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这部大牌云集的犯罪悬疑剧,张艺谋也救不了?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09-13·阅读时长22分钟

282人看过
《雪迷宫》作为生活剧或悬疑剧本身都不具备足够的竞争力,硬是混合在一起,也只是1+1<2,更确切地说,是1+1<1。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出中的缉毒刑侦题材悬疑剧《雪迷宫》,是张艺谋首次担任监制的剧集作品。这部剧由《无证之罪》的导演吕行执导,汇聚了黄景瑜、章宇、王子奇等所谓的硬汉系演员,接档大热的《边水往事》在优酷的白夜剧场播出,但不论是口碑还是热度均低于预期。
荧屏中的东北集中在两种类型剧中。一种是东北犯罪悬疑剧,比如《无证之罪》《漫长的季节》;另外一种是聚焦东北平民生活的年代剧,比如《人世间》《南来北往》。二者的风格截然不同,前者肃杀、凛冽、残酷,后者温馨、日常、富有暖意。它们反映出东北的不同面孔,折射出东北这片土地的丰富性。
《雪迷宫》试图将东北犯罪悬疑与东北平民生活结合起来,野心是不小。虽然有张艺谋担任监制的名头,它的执行效果却是1+1<1


文 | 斯沅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请谨慎阅读

犯罪悬疑爱东北

2014年《白日焰火》在柏林电影节大放异彩,让东北犯罪悬疑的黑色魅力为更多人所熟知。剧集领域深入挖掘东北悬疑故事,始于2017年的《无证之罪》。之后,迷雾剧场掀起悬疑剧浪潮,很多犯罪悬疑剧纷纷以东北为背景。比如2021年的《双探》,2022年的《胆小鬼》,2023年的《漫长的季节》《立功·东北旧事》,2024年的《黑土无言》以及《雪迷宫》……

《白日焰火》剧照

这首先是基于地理因素的考量。东北的冬天以其严寒著称,低温、大雪、冰封的湖面等自然现象,为悬疑剧创造独特的、近乎极端的环境,罪恶与谜团仿佛被自然的力量所掩盖。

《双探》《胆小鬼》《黑土无言》等作品中,都有极寒天气下犯罪的场面,皑皑白雪与冰刀或尖刀落下时鲜血的喷涌形成强烈对比,增加视觉冲击力,传达出受害者的绝望与挣扎。寒冷的天气使得侦探的行动变得艰难,加剧情节的紧迫性和冲突的激烈程度。

《胆小鬼》剧照

东北曾是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拥有众多的老工业区。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工厂和矿区逐渐被淘汰或关闭,留下许多废弃的建筑和场地。它们充满未知和危险,成为隐藏秘密和制造悬念的理想场所,比如《胆小鬼》的两起命案发生在废弃的“鬼楼”,《雪迷宫》中顾一燃被毒贩绑架到废弃工厂并被勒令制毒。

落魄的工厂、废弃的矿井、锈迹斑斑的机器,给人萧条与落寞的感觉,亦适合用来表现时代的落差与人物内心的孤独与迷茫。《漫长的季节》中,桦林钢铁厂的今昔对比就令人唏嘘。

《漫长的季节》剧照

不过,地理因素并非唯一因素。《雪迷宫》里有东北的四季,而不仅仅是冬季;《漫长的季节》的主色调是秋季的金黄,这个东北故事是在云南取景拍摄的;剧版《平原上的摩西》,导演张大磊把故事的发生背景从东北的沈阳转移到他出生、成长以及最为熟悉的地方——呼和浩特,也并不影响剧集的成立。

那为什么很多犯罪悬疑剧还是首选东北呢?

如果留意这些东北犯罪悬疑故事的时代背景便不难发现,它们几乎都是以1990年代中后期到21世纪初为故事背景。此时东北正经历全国最为严重的下岗潮。

《漫长的季节》剧照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的几十年间,东北被誉为“共和国长子”,大量的重工业项目在东北落地生根。当时采取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政府集中调配资源,优先发展重工业,东北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东北地区的国有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长期依赖计划经济模式,东北许多企业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加之设备老化和技术落后,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经济效益下滑。这一系列问题最终引发1990年代中后期到21世纪初的大规模的企业重组和人员精简,下岗潮席卷而来。

经济转型期的不稳定因素,增加了社会治安的压力。东北犯罪悬疑剧将下岗作为一个或显或隐的时代背景。犯罪悬疑故事,成为包裹这段创伤记忆的极好载体。

比如《漫长的季节》中,桦钢厂的衰落和下岗潮的来临,工人们不得不面对生活的艰辛和未来的不确定性。王响为给儿子找工作到处求人;李巧云为了补贴家用去夜总会上班,一边泪流一边在电话里为生病的儿子唱摇篮曲;作为1990年代紧俏的大学生,龚彪的职业生涯也戛然而止……创作者由此表达社会转型的阵痛,并对小人物的命运寄予深切同情。

当下很多东北犯罪悬疑故事,创作者是下岗潮中的“子一代”,他们目睹了父辈的下岗,是下岗潮的见证者和亲历者。“东北文学三杰”班宇、双雪涛和郑执,就反复写起这段历史:《平原上的摩西》改编自双雪涛的同名小说,《胆小鬼》改编自自郑执的《生吞》……

虽然很多人都已经“向前看”了,但“子一代”要记录下父辈的情感与挣扎也在某种程度上试图弥补历史记忆中的空白,让后来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时代车轮和个人创伤之间的复杂联系。

东北的平民生活

提及东北下岗潮的,并不仅仅是东北犯罪悬疑剧,也包括一众东北年代剧。2022年的爆款《人世间》之后,以东北为背景的年代剧颇受主流电视平台青睐,2023年《我们的日子》《父辈的荣耀》,2024年《南来北往》等年代大剧相继播出。

年代大剧采用宏大叙事的手法,通过长时间跨度的故事叙述,展现历史的发展脉络,《人世间》《南来北往》的时代背景都是从1970年代延续到当下;它们是平民史诗,聚焦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与美好品格;它们关注人性中最本质的部分,如亲情、友情、爱情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

《南来北往》剧照

更为关键的是,剧集的情感基调是温暖、温情、坚韧、善良等正向词汇。哪怕涉及到下岗潮,平民史诗表现的不是时代给人带来的创伤,而是个体对于时代困境的超越。比如《人世间》,周秉承经历下岗、再就业、创业等一系列的波折,吃那么多苦头,但他不抱怨、不颓唐;《父辈的荣耀》中,林区一样经历下岗潮的冲击,工队的队长顾长山很努力地想为工友们保住饭碗,保不住也全力支撑起工友……

也由此,东北的平民史诗多少带有主旋律的特征。它反映时代变迁,也许有表达时代阵痛的效果,但更多是为了讴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让观众感受到时代脉搏的活力跳跃。这与东北犯罪悬疑剧形成明显的不同。

平民史诗为何也偏爱东北?

一方面,东北平民生活故事有悠久的创作传统。2002-2003年,家庭情景喜剧《东北一家人》三部曲轰动一时。剧集讲述东北长春一个大型国有企业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的故事,展现东北普通人家在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成为荧屏上东北平民生活叙事的早期代表作。之后,从《刘老根》系列到《马大帅》系列,再到已经播到17季的《乡村爱情》系列,它们都延续《东北一家人》的风格,以幽默诙谐为基调,讲述东北平民的生活故事,吸引了庞大且稳固的受众群体。

《东北一家人》剧照

另一方面,东北在新中国以来丰富的历程,为年代剧构筑了最佳舞台。

在东北“共和国长子”的时期,“以厂为市”的模式是一种典型现象。许多城市围绕着大型工厂而建,这些工厂不仅仅是生产单位,更像是一座座自给自足的小型社会,拥有厂办子弟学校、厂办医院以及生活服务设施等。比如《漫长的季节》中,桦林钢铁厂有自己的医院、电影院、澡堂等。

“厂办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异常紧密,孕育出浓厚的集体主义精神;无论家庭还是邻里之间,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大家总是能够团结一致,共同面对。《人世间》的光片区,《父辈的荣耀》的林区,《南来北往》的职工大院,都有厂办社会的影子,充满邻里之间的互助与温情,这是平民史诗不可或缺的部分。

《人世间》剧照

从“共和国长子”的辉煌到经济转型期的阵痛,再到新时代的振兴之路,东北的社会变迁在全国是最典型的。历史的丰富性为平民生活具备“史诗”的的底气——作品可通过讲述东北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变迁,展现他们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奋斗,以及在社会变革中的适应与成长。

1+1<1

荧屏中的东北有着两个截然不同的面向,但此前,它们一直泾渭分明,就像烈酒与红茶。

虽然一些悬疑剧,跨越比较漫长的年代,比如《胆小鬼》《漫长的季节》;或者也有一些家长里短的情节,比如《漫长的季节》出现炖豆角、酸菜粉、酸菜炖猪大骨等东北美食:但剧集的核心在于犯罪悬疑,基调冷峻悲凉。而一些平民史诗,也有一些犯罪悬疑元素,比如《南来北往》,但它的焦点在于温情且坚韧的平民生活的呈现,基调有暖意而非暗黑。

《漫长的季节》剧照

回来《雪迷宫》。剧集发生于1997年的东北城市哈岚,冰毒犯罪猖獗,此时禁毒局尚未成立,刑警们缺乏禁毒的专业知识。为了破获这起杀人案,当地公安局召集了来自不同岗位的精英,以郑北为队长,组成禁毒专案组,与毒贩展开斗智斗勇的较量。

这是很常规的缉毒题材的框架。但《雪迷宫》的叙事节奏遭到很多观众诟病:共32集,节奏慢得吓人!

因为《雪迷宫》不仅仅是悬疑剧,也是一部生活剧;剧中不仅展现刑警们与毒贩的激烈对抗,更穿插了几乎是相同篇幅的东北人民生活画卷,包括专案组的日常工作、平时的聚餐、与家人的聚会和互动……

《雪迷宫》剧照

生活的部分,鲜明体现在“吃”和“聊”上面。“吃”的场景就各种炫东北本土美食,大鸡架、猪肉炖粉条子、东北大肘子;气氛再紧张也一定要拍摄专案组吃饭的画面,比如小混混在郑北父母的鸡架店打砸并开枪,按理说应该惊魂未定吧,但下一个场景,郑北的母亲给郑北等人端上美食,“你俩趁热吃”……

大家边吃边各种闲聊,家长里短,不厌其烦;黄景瑜饰演的郑北,与王子奇饰演的顾一燃、章宇饰演的姜小海,时不时就一对一单独吃饭,郑北不论是对同事还是对潜在的犯罪分子都是掏心掏肺谈心、各种勾肩搭背,以至于网上已经有不少腐女嗑起黄景瑜×王子奇的CP,或者黄景瑜×章宇的CP了……

悬疑剧追求紧凑的叙事节奏和高强度的心理刺激,《雪迷宫》试图打破这一模式,通过增加生活化的情节来丰富剧集的内容层次,让观众在紧张的破案过程中感受警察作为普通人的另一面。比如高冷的顾一燃私底下是个吃货,大高个丁国柱竟然很胆小;并表现东北的风土人情,赞扬东北人民的幽默、豪爽、热情。

问题在于,不论是警察的人情味,还是东北的风土人情、东北人民的乐观热情,在东北平民史诗中已经老生常谈,《雪迷宫》并没有提供任何信息增量,甚至,《雪迷宫》的平民生活里压根就没有“史”的维度——剧中并没提到下岗潮。

更致命的是,类型的意义在于它能够给观众提供稳定的审美期待,悬疑剧的爱好者并不想在悬疑剧里看家长里短;并且,撇开剧中的生活部分不说,《雪迷宫》的悬疑部分也并不出彩。

开篇的雪夜凶杀案,引出禁毒小队和毒品危机的存在,为后续的剧情发展埋下伏笔。随着调查的深入,观众逐渐发现这起案件背后隐藏着更为庞大的毒品销售集团和复杂的犯罪网络,不论是哈岚还是花州的毒枭只是“小咖”,端掉摇头丸的制作和销售网络并不意味着大功告成,哈岚本土的冰毒制作和销售网络才更加可怖。这种由小及大、由点及面的悬念设置方式,在缉毒剧属于通用模式。

剧集稍稍让观众有记忆点的,是姜迎紫这个大毒枭的反差:看似温婉的家庭主妇,实则是狠辣凶残的毒枭。剧情行进到17集时,她毒枭的身份才彻底揭晓,警方与她的对抗正式拉开帷幕。

这节奏着实是太慢,17集的篇幅已经是一部完整悬疑剧的体量了。后续“小马哥”的身份、姜小海身世之谜揭开后的选择都是看点,但多少观众能坚持下来得打个问号。

让人深感遗憾的一点是,《雪迷宫》的故事开始于1997年,此时正是下岗潮最激烈的时间段之一,剧集几乎是对这一历史事件只字不提。好像当时哈岚的“乱”只是一种“奇观”而已,与具体的时代事件并无关联。从这个层面看,《雪迷宫》比此前那些东北悬疑剧都保守,它处处有历史,又是“去历史”的。

烈酒和红茶,单单作为饮品都各有风味,但把它们直接混合在一块,就“五味杂陈”;东北确实是创作的富矿,她的丰富性有待更深入更全面的挖掘,但不应是不同元素的生硬混搭。《雪迷宫》作为生活剧或悬疑剧本身都不具备足够的竞争力,硬是混合在一起,也只是1+1<2,更确切地说,是1+1<1。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桃桃 / 审核:米花


招聘|实习生、撰稿人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实习生、撰稿人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大家都在看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发表文章52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5738人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中读签约机构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