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怡
2018-07-26·阅读时长10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348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老美国人”的复活
杰克·雷恩(Jack Ryan)可以被称为一名侦探吗?这并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
在通俗小说分类学中,汤姆·克兰西(Tom Clancy)及其创作的一系列以雷恩博士为主人公的长篇小说,通常会被归类为惊悚小说(Thriller Fiction)或间谍小说(Spy Fiction),而不是典型的、以逻辑推理为特征的侦探文学(Detective Literature)。它们之间的差异,在叙述方式和人物设定上表现得最为突出——典型的侦探文学,落笔在“探”;受害者的死亡已经成为既成事实,对作案者身份、行凶过程及其行事逻辑的抽丝剥茧式探究才是重点。而在惊悚小说,尤其是作为其子集的悬疑(Suspense)文学中,曲折离奇的情节以及由此引发的情感波动往往是为引出戏剧性的大结局而设置;虽然同样会带来“恍然大悟”的终极观感,“疑”之重心却不在过程而在结果。至于间谍小说,其主人公先天地就具有某种暴力机关(军警宪特)或政治团体成员的身份,个人意志和喜好必须服膺于抽象的国家—集体利益,可资调用的资金和组织资源也远为丰富。而在侦探文学,至少是古典时代的侦探小说中,还存在着纯粹因个人兴趣而发起的推理:这一点并不为间谍小说所认同。
但杰克·雷恩的确是一个带有古典侦探色彩的主人公:他的相貌、专业背景和行事风格都更近似19世纪的福尔摩斯,而不是詹姆斯·邦德或者杰森·伯恩。
当这位历史学博士在《猎杀“红十月”号》中第一次出场时,已经是一个身着萨维尔街定制西服、财务高度自由、由于常年缺乏锻炼而腰身略粗的中年人。他的职业身份是美国中央情报局(CIA)高级分析员,却不是因为兴趣而接受这份工作——雷恩对海军史、海洋科技和苏联政治的不凡见解使得兰利(CIA总部所在地)主动对其发出邀约,而雷恩曾经在海军陆战队学院受教育的经历、优越的财务状况以及他对为国效力的热忱使他终究无法拒绝这份工作。至于他本人认同感最强的身份标签,依然是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的一位文职教授:终日埋首故纸堆,有轻度飞行恐惧症,很久没摸过枪。
在雷恩这位“兼职”情报人员身上,马里兰人汤姆·克兰西寄托了自己曾经的职业理想。尽管在罗耀拉学院读书期间就曾加入陆军后备军官训练团(ROTC),但严重的先天性近视使他始终无缘转为现役身份。在那之后克兰西成为了一位保险经纪人,并在26岁那年认识了他未来的妻子、一家小型保险公司创始人的孙女,最终通过婚姻和商业才干实现了初步财务自由。33岁之后,克兰西开始把业余时间投入到自己素有兴趣的海军装备研究和通俗小说写作中,并曾作为著名海军史学家诺曼·波尔马(Norman Polmar)的助手从事过苏联海军问题论文的撰写。这也为他赢得了来自美国海军学会出版社的合同——1984年付梓的《猎杀“红十月”号》是该社创建110年来出版的第一部小说。编辑曾预测这部充斥着大量科技术语的厚书销量不会超过5000册,为此预付了5000美元的版税给克兰西。而它的实际发行量达到了230万册,为克兰西赚到了130万美元。
或许是出于对个人特殊经历的感念,克兰西并不打算像他的欧洲同行勒卡雷、福赛斯一样,创作一系列以职业情报人员和资深特工为主人公的惊悚小说。尽管杰克·雷恩拥有高级情报官员的职业身份,但他的精神内核首先是一个典型的“老美国人”——出生在东海岸的爱尔兰后裔家庭,笃信天主教,在崇尚个人奋斗的同时极其重视家庭生活,并且随时准备好为了国家需要贡献自己的才智。在历史上,正是具有这些身份特质的新英格兰地区殖民者领导了1775年的北美独立战争;而克兰西在两个多世纪后将他们的幽灵重新召唤出来,为的是应对他眼中空前严峻的新危机:美苏核战争的阴影笼罩在地球上空,伊朗、日本等地区大国的野心正在上升,中东极端势力已经有条件搞到小型核弹,就连狂热环保主义者也在考虑用生物武器灭绝人类……以《猎杀“红十月”号》为起点,雷恩博士横空出世,开始了他为维护美国利益而奔走四方的公职生涯。
发表文章196篇 获得2个推荐 粉丝2498人
身与名俱灭、江河万古流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