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总设计师的“举重若轻”

作者:朱文轶

2018-03-01·阅读时长6分钟

1149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499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打破僵局

这是邓小平最后一次公开露面。在1992年1月18日到2月21日间,88岁、已经退休的邓小平乘专列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这一年,邓小平拥有的唯一社会性职位是中国桥牌协会的名誉主席,但这些毫不妨碍这趟充满激情之旅成为中国当代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重要时刻之一。

1992年,中国似乎又到了一个发展中的关键时间点。尽管经济增长从1978年以来早已变得深入人心,然而社会层面和政治层面种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新现象却成为困扰人们内心的新问题——每当宏观经济出现波动,“意识形态”的武器会被习惯性地再度拿起来。“这一年的微妙在于,中国和世界都处在一个转折点上。”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副主任姜淑萍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说:“‘冷战’结束使得国际格局大变,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初见端倪,亚洲四小龙的崛起速度咄咄逼人,而在国内,我们经过三年的治理整顿,经济刚刚走出低谷,这是能否在新格局中抓住机会的关键时刻。而这一年即将举行的党的‘十四大’需要对此给出一个明确方向。”

文章作者

朱文轶

发表文章1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751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中国

百年从屈辱到崛起的25个文本

872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5)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