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苗千
2018-02-07·阅读时长4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292个字,产生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伯纳德·费林加
)
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在1959年的一次著名的演讲《在底层还有很大的空间》(There's Plenty of Room at the Bottom)中提出了这个问题。他推绎道:“在理论上这是个很有趣的问题。我实在想不到会发生些什么,但是我不怀疑,当我们可以在极小的尺度下操纵物质的排列形式,我们就将可以利用物质所展现出来的各种各样的特性做各种不同的事。”在短短几十年之后,化学家们已经可以合成出各种新奇的分子,并且制造出世界上最小的分子机器,以一种他未曾想到的方式实现了他的梦想,三位杰出的化学家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的让-皮埃尔·索维奇(Jean-Pierre Sauvage)、美国西北大学的弗雷泽·斯托达特(J.Fraser Stoddart)和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伯纳德·费林加(Bernard L.Feringa)(三人各获得三分之一奖金)。正是这三位化学家最先实现了费曼的梦想,利用高超的实验手段,操纵原子的排列形式,合成出新奇的分子,从而设计出各种分子机器。他们的成果不仅对于基础化学研究有巨大的贡献,拓展了人类对于化学的认识,也在未来有着无限的应用前景。
我们可能理解一部电梯或是一辆汽车的运行原理,但是,如果把这些机器缩小到纳米级,到了分子的层面,就会超出人类的想象力了。这种尺寸上的缩小也让人类更深刻地理解自然界,认识到分子可以有不同的结合方式——这些成就,都是由化学家们合成出各种此前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新奇分子开始的。
发表文章326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3983人
喵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