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影梅庵之悲

作者:朱伟

2018-07-06·阅读时长4分钟

636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321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朱 伟)

中华书局重新出版卢前著作后,又重新推出孟森著作。孟先生的学问,最著名在对满洲开国史料的梳理考索,但那些明清史讲义,在读过黄仁宇或史景迁式精致加工的表述后,实在不太再有耐心细读。就我自己兴趣,只能读读他的人物考证。他一共考了5个风流女子:董小宛、顾眉、孔四贞、香妃、顾太清,除《香妃》收在《明清史论著集刊》,其余都在《心史丛刊》。

《董小宛考》大约写于1915年,因愤慨当时人将董鄂妃与董小宛指鹿为马。孟先生考,董小宛死于顺治八年,死时28岁,比顺治大15岁。清军下江南,多铎回京时,顺治刚7岁,“何能纳22岁之妃”?但此文发表后40多年,陈寅恪写《柳如是别传》,还是坚持董小宛被清兵劫持说。

孟先生考证的基础是《影梅庵忆语》。按孟先生说法,董小宛墓就在影梅庵。他引陈维崧集中《春日巢民先生拿舟约同务诸子过朴巢并问影梅庵》,题下有“庵为董姬葬处”;吴绮《林蕙堂集》《影梅庵题咏》中有“可怜一片桃花土,先筑鸳鸯几尺坟”句。我以为冒襄只不过给了荒冢一种诗意,冢即庵,所以如皋县志才无记载。孟先生引当时悼词,最有味道在龚鼎孳给冒襄的信,信中说:“弟于宛君如嫂,虽缺郁金堂下一拜之缘,而玉兰花底,醉渖淋漓,犹仿佛欢场,宣扬幽茜。至今美人云气缭绕玳瑁之床,香魂有知,姗姗紫幄中。”信中“郁金堂”出自梁武帝的“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句;“醉渖”是醉后挥出的墨汁;“青出于蓝,绛生于茜”,“绛”本是鲜亮的大红,加一个“幽”字,就有了雅致。这种文人拿手的清淡风致正是迷倒董小宛们的重要手段。

季候 1人推荐

文章作者

朱伟

发表文章122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1547人

《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编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学术超男”易中天

文化畅销书25年曲线下降

41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