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三条纹再出发,两种文化的碰撞与冒险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10-28·阅读时长20分钟

86人看过
在中国,阿迪达斯再造一个“阿迪达斯”

潮流从来不是关于服饰的,它关乎穿着它的人。


当年轻人把三条纹穿进日常,它也在重新定义街头与在地文化之间的关系——


这是一场精神与城市、设计与生活、过去与未来的双向冒险。




成为年轻人的选择!


如今,上海安福路街头,几乎汇集了中国最“潮”的年轻人们,在那些充满了融合感建筑群中间,他们正极尽可能地展示着自己的个性,从户外机能到时尚运动,抑或二次元风格,你都能在这里找到穿搭的范本。


当晚秋的阳光透过梧桐树叶洒在青石路面上,三三两两的年轻人带着宠物,晒着太阳,他们闲聊、自拍、喝咖啡。在这条街322号门口,你能够很轻松地捕捉到他们的时尚感。身上穿着三条纹卫衣和经典的「Superstar」,戴着朋克风格的墨镜,背挎的棕色宠物袋里,一只好奇的法斗正扑闪着眼睛,盯着这个色彩斑斓的新奇的世界。


这里也同样吸引着世界的目光。顶级运动员、一流设计师,还有炙手可热的明星们,此地也是他们的心头好,在这一年里,亚马尔、爱德华兹、陈冠希、GALI、李现、王安宇、欧阳娜娜等,都先后造访过安福路,像是在展示一场本土风格和国际视野的碰撞和再造。


当我们放眼整个中国,这种被街头文化所点燃潮流现象,如今正蔓延在神州大地:在北京三里屯、广州体育西、成都太古里。醒目的三条纹,再次成为年轻人的街头穿搭符号。


在当今社会,公众所面对的是一场“话语权”的革命,没人喜欢自上而下的宣教,社交网络提供的丰富维度更能够代表年轻人的心声,什么能引起青年人的情感共鸣,最终决定了产品的销量以及潮流的走向。


对当代年轻人来说,最重要的已不再是logo,而是态度。而三条纹似乎也因此正在成为年轻人心中的潮流代表。小红书上,# 三条纹穿搭 # 的浏览量破亿;抖音上,“三叶草OOTD”“安福路街拍”“复古松弛感穿搭”几乎是各类话题下出镜率最高的关键词。形形色色的笔记展示了不同穿搭风格:有人搭配古着丹宁,有人混搭新中式元素。在年轻人的眼中:“好像哪里都有三条纹,但每个人穿着的感觉似乎又都不大一样。”这也从另一个维度解读了当下的潮流趋势——“统一符号下的多元表达”。


图源小红书@電気黑蘭


区别于以往二十多年的是:过去,人们习惯于跟风追逐潮流;而现在,人们更欣赏潮流趋势下的自我表达。伴随着这种情绪的转变,中国街头文化也在经历一场巨大的自我演变。千禧年初,彼时的街头潮流充斥着“外来文化”的符号:K-POP、滑板、篮球、Rap。随后的十年间,潮流开始与本土语境融合,出现了“国潮”与“新中式”崛起的现象。而现在,潮流对于年轻人意味着不是对“外部世界”的模仿与妥协,而是他们理解自我与生活的表达方式。


滑动查看更多


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中,三条纹也似乎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它不再仅仅是运动品牌的复古符号,而是被年轻人赋予了更丰富的文化意涵:松弛、自由、真实、可持续。


“我喜欢类似三条纹这样‘OG’的元素,同时又有符合当代人的审美的设计。”22岁的DJ马宁穿着“香芋紫”的三条纹走在安福路上,这是adidas与清华大学推出的联名款,脚下是一双做旧的Gazelle。看起来像是对某个旧时代的致敬。在马宁眼里,“它不像那些闪闪发光的新潮牌,而是有种被时间留下的味道,甚至还有点书卷气。”松弛,成了他们新的时尚信仰——不再跟风,而是自然地自我表达。


在过去的adidas的“爆款”系列里,这种“自然而个性的表达”是这些产品的基调:2025年新年推出的新中式唐装外套,把中式立领、盘扣等元素与三条纹组合,风靡海外,新中式与街头运动的融合被称为“dynasty drip”。


2025年推出的新中式唐装外套巧妙融合了中式立领、盘扣等元素


2025年,adidas在中国独家推出三叶草宠物系列——宠物T恤、夹克、宠物托特包,背后所展示的,是品牌对于年轻人生活的敏锐观察,当宠物成为年轻人的家人时,宠物经济应运而生。而这些时尚、鲜艳又可爱的宠物服装,将潮流重新融入了日常生活,也打动了年轻人的心。


于是,当我们固有印象里的传统运动品牌,被街头化和本土化,就像在品牌与年轻人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透过联名、宠物系列、校园款等,年轻人开始感觉自己声音“被听见”。不是品牌对你说“买我”,而是“我们一起去制造时尚”的邀约。三条纹不只可以去上健身房,也可以去逛展、约会、喝咖啡、遛宠物。


防泼水宠物夹克一度被“铲屎官”们抢到断货


这些穿着场景营造出的氛围,也让三条纹不再只是品牌标识,而是一种“被在地化”的街头符号。它让“全球品牌”与“本地表达”在镜头里对话,让“潮流”从舞台走进地铁口、公司和你附近的社区咖啡店。


所以,当我们在街头看到一件三条纹卫衣时,我们看到的不再是品牌本身,而是看到一群具体的人:我是谁、我在哪、我想说什么。而在三条纹再次引领中国街头潮流的背后,离不开阿迪达斯上海创意中心长达二十年的坚持与不断创新。




再造一个“阿迪达斯”


李奥·贝纳说过一句话:没有人会去计算你做过多少广告,他们只会记得你留给他们的印象。对于品牌而言,那个靠“讲一个好故事就能卖光产品”的年代早已一去不返。当下的年轻消费者,需要的是一种认同感。


时至今日,一个好的品牌,不仅仅是一个精神图腾,更是一个可以被回应、被互动、被共创的对象。阿迪达斯上海创意中心(以下简称:CCS)就在这样的语境下,完成了自己从“讲述者”到“倾听者”、再到“创造者”的蝶变。


“adidas从不是在和自己对话,而是在与不同的消费人群不断地交流。”阿迪达斯大中华区产品高级副总裁伍景熙(Patrick)这样描述,CCS成立以来所经历的改变,这更像是对CCS二十年来成长的总结。


阿迪达斯大中华区产品高级副总裁伍景熙(Patrick)


通过聆听,完成品牌植根本土化的再造。而CCS这些年持续的灵感与创意,也源于这些“有来有回”的互动。

adidas Future of Style(FOS)系列是由CCS推出的代表作之一。大开大合的裁剪融入了机能风格,即使是日本、韩国的潮流穿搭博主,也对这一系列欲罢不能。更是有不少欧洲的时尚博主在Ins上发起了反向代购。


在FOS系列的设计中,不仅有中亚文化中克制和简约的部分,同时也兼具逻辑性和智识,融合了机能与未来主义,但又不会因为表现未来感而表现得过于夸张,非常容易满足日常穿搭需求。于是有了“统一亚洲顶男审美”的风评。对于“Z世代”所追崇的“未来感”与“独立风格”来说,这或许最好的回应。



“FOS的第一代并不成功,这让我们得以思考和吸收意见。”“我们拿出一个想法,消费者反馈回来,我们再快速调整。因为有中国强大的供应链和制造体系,能让这种闭环快速实现。”Patrick说。CCS有这样得天独厚的优势。


而对于CCS而言,这却是adidas在中国摸索出的崭新路径:从最初的一个小众运动美学的尝试,到洞察到消费者的良好反馈,历经多次迭代,最终摸索出一个“从创意到生意”的完整路径。



而这种反应速度带来的不仅仅是商业效率,更是一种文化敏感度。CCS把街头文化的即时反馈变成灵感的源泉:抖音上的穿搭视频,小红书上的配色讨论,甚至用户对宠物服饰尺寸的调侃,都会被团队快速捕捉、反馈、改良直至再创造。


在当下,年轻人更愿意去表达自己,也更希望自己的意见被人倾听,在这种互相对话中,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感受是彼此尊重的,这也让二者之间形成了一种“老友式”的陪伴关系。


今年五月在上海安福路安家的上海三叶草全球旗舰店,是阿迪达斯与中国年轻人对话的最好场域。在这里,你能买到所有在中国首发的潮流单品,比如和全球各大设计师的合作联名款,还有独属于中国的特别珍藏。如今的“Z世代”们并不喜欢“在世界各地买到千篇一律的东西”,而植根本土文化,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答案。



不断向前的年轻人们用社交媒体表达偏好,用购买行为反馈审美,用自我风格诠释态度。而今天的品牌所要做的,则是倾听、参与,然后引导。从某种意义上说,三条纹不再只是一个品牌符号,而是一种开放的文化容器。它吸纳本土文化、个性、包容表达,也在不断被他的顾客们“再造”。




二十年,从制造到创造


从2008年开始,北京奥运会上,奥运健儿们身着红黄渐变领奖服走上领奖台。那一刻,国家荣誉的背后,是三条纹的有力支撑。


此后,阿迪达斯与中国的故事持续展开——从武极系列到武宗系列,从李连杰的功夫哲学到与奥运冠军苏翊鸣共同推出的“冠军红”滑雪服,再到“新中式”的文化重构。CCS的团队始终在用设计去理解文化,用设计讲述故事。



20年来,CCS从单一的产品部门成长为真正的“文化引擎”:它见证了中国制造业的成熟,也见证了中国设计力的崛起。起初,CCS的作用仅仅是负责产品本地化,把全球的款式带到中国,让它们更适合本地消费者。但很快,这种“适配”被发现远远不够。单纯的“复制”,注定很难去引领;只有“创造”,才能真正走在市场前面。


Patrick常提到一句话:“中国的制造力不是简单的产能,而是一种思考方式。”他举例说,CCS团队可以在数周内完成从概念到样品的转化,这种“快”,并不是追求节奏,而是让创意落地的能力。与此同时,CCS不只是设计产品,它更像一个文化翻译者。


武极系列是最早的尝试——团队把中国传统武术的形体美学转译进运动服装;“新中式”和“万物寻宗”系列则进一步结合了非遗文化、东方哲学和当代设计语言。“比如我们在做‘万物寻宗’系列时,会和年轻的非遗艺术家一起工作。他们教我们盘扣的结构、刺绣的针法,我们再把这些东西转译成今天的设计语汇。”


滑动查看更多


为了理解中国年轻人,CCS设计师经常在街头“潜伏”。他们去K11、去安福路、去潮流市集,也刷小红书、逛B站评论区。这里有35名设计师及超过100名的创意团队成员,而他们的工作只有一个:在中国再造三条纹。


在阿迪达斯上海总部的7、8楼的走廊里,最常见的场景不是会议,而是实验。


年轻的设计师们背着画板、拿着样布、穿着球鞋在打样室里走动。他们来自全球的各大顶尖设计院校,他们的灵感有时候来自宋代瓷器的釉色,也可能来自地铁口的街拍。


是他们让三条纹重新有了中式的语境,在Patrick看来,这群人是阿迪达斯在中国最重要的核心资产。

“他们既懂世界,也懂中国,是沟通现代青年文化的桥梁。”在过去的几年里,CCS推出的许多具有中国气质的系列,几乎都出自这些青年设计师之手。



2023年,团队发现“宠物经济”成为Z 世代社交核心之一,于是提出“三叶草宠物服装”概念;“万物寻宗”系列的灵感,来自一位90后设计师在云南探访非遗工坊的经历;“FOS先锋运动系列”由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团队操刀,他们将大胆的廓形、功能性面料科技、可持续纤维结合,打造出具有未来感的街头轮廓。


这些创意,不再是“为中国人设计”,而是“由中国人重新设计世界”。


在这些年轻人的工作中,三条纹不只是经典符号,更是一种创作的语言。在他们内心里,三条纹带着他们的理解和烙印,既有全球共识的标识性,又带有本地年轻人的想象力。对于他们来说上海的弄堂、广州的滑板公园、成都的老街。都可能是他们的灵感库,也是三条纹如今的栖息地。


滑动查看更多


所以,当「新中式」系列让中式美学与街头剪裁相遇,让国外博主反向代购;「万物寻宗」系列将太极、京剧、游牧文化融入服饰细节;「FOS 先锋运动」系列在东京、首尔引起共鸣,成为“亚洲街头风格”象征之一。这并不令人意外,这些都是来自中国的“在地洞察”,引起的世界共鸣。


与此同时,对于阿迪达斯来说,植根本土并不是只吸收和依赖在地文化,同时也是感知当地消费者,找到他们的审美意趣。比如adidas和Song For The Mute系列联名就是由CCS发起的,尽管设计师是澳大利亚人,但品牌的本意是让人感受到一种居家式的放松,这也贴合着中国人对于家庭的理解,并且成为消费者们的选择。


如今,CCS不仅见证了中国制造业的成熟,也见证了中国设计力的崛起;它参与了中国体育事业的高光时刻,也陪伴了年轻人街头文化的成长。中国年轻人在社交媒体上用“三条纹”表达身份,背后是一条横跨二十年的文化脉络。这不仅是品牌的演变,更是中国与三条纹共同完成的一次冒险。



未来,一个更丰富的

“三条纹”世界


2025年10月,阿迪达斯以主题「POWER OF THREE」亮相上海时装周闭幕秀。三道流动的光带贯穿整座建筑,从墙面、地面延伸到穹顶,勾勒出那熟悉的“三条纹”。百年市府大楼化身巨型秀场——CCS历史与未来。



这并不是一场简单的时装秀,同时也是品牌意志、流行文化、在地精神与青年选择的多重交响。整个演出分为四个章节,既是对三条纹传统的致敬,同时也是对未来的昭示。


复古运动夹克、做旧质地、70年代的老式LOGO,以霓虹灯与老电视画面重现三叶草的黄金年代。模特们脚踏Superstar、Gazelle、Samba,这些曾定义街头的鞋款被重新演绎。


王安宇、金晨、欧阳娜娜等年轻面孔走上T台,他们身上的衣服轻盈、松弛、带着不刻意的时髦感。运动套装与羊毛大衣并置,宠物穿戴系列被巧妙融入舞台场景——有人抱着狗,有人背着猫包。这一幕,是CCS最想表达的“生活即街头”:时尚不再高高在上,而是可触、可玩、可穿。



灯光骤暗,舞台变成流动的银色光面。这一章节展示CCS的未来系列——FOS先锋运动线。服装采用可回收纤维与3D编织结构,流体剪裁打破传统运动装的形态。科技与身体的边界被打散,运动与时尚在此刻融为一体。这也是阿迪达斯对于未来的注脚:“可持续”不只是材料革新,而是一种设计哲学。


压轴篇章UNDENIABLY ADIDAS以“光”为主题。舞台中央,一道巨大投影浮现三条纹,却在镜像中不断裂变——它被切割、旋转、重组,最终化作无数条流动的光带,象征着多元与无限。超模贺聪身着五米长三条纹长裙搭配FUTURECOOL X鞋款压轴登场,极具张力的造型定格了整场大秀的未来感氛围。


滑动查看更多


“这不仅是经典的重现,而是一次精神的延展。”Patrick说,“无论形态如何变化,三条纹都在——那是品牌的灵魂。”这一章,象征着CCS与年轻人共同创造的“多重宇宙”:在这里,街头、运动、时尚、文化的边界彻底消融。


在这个精心策划的秀场里,我们能够窥见adidas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除了签下王安宇、宋雨琦这样的顶流艺人之外,还有潮流界的OG陈冠希,他们的共同点在于,他们对于服装的明确品位,他们理解时尚,同样也理解中国,他们在用自己眼中对于年轻人的观察,为adidas输出新中式、正装创意或是街头穿搭等等源源不断的创意灵感。


然而选择代言人只是表象,而这背后则代表了adidas对于本土化的重视与决心。高端线方面,CLOT、Carloline Hu、FOS等系列产品纷纷占据相关风格头部,如CLOT联名系列之于新中式,GALI、FOS之于先锋运动,而这次上海秀场,就是对于adidas未来策略的展示。


在这场大秀的背后,是阿迪达斯在中国的又一次结构性跃迁。如今,品牌在中国销售的产品中,超过60%由本土团队设计,95%在中国制造;但更重要的,是有越来越多的中国设计,正在被带往世界。


Patrick提到,在未来三年内,CCS将把部分“从中国诞生的创意”输出到全球发布计划中,让巴黎、东京、洛杉矶看到“Made by Shanghai”的能量。


在这场大秀的结尾,一行字缓缓出现在屏幕上:“The Power of Three — Made Possible in Shanghai.”这是CCS二十年的注脚,也是三条纹下一个时代的开端。未来的三条纹,将不只是运动品牌的象征,它会是一种文化共创的语言——从中国到世界。


在这二十年的旅程中,CCS完成了一个品牌与城市的共同成长。它用中国的速度、设计的温度与文化的厚度,让三条纹真正扎根在中国的街头与生活里。当全球化有了本土化的注脚,当年轻人以自己的方式重新定义“潮流”,这三条纹,也许正是这个时代最真实的文化隐喻:


经典可以无数次重生,而未来,正在被年轻人们所创造。




策划丨三联.CREATIVE

微信编辑 | 张弛

作者 | Benjamin

设计排版 | 玉米

图片来源 | 阿迪达斯、互联网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发表文章52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6162人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中读签约机构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