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8.1 曲阜孔庙 | 梁思成先生与《孔庙计划》

作者:沈旸

2022-04-07·阅读时长4分钟

13738人看过
1935年2月,梁思成先生来到山东,为曲阜孔庙的修缮工作进行详细的考察与测绘;同年7月,梁先生至济南汇报成果《曲阜孔庙之建筑及其修葺计划》。梁先生对孔庙的调查历时近半年,是他在营造学社工作期间,费时最多的任务之一,成果内容和篇幅也远超学社的此前工作。《孔庙计划》更成为了《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中罕有的专号之一,并且还得到了单独刊行。 在本讲中,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的沈旸老师将带大家重温2000多年来孔庙的建立、损毁、修复及扩张。我们还将跟随孔氏后人、戏曲家孔尚任的《曲阜游观指南》,逐一领略孔庙殿堂阁庑的前世今生。祭祀是孔庙永远的主题,我们将对丁祭前二十天的准备过程,做完整细致的梳理,走近庞大的孔庙建筑群,体会千年来人们的虔诚和崇敬。

8.1 曲阜孔庙 | 梁思成先生与《孔庙计划》

9.79MB
00:0010:40

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沈旸,来自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欢迎和我一起走进梁思成与中国古建筑的世界。

1935年2月18日,是乙亥年的元宵节。这一天,山东曲阜就迎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梁思成先生。

梁先生到曲阜的当日即投入工作,在完成了第一轮孔庙的初步勘察后,旋即架起脚手架,进行第二轮的详细检查,此后,营造学社的社员莫宗江先生,及山东建设厅的技术人员,又在现场进行了半个月的详细测绘以及拍摄了照片数百张。

梁先生对孔庙工程极为重视。此前的1935年1月,他接受内政部和教育部的委任后就着手准备,赴山东工作前就已经对孔庙的问题有了准确的判断,有件事情可以证明梁先生前期工作的细致程度:

对于孔庙修缮,山东省其实已经出过方案了,但是当时普遍认为工程费用过高,有很多反对的声音。梁先生初抵济南,出席当晚的欢迎宴时,就对孔庙的修缮经费做出了初步判断,认为“不超过1百万”。同年7月1日,梁先生至济南汇报成果《曲阜孔庙之建筑及其修葺计划》(下称《孔庙计划》),费用预估为90万,与最初的判断相近,可见梁先生准备之充分,思虑之深入。

梁思成著《曲阜孔庙之建筑及其修葺计划》,《中国营造学社会刊》第六卷第一期

《孔庙计划》得到了各方的认可,当时的报纸评论说“梁所拟修复计划极详,所有损坏部分,均摄有照片,并绘有平面图。”

这个项目历时近半年,是梁先生在营造学社工作期间,费时最多的任务之一,成果内容和篇幅也远超学社的此前工作。《孔庙计划》更成为了《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中罕有的专号之一,并且还得到了单独刊行。

2021年是梁思成先生诞辰120周年,林佳和王其亨先生撰写了《<曲阜孔庙之建筑及其修葺计划>与中国建筑遗产修缮事业》,对《孔庙计划》的划时代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写到:

“梁思成于1935年为曲阜孔庙修缮工程编制的《曲阜孔庙之建筑及其修葺计划》是我国古建筑修缮设计方案的最早蓝本,对中国遗产保护事业影响深远。这部为国家工程而制定的方案体系完整、理念科学、技术合理,为当时方兴未艾的建筑遗产保护修缮事业提供了范例和标准。虽是工程方案,但梁思成并未完全着眼于技术,而是致力于以科学精神重新定义遗产修缮,创制基于现代保护观念的保护体系,并着力向社会展示宣传孔庙建筑的价值,以期完善国家遗产保护制度,提升国民对优秀遗产的价值认同。”

他们认为《孔庙计划》“不仅为中国的古建筑保护工作带来完整的思想体系、科学的修缮理念、正确的程序和保障体制,更提供了理念超前且符合我国遗产特点的实施技术,并为设计方案的编制提供了标准的范本。”


古往今来的国家工程

1994年12月15日,曲阜三孔,即孔庙、孔府、孔林,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在官方的介绍中,如此评价孔庙:“孔庙是公元前478年为纪念孔子而兴建的,千百年来屡毁屡建,到今天已经发展成超过100座殿堂的建筑群。……曲阜的古建筑群之所以具有独特的艺术和历史特色,应归功于2000多年来,中国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大力推崇。”

航拍曲阜孔庙孔府全景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如此高的评价,与60年前梁思成先生在《孔庙计划》中的表述如出一辙,可见梁先生的认识之高,眼光之远。梁先生曾经感慨到:

“单纯从历史演变的立场上看,以—座私人住宅,两千多年间从未间断地在政府的崇拜和保护之下,无论朝代如何替易,这庙庭的尊严却从未受过损害,即使偶有破坏,不久即修复,由三间居堂至宋代已长到三百余间……其规模制度与帝王相埒……由建筑史看来,可以说是世界上唯—的孤例。”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认识,梁先生在接受这项工作之初,即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显然,作为国家工程的修缮设计方案,《孔庙计划》必须具备极高质量,才能直面当时怀有不同评价标准和期待的各方审视。

更何况,梁先生还背负着诸如“梁任公之长公子”“对于东方古代建筑极有研究”等极高赞誉带来的压力。

可惜的是,由于当时黄河决口,造成山东、江苏两省的严重水灾,赈济灾民和黄河堵口复堤工程需要巨额款项,本来就争议重重的大修计划,最终无限期搁置下来。

直到1959年,中央人民政府拨款20万元修缮曲阜的孔庙、孔府、孔林,准备三孔的重新对外开放,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曲阜才又—次进入公众视野。


就中国古代社会而言,道统主要指儒者之“道”的传授谱系,也可以理解为借由孔子的学术地位,力争教育学术的自主性,只不过,在传统专制皇权的环境下不易达成而已。道统是需要教育体制来维护和确保延传的,而这种教育体制的物质载体之最具代表性者即为“庙学”。

所谓“庙学”,简单说,“学”指的是中国古代传授儒家经义的官方学校,“庙”就是与“学”相互依存的祭祀孔子及其他儒家杰出代表的孔庙。

学子们在庙学里,除了学习经典之外,也景仰圣贤,知识教育与人格熏陶均在庙学完成,理性研习和精神崇拜的结合,也正是独具东方精神的可贵所在。

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过程中,以专制皇权建立的政治秩序兴衰不定,而以孔子作为“主神”的道统则屹立不倒。当孔子被认为是“百世帝王之师”时,正是传承道统与彰显权威相结合的最佳说明。

那么,是道统重于权威的表达,还是道统反被权威利用?这是个耐人寻味的历史问题。

专制皇权出于帝国统治的需要,将孔庙塑造为被称为“素王”的孔子身后存在于现实世界的理想系统。这种儒家文化体系下的国家机构化行为,将儒学道统外化为官方的意识形态,这也使得“庙”与“学”二者的受关注度,恰恰是由适时性的统治策略所决定的。

作为对这个问题的建筑学回应,“庙学”建筑的空间构成解析可以看作是一个有效的途径。而曲阜孔庙,作为天下孔庙的表率,极具典型意义,可以看作是解读普遍意义上,孔庙建制和建筑空间的参照系。   


欢迎转发分享海报

一起感受跨越千年的中国古建筑之美

文章作者

沈旸

发表文章7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人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著有《东方儒光:中国古代城市孔庙研究》《圣域传灯录》,曾主讲百家讲坛《消失的宫殿》系列节目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这就是中国古建筑

重走营造学社之路

338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21)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