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1963—四十年后

作者:娜斯

2018-08-02·阅读时长3分钟

328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939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娜斯)

“Sexual intercourse began/in nine-teen sisty-three.”(性交始于/1963)—善于反讽的英国著名诗人菲利普·拉金的名句之一。盎格鲁一萨克逊清教传统的英美人,在公众话语里开诚布公地谈性,的确是上世纪60年代之后的事。在此之前,就是文学中表现性,都是要遭禁的事—从D.H.劳伦斯到亨利·米勒。有人说,拉金说的年份,还因为语言节奏的需要给说早了哩。虽然《花花公子》是在那时创刊,但是性解放运动的风起云涌,还要晚几年。

回想1963以及之后的十余年围绕性解放的话题,男性角度有《花花公子》、《好色客》、色情电影、金赛的《性报告》、《巴黎最后的探戈》等欧洲艺术电影;女性角度有女权分子烧乳罩,女画家乔治亚,奥基夫30年代的《阴道之花》作品重新浮现,安奈斯·宁30年代的《巴黎日记》与情色小说再版,“美女作家”艾瑞卡·容大谈性事的《恐惧飞行》-纸风行,女作家Nancy Friday写女性性幻想的《我的秘密花园》畅销—性解放运动跟女性主义运动并行。

80年代里根上台,也是美国回归传统的时代—美国的主流其实永远是传统的,当然性解放运动也留下了它的影响。在1963年之前,要说婚前性生活、同居、婚外生子等等,都是绝对大逆不道的事情,而现在都引不起什么话题了。同性恋当然更不能提,而2003年的美国法庭争论的事情则是同性恋可不可以像异性恋那样到政府领结婚证或者到教堂结婚—马萨诸塞州最近第一个通过了允许同性恋结婚的法律。在此之前,美国的邻国,一向比美国开明的加拿大早已通过了该法律,所以美国不少同性恋伙伴跑到加拿大去领结婚证。越战时代,美国反战分子为了抵抗征兵,也有不少跑到加拿大去的,所以加拿大可以说是北美开明分子的天堂。想抽大麻的,想同性结婚的,不想打仗的,都放弃美国国籍去当加拿大人。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娜斯

发表文章5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58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