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09-19·阅读时长22分钟
《空洞骑士:丝之歌》是今年下半年游戏界最期待的游戏。前作《空洞骑士》创下了1500万的全球销量和高达96%的steam好评率,是无数人心中的神作。在全世界苦苦等了6年之后,续作《丝之歌》终于在9月4日发售。
首发当天因为购买人数过多,直接导致steam在内的多个游戏平台出现崩溃,许多玩家刷了好几个小时的购买页面才终于付款成功。然而所有玩家都没想到,《丝之歌》会是一款如此极端的游戏。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关于《丝之歌》的争议成为了游戏界最热门的话题。
其中中国玩家的评价尤为刺眼,steam平台销量排名第二的简中好评率从发售就一路下滑,最低只有38%(前作简中好评率是95%)。与之相对的,其它地区的好评率大多在90%以上。中国玩家为何对《丝之歌》格外不满?今天就来聊聊围绕《丝之歌》的种种纷争。
让全世界等了6年的游戏
要了解《丝之歌》的差评来源,我们需要从前作《空洞骑士》说起。2017年《空洞骑士》横空出世,出色的素质惊艳了全世界的玩家。
游戏构建了一个以虫子为主角的宏大奇幻世界,地图庞大、奇观遍地,光是在不同区域探索就是一种享受。游戏里还有着大量各具特色的敌人和NPC,再配上精美的2D手绘美术、动人的音乐、丰富的战斗技能,还有极为厚道的定价(中国区只要58元),都让《空洞骑士》赢得了全球玩家的喜爱。
更让人震惊的是,这么一款量大管饱的游戏是三个完全没做过游戏的素人,只花了2年多时间做出来的。《空洞骑士》的开发组是来自澳大利亚的樱桃工作室(国内俗称“樱桃组”),成员只有三个人,靠着对游戏的热爱以及网络众筹做出了一部爆款,也实现了财务自由。
2019年情人节,樱桃组正式宣布开发《空洞骑士》的续作《丝之歌》。《丝之歌》原本的定位是《空洞骑士》的DLC,主控角色是游戏的高人气NPC大黄蜂。但在开发中樱桃组发现新点子层出不穷,最终决定把《丝之歌》从DLC升级为独立续作。预告中的新地图、新敌人和新战斗方式看得全世界玩家热血沸腾、期待值拉满。
在当年6月的E3游戏展上,樱桃组还提供了《丝之歌》的试玩。虽然流程不长,但完成度相当高。当时玩家普遍预计最晚21年也能玩到了,毕竟《空洞骑士》才开发了2年多,《丝之歌》作为续作有大量的素材可以复用,开发效率自然要高得多。
然而没有人会想到,这一等居然就是6年多。从2019年E3游戏展之后,樱桃组就彻底陷入了沉默,没有发布过关于《丝之歌》的任何新消息。在之后的几年里,每当有新的游戏发布会举行,都会有人在网上问有没有《丝之歌》新消息,结果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在等待的这几年里,《丝之歌》已经从一款游戏成为了一个游戏界的都市传说,衍生出了无数的网络梗图,也在无形中提高了游戏的知名度。比如每次新游戏发布会要召开时,都会有人贴出一张《空洞骑士》的小丑图,来调侃自己一次次擅自期待又擅自失望的小丑心态。而在中国玩家这里,已经没有人叫它《丝之歌》了,都是喊《丝之鸽》。
到了今年,已经有很多人表示不相信《丝之歌》会发售,这游戏压根就不存在。也难怪,6年时间已经足够从零开发完成一款大型3A游戏,《黑神话:悟空》从公布到发售也就隔了4年。很难想象在《空洞骑士》的基础之上,《丝之歌》到底为什么要做这么久?而且为什么樱桃组完全不和玩家沟通?中间只有游戏发行商出来安抚玩家“游戏真的在做”。
在2025年8月举行的科隆游戏展上,樱桃组时隔6年公开了《丝之歌》最新预告,并宣布游戏于9月4日正式发售。这一消息立刻轰动了整个游戏界,全世界玩家都有一种刑满释放般的解脱感。
在随后的媒体采访中,樱桃组也解释了为什么拖这么久才发售:游戏开发没有遇到问题,成员之间没有发生冲突,资金也完全够用。拖这么久纯粹是因为开发过程中不断冒出新点子,他们也很享受开发游戏的过程,希望把想做的都做到,于是游戏体量不断膨胀,开发时间不断延长。同时他们希望能专注开发游戏,减少外界干扰,所以也基本不和玩家交流。
这理由真是太凡尔赛了……
而在游戏正式发售之后,迎来的便是谁都没想到的中国玩家差评大潮。
自嗨的翻译和恶意的难度
最初引爆中国玩家差评的是翻译。《丝之歌》的中文翻译采用了一种和游戏八竿子打不着的半文不白风格,游戏背景明明是架空奇幻的虫子王国,角色却说着带一口中式古风,违和感爆表。
如果游戏用的就是古英文,翻译成这样还勉强能理解,但游戏原文是简洁易懂、带着优雅韵律感的现代英文,被翻译成现在这样生涩的古风属于典型的自嗨过头。
更让玩家反感的是,《丝之歌》的翻译还加入了很多原文没有的内容,把翻译几乎做成了同人二创,连最基本的忠于原文都做不到。典型例子就是开场的诗歌,对比下就会发现中文加入了一堆原文没有的内容(虫豸、神迹、敬仰、赞美、挣裂千丝缠茧),远不如B站UP主直译来得流畅。
类似篡改原文的地方还有很多,再加上其他翻译问题,比如完全看不懂的台词和各种漏译错译,毫不夸张地说,《丝之歌》是近几年最灾难的中文翻译,把所有雷都踩了个遍。
好在制作组很快注意到了中文翻译问题,已经承诺会在之后修改。但如果只是翻译问题,那《丝之歌》的steam简中好评率并不会低到只有38%,真正在中国玩家里引发强烈批评的是游戏充满恶意的难度设置。
游戏是互动艺术,乐趣来自突破一个个难关而来的成长感和满足感。游戏的难关可以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充满挑战的难,另一种是带着恶意的难。前者让玩家死亡时觉得是自己技术不到家,会升起继续挑战的欲望。后者让玩家死亡时觉得是游戏不公平,是制作组故意刁难自己,重复几次后就忍不住摔手柄放弃。
虽然这两种困难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分界线,也时常在一个游戏里同时存在,但从大量玩家(包括前作玩家和硬核动作游戏玩家)的反馈看,《丝之歌》里第二种的比例无疑是太高了。
恶意体现在很多方面,首先是角色性能和敌人伤害的不平衡。《空洞骑士》和《丝之歌》的主角都是开场5格血,但《空洞骑士》里绝大部分的敌人和陷阱都是一次攻击扣1格血,直到后期才会出现扣2格血的强敌。而《丝之歌》在开场一小时你就会遇到扣2格血的BOSS、精英怪和陷阱,没挨几下就会死,容错率明显低于前作。
雪上加霜的是《丝之歌》主角的性能成长缓慢。《空洞骑士》的前期能较快地拿到提升血量和武器伤害的升级道具,让玩家明显感到自己在变强。但《丝之歌》中这些道具藏得很隐秘,且大多数集中在中后期。很多玩家玩了十来个小时才让自己的血量涨了1格,但在敌人动不动就扣2格血的游戏中,从5格血涨到6格血的意义可以说极为稀薄。
另一个被玩家集中批评的恶意是缺乏奖励。包括《空洞骑士》在内,大多数游戏打完困难的战斗都提供丰厚的奖励,比如道具、技能,最起码是一堆钱。而《丝之歌》中有大量精英怪和BOSS打完什么奖励都没有,偏偏这游戏有大量需要花钱的地方(买道具、开休息点和传送点等等),于是玩家不得不浪费大量时间去反复刷会掉钱的小怪。
《丝之歌》中的其他恶意还包括:数量远超前作的高难度平台跳跃;敌人数量多到离谱的车轮战;伪装成休息点的陷阱椅子;一些BOSS战点和复活点距离过远,死一次要跑半天路,一个不小心还可能死在半路上……
这些因素加一起,让《丝之歌》的前期难度远超《空洞骑士》和其它同类游戏,成了一段压力巨大、缺乏正反馈的游戏体验。玩别的游戏会觉得节奏张弛有度,玩《丝之歌》只剩下满满的疲惫和折磨。
有趣的是,玩家还挖出了樱桃组在2020年的一段采访,当时他们表示会考虑新人玩家的体验,把《丝之歌》做成和《空洞骑士》同样水平的难度。很显然,最终成品和这份承诺差了十万八千里,樱桃组基本是照着最硬核动作玩家的水准来设计游戏难度,完全没考虑过普通水平玩家的体验。
为什么中国玩家格外严格?
那么国外玩家对《丝之歌》是什么反应呢?对于难度这一块,国外玩家和中国玩家抱怨的点基本一样,大多数地区的好评率也是低于前作。虽然如此,中国玩家对难度的抱怨比例是明显高于国外玩家的。如果除去翻译导致的差评,那《丝之歌》的steam简中好评率大概也就上升到60%-70%左右,明显低于其他地区90%以上的好评率。
这种现象并不少见,中国玩家也许是对游戏最严格的玩家。年初的3A大作《怪物猎人:荒野》因为优化和内容量问题,在全世界都是一片差评,steam好评率最低的依然是中国玩家,只有可怜的20%。
为什么会这样呢?对这个现象有很多不同的说法,这里谈三个我认为比较合理的解释。
首先是相比国外玩家,中国玩家能反馈游戏问题的渠道非常少。国外玩家可以通过各种社交媒体和论坛向制作组反馈问题,但这些渠道对绝大多数中国玩家都是有使用门槛的。对中国玩家来说,steam的评测区是他们最方便的反馈渠道。一旦对游戏某些方面有什么不满,中国玩家更倾向用差评来唤起制作组的注意,而不是考虑游戏整体素质给出一个综合评价。
其次,中国的单机玩家聚集程度更高,主要集中在B站、小黑盒等少数几个平台。一旦在这些平台形成某种负面舆论,就很容易产生传播学上的“回声室效应”,引来众多跟风者,不断强化原先的观点。
最后,从2017年的《空洞骑士》到2025年的《丝之歌》,这八年恰好也是中国单机玩家数量暴增的8年。steam上简中用户的月活数从2017年的1000万出头,一路暴增到2025年突破5000万,是中国玩家最主流的单机游戏平台。考虑到英语用户涵盖了多个不同国家,中国玩家已经是steam上最大的单一地区群体了,许多游戏的销量都已经是中国玩家占大头。
在这个过程中,自然有大量新人玩家的涌入,他们很容易跟风去买某款游戏,而不考虑这款游戏到底适合不适合自己。前面说过,在等待《丝之歌》的六年多时间里出现了许多争议和网络梗,这让也它成为了游戏界的“时尚爆款”。许多新玩家在不了解的情况下跟风买入,偏偏又遇到了完全不考虑新手体验的樱桃组,自然就会引发大量差评。
那么《丝之歌》真的是一部一无是处、只有恶意的游戏吗?并非如此。在我写这篇文章时,《丝之歌》的简中好评率已经从38%回升到了55%。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深入游玩和通关,这款游戏的优点逐渐被更多人看到。
樱桃组花了7年多时间制作《丝之歌》,从成品来说完全对得起这么多时间:地图规模和敌人种类相比前作几乎翻倍,有大量惊为天人的美景奇观和BOSS战;每个地图的角落都塞满了各种隐藏要素,随着剧情推进地图还会发生巨大变化;大量鲜活的NPC让整个世界无比生动;延续前作的恢弘音乐和优美动画;丰富的纹章和道具系统让战斗挖掘空间极大,也降低了中后期的难度。
如果《丝之歌》的难度曲线、角色成长和奖励机制能做到和《空洞骑士》一样,那么它绝对是一部值得全世界6年等待的神作。
至于樱桃组为什么在前作没问题的地方翻了车,也许是因为在没有了资金压力后,他们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纵情发挥,忽略了普通玩家的体验。也许是因为他们看了太多《空洞骑士》的高手挑战视频,以为这就是玩家的平均水准。答案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好消息是,樱桃组已经注意到了这些问题,也推出补丁调整了部分难度和奖励问题,后续还会继续调整。对于感兴趣的玩家,我建议不妨再多等几个月的更新,质量更好的中文翻译和恶意更低的难度都会让游戏体验更好。就算难度依然很高,到时候也有一堆完善攻略教你怎么少跑弯路和打败强敌。
期待在未来某天,我们能看到一个更适合大众玩家的《丝之歌》。
排版:球球 / 审核:雅婷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撰稿人
大家都在看
发表文章52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6149人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