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制造《搜神记》

作者:读书

2020-07-03·阅读时长11分钟

1099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644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霍达

万历二十二年甲午(一五九四年),四十四岁的胡应麟(字元瑞)挈家离乡,准备上京参加次年春天的会试。胡应麟寄住在潞河胡谷元家中,得与诸友朝夕过从,纵论学问。从吴晗先生所著《胡应麟年谱》中可知,交游者多是士绅名流,不乏饱读之士。其中就有胡氏的同乡、大藏书家嘉禾姚士粦(字叔祥)。

寻常读书人过从,不外风花雪月、诗酒酬答。藏书家过从往来,还有互通有无、传递信息之意。姚叔祥与胡应麟多年往来,不时有新的发现。这次也不例外,在胡应麟的藏书中,姚叔祥意外地发现了久已失传的《搜神记》。

东晋干宝所作之《搜神记》,于南宋之际已罕见流传。南宋收书极多的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均不见收。元末陶宗仪编《说郛》,也未曾见到《搜神记》,只从《类说》转引三条。可见《搜神记》在宋元间已经散佚,周中孚、余嘉锡等前贤以为南宋时就已不传,大抵是不错的。这本自南宋时代就已经亡佚的《搜神记》,今日竟在胡应麟的藏书中重见天日,自然引起了姚叔祥的关注。

作为江南地区首屈一指的藏书家,胡应麟藏书 “合之为四万二千三百八十四卷 ”,“号为最富 ”(王世贞:《二酉山房记》)。其中有旁人未能寓目之书,自然在情理之中。寻常文士或许信以为真,姚叔祥则不能无疑。姚叔祥博洽多闻,熟谙古书,又被认为是作伪古书的行家里手:旧题宋郑思肖《心史》,徐乾学《通鉴后编考异》以为是 “姚士粦伪托 ”;万历中屠乔孙、姚士粦校刊《十六国春秋》一百卷,王鸣盛以为 “乃乔孙与友人姚士粦辈,取《晋书 ·载记》《北史》《册府元龟》等书伪为之,非原本 ”(《十七史商榷》卷五二)。凡此种种,虽未必全是纯然伪作,但也能说明姚叔祥经验老到。久已亡佚、重见天日的《搜神记》,自然瞒不过他的眼睛。

胡应麟倒也不准备隐瞒,直截了当地告诉姚叔祥,自己确实辑录过《搜神记》。在《甲乙剩言 ·知己传》中,胡应麟谈及《搜神记》的由来,云:

姚见余家藏书目中,有干宝《搜神记》,大骇曰:“果有是书乎?”余应之曰:“此不过从《法苑》《御览》《艺文》《初学》《书钞》诸书中录出耳,岂从金函石箧幽岩土窟掘得耶?大都后出异书,皆此类也。”姚叔祥在《见知录》里同样提到了胡应麟的回应,“胡云不敢以

诒知者,率从《法苑珠林》及诸类书抄出者 ”。至此真相大白。姚叔祥也不再多问,将胡应麟辑录的《搜神记》刻入《秘册汇函》当中。然而刻书未竟便毁于火,残版流入常熟毛晋之手。毛晋将其刊入《津逮秘书》之中,遂大行明世,直至今日。

作为有明一代知名藏书家和学者,胡应麟一直对文言小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并有辑佚前代小说的习惯。自少年时代,胡应麟便曾辑录书名含 “异”字的前代小说为《百家异苑》,并为之作序。还曾“遍辑诸小说 ”,辑录鬼诗数百篇。胡应麟还打算续成《广记》,又感于《汲冢琐语》的不传,想要 “补汲冢之旧 ”。虽然最终都未能成书,但可见其对古代小说的爱好。这样看来,胡应麟辑录《搜神记》合情合理,渐渐成为一种共识。中华书局出版《搜神记》,便采信了这种说法,认为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二十卷本,据考证,可能是明代胡元瑞从《法苑珠林》及诸类书中辑录而成的 ”。

经由胡应麟辑录而成的《搜神记》,显然已非干宝《搜神记》的原貌,可以说是被胡应麟 “制造 ”出来的产物。《搜神记》的从无到有,已经有别于原书,成为新的文本。有感于此,鲁迅先生认为:“但《搜神记》多已佚失,现在所存的,乃是明人辑各书引用的话,再加别的志怪书而成,是一部半真半假的书籍。”

这一部 “半真半假 ”的《搜神记》,不仅反映出制造者本人的文学趣味和阅读好尚,也是万历时期求奇求新的社会风潮的反映。

作为王世贞的弟子、明中后期 “末五子 ”之一的胡应麟,不仅仅制造了《搜神记》,还同时编辑了其他六朝志怪作品并将其出版,推动了明中后期编纂、出版六朝志怪小说风尚的流行。几乎与胡应麟辑录二十卷本《搜神记》同时,屠隆参与了八卷本《搜神记》的编纂和出版。与胡应麟相同,屠隆也是王世贞的弟子。辑录、出版《搜神记》这一文学活动,不仅是胡应麟、屠隆个人的文学活动,也是以王世贞为代表的江南文人集团共同的文学好尚。由此说来,《搜神记》的“制造 ”,不仅是私人文学趣味的产物,也是相似审美情趣的结晶。

文章作者

读书

发表文章1317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20777人

人文精神 思想智慧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读书

D U S H U

1363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