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刷新院线尺度,中国观众的“童年阴影”再次火爆全球?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08-25·阅读时长22分钟

48人看过
无常无处不在,看似平凡的每个当下都可能成为生命的最后一刻,此刻能平安活着已是莫大的幸运。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在中国,《死神来了》也许不是口碑最好的恐怖片系列,但绝对是知名度最高、最有情怀的恐怖片系列,被许多人戏称为“大型安全事故教育片”。直到今天,在很多意外事故新闻的评论区前排,我们依然能看到“死神来了”的评论。对于国内观众,《死神来了》已经超越了恐怖片的范畴,成为了“人生无常”的代名词。

今年电影界的一大新闻就是《死神来了》时隔14年复活。最新作《死神来了:血脉诅咒》在烂番茄网站拿下了影评人好评度93%、观众好评度87%的系列最佳口碑,全球票房突破2.8亿美元同样创下系列最佳,续作已经是板上钉钉。

出人意料的是本片居然在本月引进国内上映。尽管因为对许多镜头的和谐处理引发了一些争议,但它在内地院线片里的尺度依然数一数二。今天就借着上映来回顾下这个系列,聊聊它为什么能成为许多人心中的白月光。



文|西蒙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请谨慎阅读

藏在日常中的无常死神

《死神来了》第一部在2000年上映,用2300万美元的成本赚到了1.12亿美元的全球票房。之后《死神来了》保持着3年一部的速度平稳推出续作,5部电影累积票房达7亿美元。作为小众恐怖片,这个成绩是相当亮眼了。

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离不开《死神来了》对恐怖片模式的创新。在其它恐怖片热衷于塑造一个让观众恐惧的强大反派时,《死神来了》独辟蹊径,将一个不存在任何实体的抽象规则作为了反派。几部电影都遵循一个相同模式:主角因为预知能力救下了一群人,结果却发现幸存者一个接一个地因为意外身亡,于是剩下的人不得不想尽办法逃离各种意外。

《死神来了:血脉诅咒》剧照

虽然电影叫《死神来了》,但死神从来没有在电影中出现过,主角团对抗的更接近一种自然法则,或者说对抗的是“无常”本身。“死神”只是给“无常”换了一个更符合西方观众认知的名字。

从《异形》《惊声尖叫》到《电锯惊魂》、其他恐怖片不论反派多强大凶残,最后多少会有几个幸存者。而《死神来了》走的是全灭路线,哪怕上一部的幸存者也会在下一部里告诉观众最后他还是死了。从电影的英文名Final Destination(最后终点站)中也不难看出来这点,制作组始终主张的是“人终难逃一死”,这种理念贯彻了整个系列。

所以观众看《死神来了》不是看角色怎么和反派斗智斗勇、逃出生天,而是看死神给他们准备了怎样的花式死法,这就是《死神来了》最大的看点。

电影中的死法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以宏大场面为卖点的重大事故,牵涉人数众多,比如空难、高速连环车祸等等,一般作为故事的开篇。

《死神来了2》剧照

另一类则是更有设计感、针对个体的日常意外,这也是《死神来了》最核心的看点。死神如同“飞花摘叶皆可伤人”的武林高手,将日常中随处可见的寻常事物(微波炉、咖啡、电脑、电梯、冰块、广告牌……)进行关联,再配上恰到好处的意外,就能组合出让人无法逃离的杀戮陷阱,让每场死亡都像一次精心设计的表演,在惊悚血腥之余还透着一股子“工匠精神”。

在死亡降临前,电影还会逐一展示组成陷阱的各种事物,细致描写环境进行铺垫(其中也掺杂着假线索和误导),给观众留够想象空间,这时就进入了观众和死神比拼脑力的环节:观众能否从给出的线索中猜到角色的死亡方式?死神又能否超越观众预期,利用手头道具制造意料之外的死法?这也成了看《死神来了》的一大乐趣。

《死神来了2》剧照

也因为导致死亡的都是日常事物,于是人们看完之后很容易在生活中联想到电影情节,甚至产生心理阴影。毕竟生活中不太可能遇到电锯杀人狂和外星异形,但《死神来了》里的各种场景那可是天天能遇到。当年看完第二部后很长一段时间,我每次坐电梯都会想起那个被电梯门斩首的倒霉蛋。

正是靠着紧贴现实的代入感,让《死神来了》有了“大型安全事故教育片”的美名。网上有人专门总结了系列里的各种教训,包括上卫生间不要光脚以免摔倒、不要把异物放微波炉里加热、远离广告路牌和施工现场、停车一定要拉手刹等一大串事项。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些,那绝对能减少很多意外事故。

《死神来了》剧照

《死神来了》前三部都有着不错的口碑,可惜从第四部开始电影的方向出了问题,导致口碑一路下滑。2009年正值3D电影开始流行,《死神来了4&5》为了搭上3D潮流,把重点放在了视觉效果的呈现上,设计了各种血肉横飞的大场面,却忽视了最重要的悬念制造和死法设计,让电影成了只剩惨烈死状的B级血浆片。

《死神来了4》剧照

加上制片方新线影业当时被华纳集团收购面临业务重组,许多电影企划都被暂停,于是这个系列就这么一停就是14年,直到今年的《血脉诅咒》才算是正式复活。

经典的回归与创新

《血脉诅咒》吸取了前两部的负面反馈,在死法设计上回归了重视设计和铺垫的系列风格。以开场为例,位于上百米高空的天空观景塔是个绝佳的事故发生地,制作组真的很懂什么东西能让人提心吊胆,光是看着游客们挤在一个门都关不上的超载电梯里晃晃悠悠升上百米高空,然后还在悬空的玻璃上跳舞,就足以让观众肾上腺素飙升、心跳加速。

制作组花了大量时间铺垫各种意外,让观众始终保持着“死神是不是马上要来了”的好奇和紧张,最后在欢快的舞会高潮让游客们一脚踩空,上演了一幕惨绝人寰的高空坠落。靠着这些年电影技术的提升,之后整个观景塔坠毁的视觉冲击力在系列里也是数一数二级别。

《死神来了:血脉诅咒》剧照

观景塔这场灾难戏还有一个看点:过去系列里的意外就像一串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各种日常事物都只是整个过程里的一块骨牌。而观景塔的坠落更像是好几串多米诺骨牌一起被推倒、同时引发多起意外相互影响的结果。为了增加戏剧性,电影还特意让同一枚硬币在这些意外中担任关键的第一推手。这样精巧复杂、彼此嵌套的一连串意外显然更有观赏性,设计难度也更高。

而在后续针对个体的日常意外中,因为规模变小所以没法再用这种复杂设计,制作组的解决方式是加入更多误导和反转,让剧情始终保持悬念,不断超出观众的预测。

比如在后面的一场家族聚会中,电影一开始就让一块碎玻璃混在冰块中,让观众以为某个角色会喝了混有玻璃的饮料而死亡,后面每当有角色喝饮料时观众都不免提心吊胆一番。最终当玻璃和饮料一起倒在草地上,观众正打算放松长舒一口气时,它又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这段剧情反转一个套一个,让人不禁佩服制作组对节奏的精妙把控。

《死神来了》一直以来还有个看点,就是搞出一些在观众知识盲区里的新奇死法。比如第三部的日光浴机器变身人肉烤箱,第四部的游泳池排水口能把内脏都吸出来2007年美国一名6岁女童因坐到泳池的吸入阀上,结果小肠被吸出,导致终身无法进食,近年来国内也发生了多起泳池排水口夺命事件)都让人能学到奇奇怪怪的安全新知识。

而这一部则搞出了堪称系列TOP3的新奇死法:核磁共振人肉麻花。过程太限制级我就不描述了,只能说不论创意还是尺度都到了能让人对核磁共振产生心理阴影的程度,推荐要做核磁共振检查的人都可以看看,学习下核磁共振的使用规范。

如果说电影在死法设计上是对经典的继承发扬,那么在角色塑造上就是打破传统,做出了影响系列未来走向的创新。

前几部电影的角色大部分是推动剧情的工具人,观众对他们的印象基本取决于死法,死法越离奇印象越深。而《血脉诅咒》塑造好几个在观众中引发讨论的人气角色,让角色的意义不再只是死神炫技的对象,这在系列里还是头一遭。

人气最高的自然是主角斯蒂芬妮的外婆艾瑞斯,毋庸置疑的系列最强战力。她在50年前靠预知能力救了观景塔上百位游客后,没多久就意识死神不会放过自己和家人。为了保护后代的安全,她把自己锁在一间林间小屋中,一个人单枪匹马和死神缠斗了50年,破解了死神制造所有的意外,最后把死神都整崩溃了,只能使出癌症这种毫无技术含量的赖招。

在她眼里,死神只是个爱耍小把戏的混蛋。如果不是为了说服孙女死神存在、拯救其他家人,她完全可以一直活到癌症扩散。她是整个系列里唯一一个主动选择死亡、并为死亡赋予意义的人。面对必然到来的死亡,我想不到还有什么比这更达观的态度了。

由于这一次的主角团都是艾瑞斯的后代,角色之间自然会有更多的关系和纠葛:对艾瑞斯抛弃自己充满愤怒的舅舅、为了避免将死亡恐惧带给孩子而离家出走的母亲、得知自己不是亲生的后依然选择保护弟弟的表哥……这一部的角色虽然称不上多复杂,但比系列之前的角色是鲜活立体多了,对一部恐怖片来说已经足够好。

不过遗憾的是,主角斯蒂芬妮反而成了这一部最工具人的角色。前几部电影主角标配的预知能力她是一点都没有,对死神的各种陷阱从头到尾都毫无觉察,艾瑞斯送给她的死神攻略宝典也是完全没用上。而且看完电影回头一想,如果她不去找艾瑞斯,艾瑞斯也不会提前死,整个家族都能活得更久,妥妥的史上最拖后腿主角。

而电影的最大惊喜来自贯穿系列的黑人验尸官JB。在之前的电影里,他都是扮演“死神代言人”的角色,为主角团讲解死神的各种规则,给出建议和警告,浑身上下透着神秘感,甚至有人猜测他就是死神。

《死神来了2》剧照

这一部终于揭开了JB的身份:他是当年被艾瑞斯救下的孩子,也是原本预定在观景塔意外里最后死去的人。他之后一直和艾瑞斯保持联系,共同合作对抗死神。他也和艾瑞斯一样得了癌症,在艾瑞斯死去之后,死神的下个目标就是他了。

JB的癌症设定其实来自扮演者托尼·托德本人:他在2023年确诊晚期胃癌,但仍然主动参演了电影。电影拍摄结束后,托德在2024116日去世。

一个演了一辈子戏的老戏骨在生命的最后将自己与角色融为一体,用自己的死亡完成了电影的最后一幕,让观众恍惚之间觉得死神仿佛真的存在于现实。我想没什么比这更适合作为演员的人生谢幕了。

对于人们为什么会喜欢看恐怖片,历来都有各种各样的解释:有的人说恐怖片会激发身体的兴奋状态,带来生理上的刺激;还有的人认为每个人都有潜在的破坏欲和毁灭冲动,恐怖片是对这些需求的一种释放。

这些解释也许都有道理,毕竟不同恐怖片的风格也不一样。具体到《死神来了》这个系列,除了前面说的各种看点,相信许多人看完都会有这样的感慨:无常无处不在,看似平凡的每个当下都可能成为生命的最后一刻,此刻能平安活着已是莫大的幸运。

这种“劫后余生”的体验能让人暂时忘掉各种现实烦恼,去尽情品味“活着”本身的价值。正如电影中JB告别时的那句台词“生命宝贵,珍惜当下好好享受”,如果能以这样的心态度过每个当下,等到死神到来的那刻,想必我们也能坦然面对。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小雅 / 审核:小风


招聘|撰稿人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撰稿人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大家都在看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发表文章52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6140人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中读签约机构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