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1.5 总序 | 宗教维度:跟随朝拜者,如何结合宗教礼仪来参观石窟?

作者:杭侃

08-30·阅读时长8分钟

5566人看过

26.3MB
00:0019:06

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进入了不起的石窟,我是杭侃。石窟的开凿,有为世俗服务的功能,比如云冈为五个皇帝造5个窟,但是毕竟它是一个宗教题材,要通过宗教的形象,所以我们在理解石窟的时候,也离不开宗教的维度,要了解不同时期的礼拜空间,也要理解它的题材变化。

 古代朝拜者如何使用石窟?

 先说礼拜空间,它的用途是什么?石窟可以分成不同类型,一种是供僧人起居的,叫僧房窟。这种僧房窟里有僧人必备的最简单的设施,比如在比较冷的地方,晚上也需要火炕,所以我们在克孜尔石窟里,可以看到在僧人起居的地方,会有火炕,这种在其他地方我们也能够看到,虽然僧人无身外之物,但是起码的起居也是需要的。起居了之后,他就需要做功课,需要去礼拜,礼拜的时候需要一个礼拜的空间,在早期有一个北京大学去世的先生叫刘慧达,写过北魏石窟和禅观的关系,这个文章也挺经典的,他就梳理了各种佛经上,对于僧人进行禅修的时候的一种需求,僧人修行的禅窟,一般都不大,有的仅仅能够容纳一个僧人打坐时候的需求。比如像敦煌的268窟,它是1个甬道进去以后,旁边有4个小的禅修的地方,在禅修的时候打坐刚刚够用,在印度也有这样的,而且它都和大的石窟,各种功能其实是配合在一起的。

敦煌268窟

像阿旃陀石窟,旁边就有很多的修行禅窟,修行了之后,有的时候需要观像,为什么需要观像?其实僧人说“戒定慧”,首先要排除杂念,排除杂念的最好办法,首先要知道能做什么、不做什么,这是个戒律规定,不能听音乐,不能坐华丽的床等。这样“戒”,才能“入禅定”,入了禅定才能体会到佛的智慧,叫“入佛知见”,入佛所看到的东西。在这个过程当中,精神是很难集中的,这个时候怎么办?可能就要借助于观像,观像有不同的观法,如果禅修的时候,心静不下来,那么你就看佛,不同的佛经里也记载了怎么看佛,一遍一遍,从它的肉髻,一点点看,看了以后还收不了心,再一个轮回等等。

这就是禅修有一个对象,就是僧人信奉的佛像,早期的时候可能是“唯礼释迦”,但是那样的禅修对僧人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在克孜尔石窟就会发现什么?在禅修的僧人头像旁边,就画着骷髅,其实就是“骷髅观”,别看着多么漂亮的美女,真实的本相就是那样的。

僧人入定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这在不同的石窟里都有表现过,僧人入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云冈一个洞窟里有表现一个题材,就是一个僧人坐在一个草屋里,而且都不是一般的草屋,就是一个窝棚,仅仅比僧人高一点,他在那禅修,旁边有一个佛,佛就伸了一个手到草屋里,摸着僧人的头,这个题材叫“雕鹫怖阿难入定”,“雕鹫”就是老鹰,然后它吓唬阿难,阿难已经是道性很高的僧人了,但是他入定的时候,“雕鹫”其实代表了一种恶势力,各种各样来打扰你的势力,这个时候佛摸着他的头说你不要怕。这就是说,僧人做起居的时候,要起居的窟,做修行的时候需要禅窟,要观像的时候需要有观像的窟。观像的窟会根据不同的需要,比如一直从东到西都有,我们所谓的中心柱窟,在一个方形或者长方形的空间中间,有一个中心柱,它就相当于一个塔,礼拜方式就是绕着塔顺时针,叫右旋礼拜。它有大像窟,还有佛殿窟,像一个佛殿,我们进去了之后,后面有一个佛坛,甚至三面有佛坛。这些窟都可以根据需要,根据空间的不同,布置不同的佛像,这个就是洞窟的不同类型。但是实际上这些洞窟的类型,又往往是组合在一起的。

云冈石窟第一、二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时期,是一座双中心塔柱窟,窟内各残存一座单层方塔

比如像在克孜尔就看得很清楚,僧人起居往往和他的修行和观像窟形成一个组合,因为不是太方便。各个不同的石窟不太一样,比如龙门石窟,它的洞窟像蜂窝一样密密麻麻,所以僧人不是在洞窟里起居,不像克孜尔组成一个组合,所以根据不同的地域或者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特点,有的是单独存在,有些地方就是禅窟,甚至还有埋葬僧人的叫“瘗窟”。但是有些地方是一个组合的,所以这个礼拜空间有的时候也会发生变化。比如云冈石窟第20窟,我们称为“露天大佛”,它是露在外面的大佛,但是旁边其实还有两个立佛,我们叫三世佛,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的一个题材,但是主佛的旁边,是有两个小菩萨的,这两个小菩萨为什么开它?我当时是从外面看的,但是在有一个时期,把这两个小菩萨给打掉了以后,往里面开了一个甬道,也就是说礼拜方式变成了我走进去,然后绕到主佛后面,有一个礼拜的隧道,也就是说这个空间发生了变化,所以这个礼拜空间一定要有,但是不同的窟空间是不一样的。礼拜空间也有可能会发生变化,所以就需要石窟更细的研究,比如云冈石窟的昙曜五窟,据我的研究,一开始是从外面看的,所以它的明窗开得非常大。因为它的洞窟大,明窗除了开凿的时候运输上层石料的功能需要以外,云冈石窟的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都有开有明窗和窟门的窟,但是它的开凿方式不一样。因为第一期是大像窟,所以它要从外面看,里面没有观赏的空间,所以它的明窗开得比窟门大得多,但第二期的时候基本上差不多,第三期的明窗是开在两边的,这不是随意的,跟我们的观看方式都有关。可能“昙曜五窟”一开始的时候,它是从外面进行礼拜的,不知道在哪一个时期,就把原来的菩萨像都给打了,开了个礼拜道,说明他要进到那个空间,很可能跟前面的窟檐建筑又结合在一起了。

云冈第20窟露天大佛

在云冈石窟,我们发现过北魏时期的柱础,也发现过辽代的柱础,地面上的柱础和佛像上的梁孔,还有对应关系,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时候,可能又建了窟檐,和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景观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参观的时候不能够完全以现在的景观,来推测过去的景观,景观可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有变化。所以从宗教的维度来说,第一,我们要理解古人是怎么礼佛的,甚至比如不同的阁楼是怎么去礼佛的。

从“唯礼释迦”到千佛

还有一个宗教的维度,就是它的题材,发生不同的变化。我是觉得它有一个大的趋势,在这里我们可能只能说一些大的趋势。比如在小乘佛教“唯礼释迦”的时候,第一,洞窟的主像是释迦;第二,可能有表现释迦一生的佛传故事,从释迦摩尼的母亲怎样感梦,到了他的诞生,他的成长时期,然后出游四门,分别看到了人间的百态,最后看到了僧侣,指引着他的方向,后来逾城出家,然后怎么样去经过苦修,觉得苦修不行,然后怎么样去领悟到佛教的真谛,降魔,因为他要成佛了,他要获得觉悟了,所以妖魔鬼怪都来干扰他,所以然后怎么样去初转法轮,到最后涅槃,可能会选取不同的阶段表现佛的一生。比如涅槃这个题材,涅槃是获得大智慧,这是佛教经常表现的题材,但是在云冈感觉到好像有点忌讳涅槃,因此涅槃题材在云冈石窟里确实很少。总之对于释迦一生的故事的表现可能会有各种表现手法,包括它的艺术形式也不一样,如雕刻、绘画等。

 莫高窟158窟释迦涅槃像

像克孜尔就是非常典型的,表现在那种菱形的格子里,菱形的格象征着什么?大家看法也不一样,比较流行的看法就是说菱形格象征着山峦,就把这些典型的故事情节放在那,有的故事情节比较好认,有的不太好认。比如好认的,释迦摩尼的母亲摩耶夫人,从右胳肢窝把他生出来,这个题材就辨识度比较高,但是有些题材就辨识度不太高。佛的一生可以表现很多,甚至几十个,但是最通常表现的我们叫“八项成道”,就是选取8个典型的画面,再少一点会选4个,就叫“四项成道”,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八大灵塔”,有8个塔,这8个塔其实就是“八项成道”。

在早期的时候,因为要崇拜释迦,所以他的佛传故事,佛的一生的故事表现得比较充分。那么佛的一生之外,还有关佛的前生,就是很多很有趣的故事,很多故事其实是印度原来的民间故事,印度人非常富有想象力,很多的民间故事如果是劝善惩恶,讲因果报应,这些民间故事改改都能成佛教故事,所以这个时候就会出现,我们知道的九色鹿本生,九色鹿的故事,画面非常唯美,像敦煌的舍身饲虎的故事,王子自己跳下去,老虎吃不动,老虎已经饿了,连吃人都吃不动了,他把自己血弄出来让老虎舔食,都体现了佛教的慈悲,佛教舍身布施、忍辱精进、大无畏,表现这种精神,这个就是佛的前生的故事。这样在早期,围绕着释迦和释迦的前生,就出来了很多的题材。

莫高窟254窟壁画《舍身饲虎》

但是大家想想看,释迦就只有一个,等到大乘佛教出来的时候,大乘佛教就讲人人都有佛性,十方世界遍布着无数多的佛,尤其是三世佛:过去、现在、未来,每一世都有千佛,所以我们现在是衔接的千佛,释迦牟尼都属于衔接,弥勒也属于衔接的。

过去、现在、未来有无数多的佛,所以出现了很多的佛名经,像敦煌700多个洞窟里头,除了僧人起居的那些洞窟,大概有300多个洞窟,都有千佛的题材,所以千佛题材其实特别多的。但是你可以想想,千佛有点太泛了,可能有一点不确指,这个时候就进一步发展出菩萨的信仰。在菩萨里尤其是观世音菩萨,人们认为它听到你的救苦救难的声音后能来救你的。菩萨跟佛不太一样,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这种很难达到,但是我们可能在现实当中多做点好事,就能够被别人称为菩萨了。当你翻译佛经翻译得多了、做佛事做得多了,给人的选择项可能更多,慢慢菩萨就流行开来。

北齐 菩萨头像 贴金彩绘

菩萨流行过后,再往底下就是罗汉。等到五代十国的时候,江南那些石窟出现了十六罗汉,然后慢慢发展到十八罗汉,再到五百罗汉等罗汉形象,形象是越来越丰富的。

清 李霞《五百罗汉图》

再往后说,罗汉就演变成了一些人间的普通的人,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圣僧,比如济公,比如弥勒。早期的弥勒都是根据《弥勒上生经》或者《弥勒下生经》去刻画的题材,但是到了五代之后,出现一个了不一样的大肚弥勒。虽然都是弥勒,但是这个形象跟早期的形象完全是两回事,为什么?因为大肚弥勒是来自于人间的一个人,等他圆寂的时候,他说“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意思是:实际上我就在你们普通人当中,只不过你们不认识我而已,所以这样一来,从佛到菩萨,到罗汉,然后到圣僧,呈现出佛教一种不断世俗化的过程,越来越走向民间。因此到后来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提倡人间佛教,修行不离世间。

明代 铜弥勒坐像 故宫博物院藏

此外,我想在理解这些石窟的时候,要知道它毕竟开凿这些石窟,它是开凿了一个空间,怎么去利用这个空间的?在这个空间里,又是根据什么样的宗教需求,去布置尊像的?理解了这两个,我们就能够从宗教的维度,更好地去理解石窟。

走进珍贵的佛教宝藏中
开启一场石窟漫游之旅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杭侃

发表文章2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0人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云冈研究院院长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了不起的石窟

全景式解读十大佛教艺术宝库

46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26)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