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南海之上:中国海洋转型的考验与前途

作者:刘怡

2018-02-05·阅读时长24分钟

525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2307个字,产生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5月10日,航行至曾母暗沙附近海域的南海舰队远海训练编队在中国最南端的海疆举行宣誓仪式 )

渔船穿过马里奎特岛与纳科达岛之间的水道,渐渐远离巴拉望岛西岸时,海水的颜色陡然由翠绿变为深蓝。船尾处仍可见海蟹游动的清晰身姿,船头处却已是波涛万顷,滚滚而来。一瞬间,我不禁喝了一声彩。

少年时代搭乘“远望二号”航天测量船出长江口、驶向舟山海面的记忆,使我对海水色调随离岸远近的层次变化,早已有过清晰的印象。但在如此迫近的距离上,观察“南中国海”这一貌似熟悉却素未谋其面的独特水体,依然给人别样的震撼和激动。当午夜前后渔船抵达南沙群岛舰长暗沙以西时,我甚至开始畅想:不知1946年那支南下光复海疆的中国舰队,在沿途是否也曾目击过同样的星斗、鱼群与霞光?

这是一片安静而单调的水体,也是全世界最剑拔弩张的海域之一。分布于南海之中的250多个大小岛屿、环礁、暗沙、礁石和沙排按照地理位置的靠近程度可以划分为5个群岛,共有6国7方(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和中国台湾)对其提出各有差异的主权和专属经济区(EEZ)诉求。在我们即将前往的南沙群岛,189个已有命名的岛、礁、暗沙和暗滩中,有43个分别被越南、菲律宾和马来西亚所占据,其中越南占29个,菲律宾占9个,马来西亚占5个,中国台湾控制太平岛,中国大陆有效控制的岛礁仅有8处(文莱也对南通礁提出主权要求,但未有占领)。每个国家都在部署越来越多的两栖舰艇、远程飞机、巡航导弹乃至柴电潜艇,以支撑自身的领土和安全诉求;每个国家也都试图吸引尽可能广泛的舆论关注,以便伸张自己的诉求。考虑到全亚洲海上贸易吞吐量的90%以及由中东输往东北亚的油气资源的95%都须穿越这片半封闭的边缘海,南海局势的紧张早已不是一个地区问题,而成为亚洲乃至全球忧心忡忡的焦点。

文章作者

刘怡

发表文章196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2498人

身与名俱灭、江河万古流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南海博弈

经略海洋与崛起之道

2305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8)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