑:天才的神经科学》(The Creating Brain:The Neuroscience of Genius)一书中讲述的,想要定义创造力必须考虑其边界问题,例如创造力和智力的区别。我们也必须要辨析“有天赋”“有才华”“有创造性”和“天才”等在生活中常用的词汇所存在的微妙差异。另外,人们经常假设,创造力主要发生在艺术以及人文、科学领域——例如文学、音乐、舞蹈或视觉艺术——而很少认识到创造力对其他领域也同样至关重要。还有一个判断问题:谁来决定一个产品是否真正具有创造性,而不只是怪异或特立独行?

安德烈森给出了她对于创造力的定义:创造力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是原创性。创造力涉及感知新的关系、新的观察方式和新的表达方式。这些新颖的关系可能在自然界中被发现,并通过新的自然法则加以表达,或者通过小说或诗歌等作品来呈现。创造力并不仅限于特定领域,比如艺术。科学领域的创造力同样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话题。

创造力的第二个组成部分是效用。比如可以构想出一些新颖并且有价值的创意。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效用的概念必定非常广泛,因为在艺术领域的创造力并不总是显而易见的,它的效用主要在于它能够唤起他人的共鸣情感,激发灵感,或者让人们对人类心智的成就感到敬畏。

创造力的最后一个组成部分是它必须能够产生出某种产品。也就是说,创造力要求创造出某种东西。我们可以将创造力视为由三个组成部分构成。它始于一个人。然后,这个人寻找一个好的问题,解决一个问题,或者构思一种新的感知或概念化的方式,使用创造性的认知过程。这一过程是认知神经科学中的一个引人入胜的话题。当这一过程完成——问题得到回答,问题得到解决,作品完成——便产生了一个产品。人、过程、产品。

Q:创造力可以被培养吗?

A:以研究者最新的成果来看,创造力确实是可以被培养的。安德烈森这样写道:“创造力的种子可能由自然种植,但培养有助于它发芽、开花和成长。自然天赋是不可轻易改变的,但培养是在人类控制之下的。自然可以提供伟大的机会,但培养可以促进其成长或阻碍其发展。”

具体关于如何培养创造力,安德烈森还给出了几条具体建议:

1.学习全新且不熟悉的领域:获得新视角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去探索一个你几乎一无所知的新领域。如果你的大学专业是生物学或物理学,就去尝试学习诗歌或绘画。如果你一生都在思考计算机架构,那么去尝试研究历史或阅读传记。如果你在商业世界中度过了你的生活,就去试着学习地理、地球科学或海洋学。如果你一直渴望学习弹钢琴,但没有音乐训练,现在就开始做吧。只要选择一个与你当前兴趣或职业完全不同的领域。

2.培养观察力:提高观察和描述周围世界的能力是另一个打造更好、更具创造力的大脑的资源。你可以选择专门观察你自己选择的某一类事物。主题会根据你居住的地方而有所不同。它可能是鸟类或谷仓。它可能是附近博物馆里的画作。它可能是你乘坐地铁时遇到的人,或者是你在购物商店的收银台遇到的人。它可能是商店橱窗的布置方式。它可能是东方地毯的颜色和图案。它也可能是红酒中的各种味道。以上任何一种都可能是你一个月或更长时间内追踪的主题,之后再选择一个新的主题。

你很可能会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到这种练习的效果。你的练习会扩展到你做的其他许多事情上。直觉和分析并用的仔细观察将逐渐成为习惯。例如,如果你进行“观察人”的练习,你将会更擅长评估遇到的新面孔。你可能会更擅长记住面孔。你的词汇量会增加。你的写作会得到改善。并且,由于所有这些心理练习,你的视觉、语言和联想皮层将会增长新的突触连接。

3.重视想象力:人类大脑的想象能力是创造力的另一种资源。我们能够使用大脑“走出”我们相对有限的个人视角和环境,看到“客观”世界之外的东西,这是一种强大的天赋。许多人未能意识到他们甚至拥有这种天赋,而即便是那些意识到的人,也很少使用它。通过定期进行想象练习,你可以扩展你的视野,并脱离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激发新的创造性思维。

4.重视音乐教育:使用语言的能力是人类独有的。对音乐节奏和音调的喜爱和欣赏可能也是人类所独有的,并且可能与我们的语言能力有关。功能成像研究显示,音乐的处理和制作似乎涉及神经科学家们熟悉的“语言网络”的部分。然而,孩子们并不会像学习语言那样几乎自动地学习制作或表演音乐,除非他们受到特别的接触和训练。我们还不知道在理解、享受和表演音乐方面,学习的“关键期”有多重要。

鉴于这种不确定性,父母应该尽早让孩子接触音乐,这样做有很多理由。我们已经了解到,管弦乐队的音乐家比非音乐家的大脑灰质更多。与被动和静态的看电视不同,听音乐可以在孩子做其他活动时进行,例如玩拼图或搭建玩具,这使他们早期获得了多任务处理和双重处理的经验。他们还可以随着所听的音乐一起唱歌,或者随着音乐跳舞,从而锻炼他们大脑中的多个网络。

5.进行心理锻炼:通过每天花一些时间进行冥想或“思考练习”,可以培养开放的思维模式,增强体验生活的能力。这种练习有助于开发创造性思维,提升自我意识和大脑功能。

Q:天才人物为何经常一齐出现?

A:在人类文明史中,最引人注目也最被津津乐道的总是那些关于天才人物的故事。芸芸众生的命运仿佛是由那些天才人物所推动。不过,我们回顾人类历史,会发现所谓天才人物的出现不可预测。有的时代会显得干涸单调,有的时代则称得上星光璀璨,天才人物经常成群出现,在经过一段时期之后又销声匿迹。这关系到人与时代之间的相互作用。

不可否认的是,每个时代都有各自最鲜明的特征,即所谓的“时代精神”(Zeitgeist)。当一个时代的社会、文化、政治环境能为人提供一个开放的、富有活力与鼓励竞争的环境,自然会有众多的天才人物“应运而生”。另外,在富有活力的时代,人与人之间往往也存在着非常频繁且激烈的交流和竞争,这便更促进了更多天才人物的涌现。谈到这样的时代,我们往往首先想到那些相对和平、温和且开放的时代和社会,例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等希腊先贤所生活的古希腊城邦时代,老庄、孔孟等诸子百家生活的先秦时代,诞生出佛罗伦萨画派和威尼斯画派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人们之所以习惯将天才人物与这些时代联系在一起,除了因为这些人物与时代经常被谈论和研究之外,也在于人们更习惯将“天才成就”与艺术、文学和科学等领域结合在一起。实际上,人类的知识范围极广,做出成就的范围也远不止于此。在一些危难且混乱的战争年代,往往也会有一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政治和战争天才出现。

时代与属于它的天才人物相互成就、相互辉映,固然是美丽的故事,但是我们回顾人类历史,有些事件的发生和一些天才人物的出现可能是由更伟大的力量所驱使,其所发生的时代也远非完美。最鲜明的两个例子非两次“物理学革命”莫属。第一次物理学革命发生在17世纪的英国。当时的英国尚属西北欧一个偏远贫穷的国家,社会动荡。偏偏在这样的国家和时代中诞生出以牛顿和胡克等科学家为首的一批科学天才,开启了现代物理学之路;第二次物理学革命首先发生在德国,其间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但依然诞生出如爱因斯坦和玻尔等众多璀璨的青年才俊。可以说正是这些不朽的天才人物,定义了属于他们的时代。

莎士比亚在《第十二夜》中写道:“有些人生来伟大,有些人通过努力成就伟大,而有些人则因机遇而被赋予伟大。”大多数人都渴望生为天才,或是后天成为天才,通过天才成就而得以伟大。但天才究竟为何物?天才与人生的关系究竟如何?这恐怕会一直是贯穿天才研究的最深刻的谜题。

〔本文写作参考书目:南希·安德烈森,《创造性大脑:天才的神经科学》(The Creating Brain The Neuroscience of Genius);安吉琳·斯托尔·利拉德,《蒙台梭利:天才背后的科学》(Montessori:The Science Behind the Genius);迪恩·西蒙顿,《科学天才:科学的心理学研究》(Scientific Genius A Psychology of Science);罗伯托·曼佐科,《天才理论、历史与技法》(Genius Theory, History and Technique);以及相关研究论文〕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苗千

发表文章32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3902人

中读签约作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544)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