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越
2018-02-24·阅读时长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971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瑞典植物学家卡尔·林奈 )
人类按照肤色和相貌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族群,不同族群之间相互仇视的现象古已有之,但一直没有演变为种族歧视。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古代交通不便,不同族群的人很少接触,二是宗教信徒们相信上帝造人,既然大家都是上帝的子民,就很难把这种歧视上升到种族的高度。地理大发现极大地扩展了旧世界居民们的视野,再加上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使得学者们开始相信人类可以像动植物那样被分成若干个本质上有差异的种族,这就为种族歧视创造了条件。
最先提出种族思想的是瑞典植物学家卡尔·林奈(Carl Linnaeus),他在1758年写了本书,把人类分成欧洲人、美洲人、亚洲人和非洲人这四大种族,他认为金发碧眼白皮肤的欧洲人是富有创造力的人种,黄皮肤的亚洲人则是忧虑、盲目和吝啬的,两者的区别是天生的,与后天教育无关。
德国人类学家约翰·布鲁门巴赫(Johann Blumenbach)通过研究人的头盖骨,把人类分成高加索人、蒙古人、埃塞俄比亚人、美洲人和马来人这五个人种。他相信最早的人类是起源于高加索地区的白种人,后来被迫迁徙至其他地方,受到环境影响而发生了人种退化。布鲁门巴赫被称为现代人类学的鼻祖,他开创的这一派又被叫作“科学人类学”,即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发展史。但是,因为早期的科学研究方法有限,手段单一,再加上当时的人类学家们有太多的政治诉求,不够中立,得出的很多结论都是错的。
发表文章535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208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