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7.2 乡村 | 从“说媳妇”“找婆家”“找对象”看中国乡村的爱情、家庭和亲密关系

作者:徐勇

2023-01-30·阅读时长3分钟

4362人看过

9.14MB
00:0009:58

三联中读的朋友大家好,我是徐勇,来自华中师范大学。这一节要讲的主题是中国乡村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

在传统中国,“自上而下的单轨只筑到县衙门就停了,并不到每家人家大门前或大门之内”。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官府打交道很少。“公家”的事只是交纳税赋。其他的都属于私人事务。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家庭和村庄为单位,按照家庭和村庄这样的小共同体长期沿袭的习俗生活。



《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

阎云翔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最属于私人生活领域的莫过于男女结合形成的家庭生活。男女结合本属于两个当事人按自己的意志决定的事情。但在相当长时间,当事人做不了主。阎云翔在《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书中谈到,农村日常生活中流行的是“说媳妇”“找婆家”,前者“形象地体现了父母为儿子找妻子或者说为他们自己找儿媳妇的做法”;后者“是从父母的角度出发,为儿女寻找一个合适的落脚之地。”“在这两种情况下,父母是主角,是儿女婚姻中做决定的人。”在传统社会,男女婚配通常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男女婚配为何要接受“父母之命“?这在于,从社会与国家的关系看,家庭生活属于私人生活,官方很少过问和干预。婚丧嫁娶都是民间自己的事。但是,从个体来看,家庭是一个由多个不同的个体构成的共同体。人们首先是这个共同体的一员。共同体成员相互依赖,形成一个整体。个体成员犹如身体整体的肢体,不能与整体分离。为了维持整体的存在,需要有权威,有整体的代表者。由此产生了以父亲和丈夫为中心的父权和夫权。人们的日常家庭生活受父权和夫权所支配。男女婚配是家庭生活中的大事,自然要听从“父母之命”。中国传统家庭生活的这种上下结构有助于保持家庭的稳定性。美国学者费正清说,“中国家庭是自成一体的小天地,是个微型的邦国。”“中国是家庭制度的坚强堡垒,并由此汲取了力量和染上了惰性。”

正是由于染上了惰性,在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中,旧家庭被视为封建统治制度的社会基础。知识分子尖锐批判为封建礼教所束缚的旧家庭,提倡“家庭革命”,主张个性自由。毛泽东将夫权视为束缚中国人四大绳索之一。民主革命的浪潮不仅席卷国家,而且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妇女解放成为民主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改变了旧的制度,人们的日常生活获得了新的空间。但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大地有一个变化的过程。特别是在传统社会影响甚深的乡村,千百年流传的习俗仍然潜藏于日常生活之中。新中国建立后,尽管国家多次开展破除旧风俗、旧习惯的运动,但农村日常生活习俗仍然有很大影响。重要原因在于农村围绕土地而生存,日常生活空间狭小,人们缺乏更为广泛和新的交往。

改革开放以后,乡村从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走向一个开放的社会。一方面,大量农村青年人口走出乡村,走向城市,他们获得了他们的祖先从未有过的财富,也获得了他们的祖先从未有过的观念。他们在挣脱土地束缚的同时,也挣脱了土地束缚所依存的习俗。另一方面,伴随电视、手机等信息手段的发达,大量的现代信息进入农村社会,人们看到了与自己世代生活完全不同的生活景象。过去,村庄就是世界;如今,世界就是村庄。这一时代大变革必然带来日常生活的大变化。其中之一便是男女之间按照自己的意志寻找并决定自己的意中人。用阎云翔在《私人生活的变革》中所说的就是“找对象”,“对象就是个人恋爱的对象,而找也是本人而不是父母去找。”“私人生活的转型包括了青年人的独立、父权的衰落以及在更深层面上的个人意识的觉醒。”一度流行的《乡村爱情》电视剧是对乡村爱情生活生活变化的生动写照。


电视剧《乡村爱情》海报


当然,也许是历史压抑太久,人们对突然而来的个体自由尚缺乏足够的理性认识和思想准备,过于张扬个体自由,造成乡村日常生活一定程度上的失衡。如阎云翔在《私人生活的变革》中说的,“在一味伸张个人权利和同时拒绝履行自己的义务。这在于当下乡村日常生活的个体自由更多的是基于外部的冲击和影响,而不是从乡村生活内部自我生长的。在当下乡村,家庭毕竟尚是基本的生产单位,也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单位。在尊重家庭成员个体自由基础上重建和谐友善的家庭共同体,仍然是值得努力的工作。毕竟,家庭共同体可以为个体遮风蔽雨。早在1990年代初,邓小平就说过,家庭是个好东西,在现代化进程中需要发挥家庭的积极作用。

好,这一节就讲到这里。

如果你喜欢本课程

欢迎转发分享课程海报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徐勇

发表文章1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人

华中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政治学部部长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看懂中国·第二季

女性、城乡和环境,全球视野下的中国社会

101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05)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