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在延安的剪纸艺术中发现金文

1.14 在延安的剪纸艺术中发现金文

作者:林西莉

2024-08-15·阅读时长4分钟

3383人看过
Mute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Loaded: 0%
Progress: 0%
Stream Type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14 在延安的剪纸艺术中发现金文

22.4MB
00:0009:47

 

童:您上次说,很多黄土高原地区的人们仍然用剪影或剪纸装饰房子,有商周时期文字和图案的影子,是怎么回事呢?

师: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一下剪纸这种民间传统艺术吧。

剪影是用彩纸剪的,通常是黑色的或者红色的,贴在白色窗纸上、门和墙上,或者贴在天花板上。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妇女艺术。当孩子睡午觉、做晚饭还太早的时候,妇女们就坐在炕上剪纸。有经验的老年妇女用平常的剪子直接在大块纸上剪,不需要样子。凭借瞬间的灵感,她们能剪出粗犷但极为新鲜活泼的线条,技法相当纯熟。

童:她们都剪些什么呢?

师:剪纸题材是人们熟知的日常的动物和植物:牛和羊,鸡和猪,鹿和鸟,白菜、瓜和桃子。都是屋里或屋外的事物。两只公鸡斗架,一匹马挣脱缰绳跑了,几只鸟落在一棵果树上。在中国的很多地方,剪纸已发展成一种工业,人们用机器一次能切出一大批的剪纸,样子完全一样,题材更多的是梦境而不是日常生活,比如神奇的风景和嫦娥奔月。但在山西和陕西那些古老的贫穷地区,人们仍然可以遇到最初是民间艺术的剪纸:一种简单、极为便宜的美化生活的手段。

延安周围地区以剪纸闻名。在最初的几个朝代那个地区曾经是重要的军事、政治和商业中心,直到13世纪蒙古人占领中国为止,它一直保持中亚和北部沙漠之间通商的重要地位

尔后开始走下坡路。当商业活动停止的时候,交通断绝了,整个地区停滞不前。由于高山和峡谷的阻隔,居住在不同河谷的人们彼此孤立,与外界的文化接触中断了,严重的饥荒使人口锐减,当1935年秋天红军长征到达那里时,大片的地区都是不毛之地。作为闭塞的一个结果,很多古老的风俗和习惯被保留下来,妇女们仍然按照当地的传统剪纸,给那里灰色的、在那些黄土高原地区更确切地说是黄色的日常生活增加一点儿生气。

1980年当人们把她们的几件剪纸作品首次在北京展览时,在考古学家和人类生活研究专家当中引起很大震动。出自那些既不会读书也不会写字的单纯农家妇女之手的作品,再现了最初几个朝代的剪纸艺术的形式。这之间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她们看到过多少或者受到过多少古老的艺术,比如青铜器、玉器或汉朝的浮雕和砖瓦的影响呢? 可能什么也没有。

你看,下面几张图就是剪纸的图样。

 

童:真有趣。那她们是怎么创作出这些剪纸作品的呢?

师:1987年夏天我在延安周围地区找到了几位年迈的剪纸妇女,以便更多地学习她们的艺术。我问过很多关于图案、形式,特别是不同剪纸的象征意义的问题,但是得到的问答却经常过于简单,比如“花儿是美丽的”“鸟儿是欢快的”“村子里家家养鸡”等等,当我进一步问时,她们就回答:“我也不清楚,我们大家都是这样做的。”这不是因为她们不愿意回答,而是她们知道的确实很简单。图案对她们来说是那么自然,从小就是这样,她们从来没有想过图案的事。当她们坐在炕上剪各种图案时,她们喜欢作品本身和作品所散发出的安宁。当她们把自己的剪纸贴在窗子、墙或者高高地贴在窑洞顶上的时候,她们兴高采烈,“看,多么漂亮”,这就满足了。

童:那他们的剪纸中,都有哪些图案和古老的汉字有关呢?

师:就拿我们上次说过的鸟来举例。不论是“长尾鸟”还是“短尾鸟”都可以与其他的字组成很多表示鸟的名字或者是与鸟的动作、声音有关的字。

“口”字加一个长尾鸟共同组成 “鸣” 字 , 还可以转义为“鸣响”“鸣笛”等。

表示“短尾鸟”的“隹(zhuī)”字和表示“手”的“又”字组成“隻(只)”,当然,这是繁体字的只,上面一只短尾鸟,下面一只手

人们在谈到一群动物中的一个的时候用这个字,如一“隻”鸡。我们在甲骨和青铜器上可以看到一只右手伸向一只展开翅膀和尾巴的鸟。

同样的题材就经常出现在延安地区的剪纸当中,但是形象更加细腻,我们不仅能看到手,还能看到整个人,有的时候还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或者一个篮子,不过,手里拿一“隻”鸡仍然占有中心地位。

我们从下面的图中可以看到,一位妇女拿一“隻”鸟,他们亲密无间地站着,心平气和地对视。鸟圆圆的眼睛闪闪发光,跟几个金文很像,我把类似的金文中的鸟放在旁边,你可以对比一下。

童:嗯,金文的这只鸟就很像剪纸中的这只鸟,尤其是头和眼睛的样子。

在另一件也出自延安地区的剪纸上,我们看到一个人,怀里抱着一只鸡,明显是一只母鸡。母鸡张着嘴,似乎正在叫的,就像母鸡生蛋以后通常要叫那样。那个人手里正好拿着那个鸡蛋。 旁边有一个篮子,它是一个装满鸡蛋的篮子。或者是鸡窝。

童:鸟是不是延安地区剪纸里最常见的题材呢?

师:可以这么说。我们见到最多的形式是两只相对的鸟,就像下面这张图里的两只鸟这样。你知道是怎么剪出来的吗?

童:简单,把纸对折,叠成两层,一次就能剪出两个同样的形状。

师:对,这是剪纸技术的一种自然结果。旁边的金文,是“雔” (chóu)字,看起来就像与剪纸有着古老的血缘关系。

 

童: 这两只相对的鸟,尾巴高兴地翘着。还真是很像金文中的这两只鸟的姿态。

师:由于公元前 2 世纪第一次统一文字,人们不知为什么给这个字加上了表示手的“又”,可能是为了配合“隻”的意思。上面一个雔(chóu)字,下面一个又,就是双字。

这种字形一直用到 1958 年,这时候人们把这个字的鸟的特征全部去掉,反而给这个字又加了个表示手的“又”。如今这个双字与最初的形式,已经失去了所有的联系。关于鸟还有一些更难一点的字,咱们下次再继续说。

——文本选自《给孩子的汉字王国》林西莉 著

如果您喜欢本讲内容

可以随手保存下方海报

分享到您的朋友圈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林西莉

发表文章57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0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给孩子的365天文化课

从诗词散文到自然科学,8大模块全方位培养

166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8)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