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中石化的混改样本

作者:谢九

2018-03-08·阅读时长5分钟

779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983个字,产生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按照中国石化公布的改革方案,全资子公司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与25家境内外投资者签署了增资协议,25家投资者以现金共计人民币1070.94亿元认购增资后销售公司29.99%的股权。1070.94亿元对应29.99%的股权,意味着中石化销售公司的整体估值约为3571亿元,按照中石化的公告,这个定价超过销售公司账面价值的20%以上,但实际估值溢价应该远不止于此。

如果按照中石化目前A股6354亿元的总市值来看,销售公司3571亿元的估值,意味着销售公司在中石化占比约为56%,但是如果按照中石化的利润构成来看,销售业务占比其实仅为22%,更多的利润来自炼油以及勘探开发业务。如果以此来看,投资者此次给予了销售公司很高的估值溢价。

如果从市盈率的角度来看,按照中石化公布的数据,销售公司2013年的净利润为251亿元,以此对应3571亿元的整体估值计算,意味着中石化销售公司的市盈率约为14倍,而中石化A股公司在2013年的静态市盈率只有9倍,而且中石化在A股的整体估值包含了利润率更高的炼油和勘探业务,相比之下,销售业务的毛利率仅为6%,而勘探业务毛利高达50%以上,所以以此细分来看,中石化销售公司此次引资14倍多的市盈率,远远超过了二级市场投资者对中石化的估值。对于中石化而言,如果仅从资产溢价的角度来看,此次旗下销售公司29.99%的股权卖出1070亿元,可以算是一笔相当不错的交易,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而参与中石化混改的25家投资者之所以愿意支付高溢价进入中石化,按照中石化公告的理由是:“销售公司拥有不可复制的品牌、网络、客户、资源等综合优势,具有广阔的业务发展前景。投资者认同销售公司的未来发展规划与增长潜力,愿意通过本次增资深入参与销售公司的经营管理并与销售公司展开长期业务合作,实现互惠共赢。”其实换一种更通俗的说法,就是投资者愿意为进入中石化支付较高的垄断溢价。另外,投资者能够进入中石化销售公司的董事会,可能也是吸引投资者支付高溢价的原因之一,中石化销售公司的董事会将由11名董事组成,其中,中国石化派出董事4名,投资者派出董事3名,独立董事3名,职工董事1名。

文章作者

谢九

发表文章41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3698人

在嘈杂的时代独立思考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喜剧之外

台前角色与幕后人生

1405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8)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