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学新传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今天·阅读时长18分钟
53人看过
去体会他人的不易人生,并帮助他们记录下来,大概是记者在这个时代最永恒的价值。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我是2017年底来的三联。那时候我硕士毕业不过一年多,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政经媒体,主做公共政策报道。平日主要工作之一是联系各类专家,做一些宏观政策的分析解读。这能让一个新入行的记者快速地了解国情大政,但对于一个向往现场的新人来说,久而久之难免心生疲倦。那一年冬天的北京并不太平,恰逢前东家组织结构调整,我就给三联投了简历。
还在上学时,我就是忠实的三联读者。在学校图书馆和往返北京的飞机上,品读过三联操作的魏则西事件、朱令案与李天一案,将一个复杂事件抽丝剥茧的能力让人佩服;也看过前辈们行走滇藏、深入南美、远行南北极的游荡,对那种万里行走更是心生向往。这可能刚好代表了两种有关周刊的粗浅印象,尤其是后者。直到今天似乎还有不少人认为,三联是一本文艺小资的生活类周刊。
作为学生时代就读三联的人,我很清楚三联的风格和定位是什么样的。只是在真正成为一个媒体记者后,我不得不感叹起了三联编辑部的能力——在仅有约30人采编的情况下,他们是怎么做到一年做超过50期杂志、然后每一期平均都是大100多页的?
我在脑海里脑补了一下工作量,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来之前,我专门跟一位在三联工作过的前辈交流,了解对方关于这份工作所有的幸福与苦恼。那之后我大概知道了,在三联工作,绝不是如部分人想象得那样轻松,而是处于一种高周转与高消耗的节奏中。那时候我不过二十六七岁,决定迎接这一份挑战。
正式的入职并没有太大困难。三联的选题会是开放的,实习生和应聘者都可参与。不过首先要试稿——要先写一篇甚至多篇深度稿件来证明能力,这一关后来卡掉了不少人。我当时只写了一篇有关极限运动直播者坠亡的稿件后就顺利入职,日期是2018年1月1日。但我却来不及庆幸,因为在参加了几次选题会,跟李菁、吴琪老师谈话后,我大概知道了接下来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人家王珊可是辞了职来试稿的,可见真的是下了很大决心。你呢?”
“江歌案开庭后王珊已经在日本待了一周了,每天都是当天就出稿,效果很不错。”
那时正值春节之前,我这个新人没有被赋予太多重任。前几个选题都是编辑委派的专访,房改20周年、中国人口“雪崩”论等等。对于一个公共政策记者来说,不用花太多力气。我也一度有点困惑,觉得似乎没有想象中有挑战性。吴琪老师当时也认可我写的专访,问我:以后是就想专注于写专访,还是想往综合道路也走一走?
我是后来才意识到,这并不是一个选择题。因为在社会部,无论是你此前是何方神圣,都会被慢慢同化为一名在机场和高铁站连夜周转、在乡村道路摸爬滚打、与现场封锁线斗智斗勇的社会记者。与我一年入职的前同事王梓辉,来之前是科创媒体的记者,应聘也是以科技和财经记者的身份,最后却穿着短裤在入秋后的哈尔滨大街上吹寒风,又在山西黑老大的农村老家里挨了村民们几拳头。
我也不例外。第一个春节后,我就开始奔波于各个社会新闻现场,从大学校园高发艾滋病开始,到一位湖南县城青年在上海砍死了两名小学生,再到顺风车司机在温州杀死了一名花季少年……我也有了一种此前从未有过的体验,从高屋建瓴的宏观分析迅速下沉到一种广袤的地气中,去实地触摸基层社会的温暖冷热,跟农村留守老人、喜欢喝白酒的县城干部和路边司机和小商贩们聊天。
这个过程中积攒下了很多别样的经验。比如,进村的路上就要跟出租车司机要好电话和名片,以防晚上回不去;如果担心安全,去一个陌生村镇打车时可以把目的地设为当地派出所;最有可能找到逝者家属的最佳地点一般不是在家里,而是在殡仪馆。
当然,最初的我也会疑问这种对突发社会新闻的重视。不是说日光之下无新事吗,为什么还要去一遍遍讲诉这些反复上演的极端案例?后来是自己想明白了,极端案件一般指向明确,结构明晰,能匹配上以周为单位的内容产出;更重要的是,在一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极端案例往往首先掀起的是大量的情绪,深层次的问题却被掩盖在声浪下。既然事件已经发生,那总得要有人要在发一条微博、一条短视频之外多做些什么,去探究悲剧背后的结构性成因。
《新闻女王》剧照
但这却对记者提出了极高要求。在前东家的时候,我的工作节奏只有两种,一类是短平快的网稿,讲究时效性的迅捷,类似于100米短跑;另一类是一两个月一篇的长篇杂志稿,强调内容的深度扎实,好比一场万米长跑。三联却是夹在中间,既要求速度,又要求深度,像是跑一场兼顾速度与耐力的400米或800米——这是最难的。我中学时练过一段田径,知道这是让博尔特都望而却步的赛项,世界纪录都是要隔十几年才能刷新一次。
那几年里,我和社会部的小伙伴们,大概都是生活在一种既要速度又要深度的压力测试中。一个最典型的节奏是,周二选题会定题,当晚和周三联系采访,周三最好要出发,周四到周六采访,周日写稿,次周一早上交稿。如此循环往复,轮休也是以周计。
记忆中节奏最紧的一次,是2019年10月的无锡塌桥事故。一辆超载的卡车引发高架桥侧翻,压垮了桥下几辆车辆,压死了数位司机和行人。那是一个周四的晚上,刷了一夜消息后,编辑部在次日早上九点决定派我去现场。北京直飞无锡航班要晚上才出发,我就订了最近的航班到上海虹桥再转高铁,到现场后已是周五傍晚。当晚即开始采访,熬了一个大夜写了一篇几千字的微信稿,周六马不停蹄继续采访,周日写更长的杂志稿,次周一及时交稿。周二又飞四川,花一周采写另一个选题。
这种高强度的周转是一种常年的训练,会在生活习惯上留下各类痕迹。比如我发现喝魔爪(Monster)对自己提神的效果比咖啡和红牛要好,带气泡的牛磺酸会给疲惫的身心一点兴奋的多巴胺;出差的洗漱包要常备指甲刀,因为每当指甲隔两周生长出来时,我大概是在路上或者另一个外地的酒店里写稿,指甲长了会影响敲击键盘的手感。
我第一次认识三联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那时候我念高二,在重灾区四川绵阳上学,在震后四处躲灾中经常关注各家媒体报道,买了很多报刊。三联一连出了三四期封面报道,把笔头对准普通灾民的操作方式让我印象深刻。后来2013年雅安地震,三联又出了一期专题,再后来,我也是来到这里才知道,原来老主编在2008年把所有同事都派到了灾区。
那场地震种下了我对记者这个职业的好奇与好感。在本科学了四年纪录片制作、试着拍了一些片子后,我念硕士时把专业换成了跟文字报道更相关的新闻传播,就业时也朝着这个方向找。日后风起云涌的短视频中,不时会有人拿这个跟我开玩笑,劝我拿起放在家里落灰的相机,投身到风口下的视频浪潮中。
在不同的新闻现场,我的确能感知到这种媒介大变的趋势。一个事件中传播最多的总是短视频,坐在村口闲聊的老年人总是外放着熟悉而喧闹的背景音,去县城的大巴上也有中年阿姨们在看直播带货。传统媒体并无法抗拒这种潮流,一个例子是短视频平台也成了我们寻找采访对象的一个渠道了。
《觉醒年代》剧照
既然影像如此流行,那坚持文字报道的意义在哪?我在毕业的十字路口时,其实也想过这个问题。现在这个时代,愿意继续做深度新闻的人,一定是对自己、对内容有要求的人。影像当然是一种极富感染力、表达力的媒介,但要做出优质深度内容的成本极高,背后往往是一个团队的辛劳付出。一个好的纪录片没个几年是打磨是不出来的,而同样的题材,文字报道的时间和机会成本就要低很多。
当一个人选择做记者的时候,也肯定会有自己非常想写的选题。对我来说,2008年汶川地震的后续故事是其中之一,这与我的家乡和成长经历相关。可能这是一个上天的安排,2018年我入职后没多久就是汶川地震十周年,吴琪老师派我回了绵阳,去看看受灾最严重的北川县在十年来的变迁。我回到家乡,花了三周寻访破碎的旧址,跟亲历者与当地官员聊天,完成了那一期封面报道。以这样的方式完成对十年前那场灾害的祭奠,算是了结了我一个心愿。
去体会他人的不易人生,并帮助他们记录下来,大概是记者在这个时代最永恒的价值。对于执迷做记录和体验的人来说,文字记者可能是单位时间里最高效的一种。用一个同事话说,在时光永远受限的情况下,这大概也是拓宽人生阅历的最好职业了。
在连轴转的那些日子里,我们的生命的确是在变宽的。疫情之前的2019年,我先后因报道去了印度、巴西和南非,深入这些国家的贫民窟、工业园和民间菜市场,差点一年内就集齐了金砖五国;而若非是报道需要,我大概率这辈子也不会有机会去到土耳其东南部的安塔基亚古城,在大地震后夜宿在当地体育场外的中巴车里冻得瑟瑟发抖。编辑部也是一个很有温情的团体,会允许你在常规工作的间隙去写一写自己感兴趣的轻松话题,或是把一个旅行式的出差任务派给你,让你在不停轮转的时候也有一些调味剂。
土耳其地震现场
在安塔基亚地震现场偶遇了当地的千年文明
2020年鄱阳湖洪水坐救灾卡车深入现场
在土耳其与参与救援的黑海矿工在一起
这些选题都最后都印上了纸质的杂志。作为一个读者和内容产出者,我当然知道,三联并不是收纳友好的,一本本杂志可能会随着一次次的搬家或大清理,就此被遗落在某个角落。但也总有会那么一些喜爱或重要的主题报道,能被有心的读者随身携带珍藏,作为时代和历史的见证被永久地保存下来。这或许就是纸刊独特的价值所在。
2023年底,我大学本科毕业十周年,班长在群里召集同学聚会,提议让大家把上学时拍过的影片找出来,做成一个纪念视频。我翻遍了电脑,发现随着十年来的几次更换,那些年颇费心力拍摄的片子竟然很多都找不到了。哪怕是在当年最流行的优酷土豆网,我们上传的视频也随着年代久远被平台取消了播放权限。曾经的心血就这么灰飞烟灭,仿佛从没来过世间一般。但这不过才十年呀。
2018年5月,我做完汶川地震十周年的几篇稿件,回到绵阳家中休整。在一种若隐若现的直觉中,我竟然在家里的旧书堆里翻出了十年前的三期三联特刊。他们保存完好,只是纸张略微有些发黄。那是一种忽见故人的惊喜,十年前那个四处躲灾的少年大概不会想到,自己会在十年后与当年来探访的故人这样再见面。
(黄子懿,2018年1月进入《三联生活周刊》社会部工作,现任《三联生活周刊》主笔,主要报道社会公共事件、经济产业、竞技体育等领域。)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