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读编辑部
2024-06-14·阅读时长5分钟
本周分享一部李飞飞的回忆录《我看见的世界》。李飞飞有一连串等令人艳羡的头衔,她是美国国家工程院、国家医学院、艺术与科学院三院院士,现代人工智能的关键催化剂ImageNet创建者,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首任红杉讲席教授,斯坦福大学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院(HAI)联合院长,前谷歌副总裁、谷歌云人工智能及机器学习首席科学家,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第七任主任,《时代》“百大AI影响力人物”;网友们对她的称呼却简短有力——“AI教母”,不过她本人并不太喜欢,尽管这个头衔很酷。
在这本书里,李飞飞回忆了自己从底层移民成长到顶尖科学家的经历。她度过了困顿艰辛的青少年时代,但对科学的热爱不断激励着她持续追寻人生的“北极星”,并最终走进科学的殿堂。“十几岁的我疯狂地痴迷与热爱物理学,为此父母决定冲破周围一切障碍,飞越重洋,全家前往美国,开启逐梦之旅。”父母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在李飞飞的童年时期颇为重要。本周末恰逢父亲节,摘取书中一段李飞飞与父亲的互动与大家分享。李飞飞说:“如果一个孩子可以在完全没有成人监督的情况下设计出自己理想的父母形象,那么父亲绝对符合我的要求。这是我对他最高的赞美,同时也是最严厉的批评。”
父亲英俊整洁,戴着与自己电气工程师专业背景相符的角质框架眼镜,一头浓密的卷发,看起来像个年轻演员或垮掉派诗人。然而,这样的外表掩盖了他最突出的性格特征:他对任何严肃正经的事情都严重过敏,简直到了病态的程度。他一辈子都像个没长大的孩子,并对此毫无悔意。与其说他拒绝承担成年人的责任,不如说他似乎真的觉察不到自己已经成年,好像缺乏某种其他人与生俱来的基本感知力。
他经常突发奇想、随兴而为。有一次,他找来各种零件,自己动手组装了一辆带挎斗的自行车,竟然真的可以骑。他有时会把我放到挎斗里,穿过成都拥挤的街道,带我到他常去的公园或偏远的乡村。我们会花好几个小时做他最喜欢的事:捉蝴蝶,观察水牛悠然地躺在被水淹没的稻田里,或者捕捉野生啮齿动物和竹节虫,把它们带回家当宠物。
就连外人也能明显看出,我们之间没有传统父女间的等级关系,因为他更像我的同龄人,而不是父亲,在他身上完全看不到为人父的压力和焦虑。虽然我可以感觉到他很喜欢带我一起出去玩,但他那种乐在其中、心无旁骛的专注让我明白,无论他是有女儿、有儿子,还是根本没有孩子,他都会这样度过午后时光。正因为如此,他为我树立的榜样才更有感召力。在不知不觉中,他向我展示了最纯粹的好奇心。
父亲带我出去玩,不是为了教给我什么东西——他喜欢大自然,但并不是专家——可这种经历却在我心中播下了哲学的种子,成为塑造我人生的最大力量:我对探索自己视野以外的事物产生了永不满足的渴望。与父亲的游玩让我知道,即使在成都这样由人行道和混凝土大楼构成的迷宫里,依然有更多我看不见的东西等待发现。
父亲聪明、爱玩,有时做事不经思考,难免让人恼火。他的性格在我出生那天展现得淋漓尽致。大人们后来告诉我,我出生于距离成都千里之外的北京,这是祖父母家所在的城市。医院离故宫不远,产房在二楼。那天,母亲备受煎熬,但荒谬的是,父亲却姗姗来迟。他迟到不是因为交通拥堵,也不是因为出了什么意外情况,而是因为他一时兴起,去公园观鸟,完全忘了时间。兴趣广泛的父亲还喜欢玩文字游戏,这次观鸟迟到事件让他想到了“飞”字。“飞”意为“飞翔”,写法也宛如一只展翅翱翔的鸟,于是“飞飞”成了我名字的不二之选。这个名字恰好男女通用,也反映出父亲甚至对性别这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至关重要的概念都毫不在意。此外,我们这一代人很 少有叫“飞”的,正好符合父亲标新立异的风格。我的名字是他成为父亲之后的第一个贡献,它朴实无华,饱含了父亲对我的情感。虽然他那天不靠谱的行为让母亲大动肝火,但她也说自己喜欢这个名字。
父亲对功名利禄毫无兴趣,追求的东西都显得幼稚。在许多同龄人拼命往上爬的时候,父亲很是反感,母亲则对他的态度表示欣赏。母亲虽然略显挑剔,有时甚至太过高傲,但父亲被她敢于藐视社会规范的勇敢无畏所吸引。为了讨领导欢心,他们的朋友经常请客送礼,聚在一起聊的不是这个职务,就是那个头衔,而他们二人则保持自尊和高傲,坐在一旁,并不参与。父亲在化工厂的计算机部门工作,母亲本来是高中老师,后来成为办公室职员,但他们的工作更像是装饰门面,而不是真正的事业。父母的关系潜藏着很多问题,但也有一些可取之处。他们的共鸣虽然不多,却意义重大。
不出所料,他们对我的教育方式也跟他们的婚姻一样不走寻常路。当时的社会沉迷于向孩子灌输“尊重”的概念,衡量成功的标准与其说是成绩本身,不如说是遵守纪律,认真听讲,赢得老师表扬,但我的父母对此毫不在意,甚至有些不以为然,尤其是母亲。她对当时普遍的育儿目标进行了微调,并引以为傲:我当然要努力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但这么做并不是为了取悦任何人,或者得到任何东西。虽然她从来没有明确表达过,但我能感觉到,她认为“模范学生”和“好居民”等提法带有居高临下的评判色彩。她教导我,我的努力不是为了让老师满意,也不是为了符合某种意识形态,甚至不是为了迎合某种虚无缥缈的规则。我的努力只是为了自己。
事实上,外人几乎看不出父母的处世哲学与其他人有什么区别。无论用哪种标准衡量,我们家似乎都是一个典型的中国新兴中产家庭,虽然还没有被即将到来的消费主义旋风席卷,但在很大程度上已幸免于前几代人的困顿之苦。即便如此,他们温文尔雅的外表绝不等于逆来顺受,更不能被解读为冷漠无情;他们深知,历史性的变革即将到来,他们愿意耐心等待。
这本书既是对重大科学突破幕后的精彩窥探,也是一位女性用好奇心和勇气突破人生困境的故事。它不仅证明了即使是最技术性的学术研究也需要激情,更加表明永不停歇的好奇心可以激发无尽的科技创新。当李飞飞和家人努力适应在美国的生活时,恰逢现代人工智能开始不断取得突破。她不断开启新的科学征程,并确立了自己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科学使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在这本书里,她详细记录了这些重大时刻的关键细节。同时,李飞飞也对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判断和警醒,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让人工智能真正推动人类的发展,而不是成为威胁。
【活动说明】欢迎在评论下方留言,并务必在app内填写收货地址——【填写路径】三联中读app底栏“我的”-右上角“设置”-“收货地址”-填写后点击“保存”(两周内未填写地址即视为放弃奖品)。
【开奖说明】我们将在所有留言里通过随机数工具抽取3名锦鲤,各赠送图书一部,留言区内置顶的精选留言即为中奖用户,赠书将于地址集齐后陆续寄出,也欢迎中奖的朋友们收到赠书后到评论区晒书留言哦~我们将在每周末开启留言赠书活动,祝你拥有这份幸运!
发表文章50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3294人
一个编辑部和TA关注的世界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