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丘濂
2018-02-28·阅读时长14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7023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丘濂)
( 1月8日,曹云金(左一)在胜利剧场后台准备即将开始的演出
)
小剧场的角儿
北京西四胜利剧场的休息室里,充斥着烟味和剩饭菜的味道。曹云金找了个凳子坐了下来,身边马上有人递上茶水。陆续到来的相声演员,聚拢在他的身旁。“角儿,您来啦?”他们这样和25岁的曹云金打着招呼。曹云金自去年开始加入到这个兜四角相声俱乐部的演出,每次都作为最有分量的“攒底”演员,压轴出场。
此时距7点半钟相声大会的开场还有一个多小时,曹云金要用这段时间带大家讨论几天之后“封箱”演出的节目。作为农历新年来临前的最后一场演出,“封箱”和平时要有不同。有人提议让某相声演员来当特邀嘉宾,立刻被曹云金否定掉。“这个台不是谁都敢上的,我不在还有可能。”众人达成共识要把马三立的《逗你玩》排成一出相声剧。“把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演太久人家干脆去看我主演的话剧《分手大师》了。只是为了给观众看个新鲜,相声演员必须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剧的开头要用相声的方式来铺,接着也得按照老段子《黄鹤楼》里‘腿子活’的方式来演。”曹云金还坚持“封箱”中一定要有段太平歌词。这是一种从属于相声艺术的曲艺形式,旧时露天卖艺的相声艺人会用它开场来招揽路人。在近年来红火起来的以“80后”演员为主的小剧场里,太平歌词的表演很少见。曹云金让自己的徒弟、一个听口音完全感觉是在北京胡同长大的韩国孩子当场唱段《鹬蚌相争》听听。“昨日里阴天,渭水寒,出了水的蛤蚌儿晒在了沙滩……”这个还在上高中的孩子应该是刚学这个曲目不久,唱起来表情还有些不自然。“你这个声音,‘粘子’哪儿听得见!”说着,曹云金便一边打拍子,一边做了示范。
发表文章12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490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笔,毕业于清华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专业。美食、传统文化和城市话题爱好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