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5.1 情绪管教 | 我们该如何看待孩子的心理发展过程?

作者:张昕

2019-08-12·阅读时长6分钟

30067人看过
心理学,也许并不能直接帮你解决孩子教养中的问题,例如让孩子不发脾气,但心理学可以告诉你这些问题的根源在哪里,例如,为什么孩子会发脾气?孩子发脾气了家长应该怎么去理解,去合理有效地改善。在情绪管教这一讲中,来自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张昕副教授,将为大家深度介绍0到12岁内不同阶段的孩子心理发展特点,结合各种生动的例子来介绍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8阶段理论,以及父母教养风格对儿童发展的影响,通过收听这一讲,希望大家可以建立更好的心理学认知,可以用更科学、有效的角度去理解孩子,更有效地陪伴孩子在不同阶段的成长。

5.1 情绪管教 | 我们该如何看待孩子的心理发展过程?

19.8MB
00:0014:25

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张昕。欢迎收听“智慧父母‘慢教养’手册”。我是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副教授,我的研究方向主要在毕生发展心理学,而同时我也是一个五岁孩子的父亲。这一讲将由我来为大家讲述儿童在发展过程当中的可能出现的情绪问题,以及我们家长应该如何应对。

今天是本讲的第一节,我们还是想提纲挈领地先从理论的角度给大家总结一些和儿童情绪发展相关的理论,这样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去理解我们后续所讲到的各种各样可能的解决措施。 

心理学对家长的指导意义

通常当我的朋友知道我是研究毕生发展心理学的时候,他们经常会问我一个问题:你学了那么多的心理学的理论,那你会把你学到的这些理论应用到你的育儿过程当中去吗?

听到这个问题,说老实话,我通常都会跟他们说,其实我不会把这些理论应用到如何培养我的孩子当中去,但是这些理论可以让我更好地去理解我的孩子,了解孩子。

为什么我会这么说?

其实这里我要给大家说一个我的亲身感受。现在大家可能都知道父母会被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教育机构影响得特别焦虑,他们就会跟你说各种各样鸡血的故事,或者是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会意识到,孩子今天就做了一些很不对的事情,然后还乱发脾气,父母也会感到身心俱疲,说我的孩子为什么不能像别人家的孩子那么听话,或者说他为什么就不能够好好控制自己的情绪呢?

这就是我要给大家介绍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的这样一个前提或者叫理由了。因为很多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会告诉我们,在某个阶段这些孩子就是可能会出现各式各样的,在旁人看来可能是有问题的一些行为,或者说他们是根本不需要去进行任何的早教的。这些问题可能随着时间也就消失了。

所以我先要给大家提出我自己的一个观点,那就是心理学并不能直接帮助你们去解决在孩子教养中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如何不让孩子发脾气,但是心理学却可以告诉你们这些问题它的根源在哪里。

我们在后面的内容当中就可以讲到很多类似的,例如为什么孩子会发脾气,或者说孩子发了脾气家长应该如何去安抚,等等。好了,既然我说了我研究的是毕生发展心理学,其实在发展心理学当中一个特别关键的变量,同时他可能也会被很多的父母所忽视的是什么?年龄。

我们说每一个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即使他们做出的是相同的行为,他们背后的原因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你如果不仔细地去分析每个孩子所处的年龄段,就想要去解决他的问题,这在我们心理学上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

所以今天我要首先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在我们毕生发展心理学当中,一个特别重要的理论家叫做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1902.06.15—1994.05.12,美国精神病学家,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他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精神分析流派特别著名的这样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提出了一个毕生发展的八阶段理论,他把自己的理论称做社会心理发展(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

埃里克森在他八阶段的这样一个理论当中,就提出人从出生到老去这样的一个生命历程中,一共可以分为八个很重要的阶段。而在每一个阶段,每一个人都会面临很类似的问题。

具体来说,因为咱们主要是从0到12岁来讲的话,他大概会经历四个重要阶段。而每个阶段他面临的问题不尽相同,当然解决的方式也就千差万别了。下面我再简单的给大家描述一下,这四个阶段分别是哪四个。

首先0到2岁,在埃里克森的理论当中称为婴儿期。在这个时期,因而他要完成的任务成为满足生理的需求,从而发展出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

第二个时期2到4岁,这个时期被称为童年期。童年期一个人他的任务就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了羞怯和疑虑感。在这个时期,如果一个个体发展良好的话,他会体验到意志的实现。

接着第三个阶段成为学前期,就是4到6岁。在这个阶段一个人他的主要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并且克服内疚感。如果一个人在这个阶段发展良好的话,那他就可以获得目的的实现。

最后6到12岁进入了第四阶段,叫做学龄期。学龄期的主要任务则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主要可以获得的是一种叫做能力的品质。至于每一个阶段详细的他有什么任务,以及获得什么样的品质,我们会在后面的第2到5节当中详细地再给大家去阐述。今天大家就可以知道,我们从埃里克森的理论出发,一共可以把0到12岁分为这四个重要的阶段。

同时大家要记住埃里克森针对他自己的这样的一个八阶段的psycho-social development,他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这个观点认为:每个阶段的任务如果能够顺利解决的话,那就可以促进个体后续的顺利发展。

埃里克森认为,前一阶段的任务可以看做是后一阶段任务的重要保障或者是前提,而一旦某个任务无法完成的话,个体的发展它可能就会停滞了

例如有些人你会发现它即使已经20岁了,但可能做什么事都害怕尝试,不愿意去探索。其实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来看,他可能就是由于在婴儿期,他并没有发展出一种信任感去克服不信任感,甚至是说他的不信任感特别强,从而导致了他不愿意去探索新的事物,他不愿意去相信其他的人。

所以这就是我们说为什么埃里克森他的理论一直到今天还特别管用,或者说大家还一直在用,因为他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连贯性的观点。并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说他出了问题,我们就直接去根据现在的情况去解决,而是说我们可以去追溯他之前的生命的历程或者叫生活史。大概分析出可能这个问题其实并不是现在造成的,而是由过去的某些经验某些问题导致的。 

如何用理论来指导教育?

讲到这个理论,大家可能会觉得有点枯燥,我就举一个实际的例子,先把后面的内容稍微讲一点点,但是后面的内容我们会更精彩。

比方说一个孩子经常会哭,哭这个行为可能从0到12岁,甚至是到20多岁,每一个人都是可以去产生的这样的一种行为。

但是针对不同阶段的儿童,你就会发现他们哭泣的原因是各不相同的。如果我们套用埃里克森这样的一个四阶段的模型去对其哭泣的行为进行解释的话,你就会发现我们有不同的解释,同时这样一个不同的解释也会要求家长做出不同的应对。

举个例子来说,比如说0到2岁的孩子哭了,这个时候我们可能就知道,他是由于某种生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比方说孩子困了,或者说孩子饿了,这个时候他需要的是家长来满足他饥饿的需求,或者说满足他的睡觉的需求,那这个时候他会用哭声来表达,这是完全正常的。

到了2到4岁,例如到童年期了,我们刚刚提到过,这个时期它的任务是叫做自主感。所谓自主感,大家可能会注意到,很多的孩子在这个时间他开始学会说不了,而且往往也伴随着哭泣的行为。这是说家长让他做某一件事,说我偏不做,家长越逼他他就越不做,甚至会用哭闹来威胁。这个时候他的需求就不再是像0到2岁那种生理的需求了,他需求的就是我要宣誓我的独立而哭,可能就是自己独立的某一个标志,告诉家长你不要再来管我了。

到6到12岁的这个时候,孩子哭,他的要求可能又不一样了,他可能会觉得我自己在某一次考试没有考好自己,觉得影响了自己的这种勤奋感,而相对的他有一种自卑感。这种时候它以一种哭来表示自己一种内心对自己的不满。

这个时候家长你要去做哭泣的应对的话,你就不是简单地说给他某种生理上的需求的满足了,而是说你可以去培养他的自信心,或者是说你可以告诉他正确的学习方法,让他在学习中没有其他的负担,可以学得更好,可以学得更棒。

本节的内容咱们就先讲到这里。在本节中我们主要就是给大家先简单的提了一下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psycho-social development)的四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一些要完成的任务,可以获得的品质。

在本节中我们所涉及的具体的内容和图片都可以在我们的文稿中看到。下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具体地从每一个不同阶段,和大家来聊一聊儿童的一些发展特点,以及家长如何去应对他们的一些情绪问题、行为上的问题等等。谢谢大家。 

分享下方海报到朋友圈

与更多宝爸宝妈分享你的感悟


文章作者

张昕

发表文章88篇 获得14个推荐 粉丝652人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博士,专注心理学近20年。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智慧父母“慢教养”手册

如何陪伴一个有趣的小灵魂

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16)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