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2-08·阅读时长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154个字,产生1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黛安娜·雷泽
文 / 刘晨
神秘的古董藏家,身怀绝技的学者,天书般的文字,谜一样的女子,这组令人浮想联翩的关键词足以构成一部丹·布朗悬疑小说。三年前,“布朗”式传奇演绎出了现实版本。
2012新年伊始,某收藏家揣着一坨干黄破烂的莎草纸去拜访一位牛津教授,向其请教上面的文字。莎草纸的年头,不是一般的久远。这种用植物纤维制成的材料特别强韧,古地中海世界的人们用它来造船、结绳、纳鞋、织衣、装订书籍乃至打造木乃伊盒,生死编码尽在其中。由此而衍生了一门别致的学问——“莎草纸学”。破解莎草纸上的文字,远比侦探推理刺激,多少学者一入“莎”门便不知归路,如痴如醉,至死方休。
破译古文字得有学富五车的硬功夫,而破译之前的发掘似乎更依赖“眼缘”。考古学家刨出来的一块木乃伊盒残片,流转到佳士得拍卖行,被收藏家看上了,此中之妙,不可与外人道。拿回家,小心翼翼放进一种特制溶液里,莎草纸与木乃伊灰浆分离的刹那,千年岁月恍惚,密如黑蚁的希腊文字重见天日。疑问随之如洪水般涌来,细数当世奇人,也只有那位牛津的古典学者能参透个中玄机。他像一个玩惯拼图游戏的高手,说话间已熟练地将莎草纸碎片拼成巴掌大的一块,从上面的字体判断出是公元200年的材料。但是,细看那连成一片的文字,他渐渐读出一首诗,比这片莎草纸还要早800年的诗。它并不完整,不知从何而起,但语风、句式、格律如此独特,仿佛刚刚穿透时间迷雾的远古幽灵,用清澈如昔的嗓音对第一个认出她的人说:“我是萨福。”
发表文章606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85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