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从“三个代表”到“科学发展观”

作者:朱文轶

2018-03-01·阅读时长11分钟

1680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809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2003年3月15日,十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胡锦涛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

又是一个交接时刻。2003年的3月15日肩负各族人民重托的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们,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胡锦涛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使得这一年充满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意味。两代领导人的平稳交接,充分表明中国政治体制已经相当成熟而稳定。

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闭幕会上,胡锦涛主席高度赞扬了他的前任,称赞江泽民在担任国家主席的10年间成就卓著。他说江泽民以“与时俱进的政治勇气和励精图治的工作精神,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和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胡锦涛还强调说,“尤其是他集中全党智慧创立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对于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2003年是在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吸引FDI(对外直接投资)国的欢呼中展开的,而加入WTO一年的经验表明,国际竞争的冲击也没有我们原先担心的那样严重——相反,在很多中国人尚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国家已经进入怎样的发展阶段时,国际上的竞争伙伴反而更清晰地意识到了这一点。“持续发展”无疑是自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竭力强调的主题。1997年,党的“十五大”概括了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明确了发展道路、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而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进一步形成了“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三个代表”重要理论,它不仅使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理想能得以持续、深入、全方面地贯彻和执行,而且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给继任者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文章作者

朱文轶

发表文章1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751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中读签约作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6)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