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美、日“夺岛”演习为何暂停?

作者:宋晓军

2018-02-24·阅读时长3分钟

382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781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9月22日,日本陆上自卫队和美国海军陆战队在美属关岛举行联合演习 )

10月19日日本媒体报道,为了避免“刺激中国”,日、美两国政府拟取消原定于11月在冲绳无人岛上举行的联合夺岛军事演习。对此国内媒体的记者纷纷打电话来询问:来势汹汹要“围堵中国”的美、日联合夺岛演习到底是因为中国要召开一次“大会”,还是因为中国海军7艘战斗舰艇首次穿越靠近钓鱼岛的“与西水道”而取消呢?

要搞清楚这件事情,首先要搞清美国重返亚洲和日本政坛“右转”的内在逻辑。今年1月,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副教授道高尔(Derek Dougall)在美国的《当代中国》月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崛起与东亚各国反应:软平衡与融合》的文章。这里可以借助他所提出的“硬平衡”与“软平衡”的概念。简单地说,所谓“硬平衡”就是更加重视军事的力量扩展与结盟,而“软平衡”更加重视运用外交和政治的力量。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美国和日本在中国周边的“闹腾”,国内媒体以这些为素材制作的新闻产品无疑传达给受众更多的是“硬平衡”信息。而一旦这种信息被过分地解读,自然就会在受众的脑海里留下“中国被围堵”的印象。那么,美国重返亚洲到底是“硬平衡”还是“软平衡”呢?

如果把美国在西亚、北非的做法与美国在东亚的做法做一番比较,就可以发现,美国针对叙利亚和伊朗的做法有明显的“硬平衡”特征,而针对中国的做法,似乎介于“硬平衡”与“软平衡”之间。这一点,不仅体现在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强调的“再平衡”和国务卿希拉里强调的“巧实力”之中,也体现在了美国总统大选中对过多削减国防开支和中国产业迅速拓展的焦虑之中。那么美国针对中国究竟是“硬平衡”占主导还是“软平衡”占主导呢?在这其中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指标,那就是美国和日本2013财年的国防开支。从目前公布的数字看,美国和日本在2013财年的国防开支均呈下降趋势,其中美国还有一个不确定的下降空间,即尚未确定未来10年削减1.2万亿财政开支摊到国防开支上的数额。而日本所面临的则是在国防开支有限且财政困难的情况下,不可能将大量的军事资源向西南方向转移,因为这不仅要牵扯到西南岛屿的基础设施建设,而且还要受制于地方财政开支和就业的调整。

文章作者

宋晓军

发表文章22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547人

著名军事评论家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日本经济的出路?

钓鱼岛事件背后

1064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4)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