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银霞
02-25·阅读时长1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689个字,产生3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编辑·王珊
2024年11月26日清晨,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以下简称“中飞院”)2019级学生孙澈收到辅导员发来的一则消息:“我这边OA(系统)收到东航关于终止你高教训练通知……我去咨询了飞行技术学院学生科,这边你需要继续完成论文,后续按照时间截点办理地面就业,需本周内签署飞行技术学院管理告知书……”
这是一则停飞通知。看到信息的孙澈,烦躁与自责夹杂着。国内飞行员的培养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航空公司出资委托航校培养,这些学员被称为养成生(高中招飞)或大毕改学员(大学招飞);另一种是航校自主出资培养,然后将学员“卖”给航司。两种培养方式均需要4~6年时间。孙澈属于前一种。2018年10月,读高中的孙澈经过初检和复检两轮选拔被东航选中。高考达到中飞院的分数线后,东航与孙澈正式签订培训协议。协议要求,学员在培训周期内取得飞行技术专业毕业资格后,须与东航签订劳动合同。这是一种双向约束,对于学生意味着毕业即有工作,对于公司意味着稳定的飞行员供给。
发表文章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4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