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遇见一本书 | 分类两宋绝妙好词

作者:生活书店

2019-03-05·阅读时长6分钟

3504人看过
#写读感·赢好书#@生活书店《分类两宋绝妙好词》在评论区留下读感即有机会获得 共3本 4.3开奖~

前 言

宋词是中国古典文学园地里一株艳丽多彩的奇葩,是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形象化的语言,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宋代的历史面貌、风土人情以及宋人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它以完美的艺术形式,显示出巨大的魅力,千百年来一直吸引着广大的读者。人们将唐诗和宋词并称,说明它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值得我们引以为自豪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长期以来流行着一种看法,认为宋词题材狭窄,反映的生活面不广,局限性很大。如果就某位具体作家而言,情况也许是如此;但如果我们把宋词作为一个整体来审视,就不会说它题材狭窄、反映的生活面不广了。

本书根据《全宋词》和有关资料,选录了宋代近四百位作家的一千一百多篇作品。分为:大好河山、名胜古迹、爱国情怀、壮志难酬、边塞风烟、承平岁月、乱世悲歌、节物风情、元宵之夜、七夕佳话、中秋浩歌、人生咏叹、乡村田园、渔歌菱唱、寻幽探胜、群芳竞艳、梅苑撷英、草木果蔬、鸟兽虫鱼、饮食器物、春夏秋冬、雨雪风月、对景感怀、疏狂闲适、贬谪流徙、怀古咏史、斥责嘲讽、俳谐戏谑、夫妻之间、兄弟姊妹、友情深长、忆昔怀旧、羁旅乡愁、离别相思、闺情绮怨、豆蔻年华、魂断青楼、琴棋书画、艺人剪影、梦幻世界、寿词选粹、杂花朵朵等四十二类。题材不可谓不广,内容不可谓不丰富,只是由于过去受“婉约”“豪放”两大派观念的束缚,许多绝妙好词均被排除在我们的审美视野之外,遗珠弃璧,识者兴叹。为了使读者全面了解宋词,继承和借鉴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我们参阅了历代有关宋词的选本和词话,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全宋词重新进行了审查和评断,并在此基础上编写了这部《分类两宋绝妙好词》。

分类没有固定的框框,完全从实际出发,主要根据作品的题材,同时也兼及主题。由于有的作品题材和主题都是复合体,既可列入甲类,也可列入乙类,如爱国情怀与壮志难酬常常是一篇作品的两个侧面,难以截然将其划分开来。对这类作品,我们按照自己的理解,突出其一个侧面,加以分类,难免有顾此失彼的遗憾。

有些同类题材的作品,其中部分篇章所咏对象更为单纯、集中,而且佳作纷呈,于是便单列一类,如群芳竞艳之后又有梅苑撷英,节物风情之后又有元宵之夜、七夕佳话、中秋浩歌,如此等等。这也是从实际出发,不拘一格而采取的一种变通办法,读者大概不会不同意吧!

在两宋词人的作品中,还有一些绝妙好词,同类题材的作品极少,甚至是绝无仅有,弃之感到可惜,于是便有了最后一类杂花朵朵。在四十二类之中,选得最多的是群芳竞艳,共有六十六首。这些五彩缤纷的百花赞歌,实在是一部形象而生动的《群芳谱》。选得最少的是寿词选粹,只有十首。祝寿之词虽然多为溢美的庸俗之作,但也有一些爱国志士借为友人祝寿之机,揭露时弊,谴责投降政策,抒发爱国激情,写得十分真切动人,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因此也是不可完全摈弃的。

此编第一类——大好河山,展示了祖国壮美山河的风貌,读之不但可以得到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美感享受,而且可以陶冶我们的爱国情操,激发读者为建设更加美好的锦绣中华而奋力拼搏。这正是我们编写此书的根本目的。

对所选之词,除了“注释”而外,还附有一段“品读”。“品读”或介绍写作背景,或揭示主题思想,或分析艺术特色,文字则有短有长,内容则有详有略,无一定之规,视需要而定。总之,是力图将我们阅读作品的一点体会提供给读者作参考。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本书必定还存在着许多缺点和不足,希望能得到读者的批评和指正。

精彩文摘一

爱国情怀

满 江 红    岳 飞

登黄鹤楼有感[1]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2],蓬壶殿里笙歌作[3]。

到而今、铁骑满郊畿[4],风尘恶[5]。  

兵安在?膏锋锷[6];民安在?填沟壑[7]。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8]。

何日请缨提锐旅[9]?一鞭直渡清河洛[10]!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品读】

本篇存有岳飞手书墨迹,收于近人徐用仪所编《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爱国魂》卷端照片。据《宋史·岳飞传》,绍兴三年(1133)秋,叛将李成进犯襄阳一带。次年岳飞奉命率兵进讨,收复襄阳等六郡。岳飞认为北伐时机已到,于是上书朝廷,奏请“以精兵二十万,直捣中原,恢复旧疆”。这首词可能是作者驻军鄂州,登黄鹤楼时的抒怀之作。词的上片从登楼眺望中展开画面,展现出中原大好河山在金兵铁骑蹂躏下,一片凄凉的景象。下片前六句紧承上片结拍,进一步说明国家正处于危急存亡之秋,广大军民付出了惨重的牺牲。最后呼吁朝廷下诏北伐,实现光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全词充分体现出岳飞忧国忧民的思想和对抗金斗争满怀必胜的信心。可惜“一鞭直渡清河洛”的理想未能实现,英雄却蒙受不白之冤,恨九泉,令人愤惋泣下。

【注释】

[1]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省武汉市蛇山的黄鹤矶头。相传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历代屡毁屡建。唐宋时为游览胜地,崔颢、李白及陆游等均有题诗。

[2]万岁山:即艮岳,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五月建成的一座假山,在汴京城东北,消耗了大量的民力财力。周围十余里,最高处九十尺,楼阁亭台不计其数,奇花异石应有尽有。

[3]蓬壶殿:疑指北宋汴京皇宫内的蓬莱殿。

[4]郊畿(机):指汴京附近地区。

[5]风尘:比喻战乱。

[6]膏(告):滋润。作动词用。锷(侉鄂):剑刃。

[7]沟 壑: 溪 谷。《 淮 南 子· 说 山训》:“大蔡神龟,出于沟壑。”引申指野死之处。

[8]寥落:稀疏荒凉。

[9]请缨:请求出兵杀敌报国。缨,绳子。 锐旅:精锐的部队。

[10] 河洛:黄河和洛水。

 

元宵之夜

倾 杯 乐    柳 永

禁漏花深[1],绣工日永,蕙风布暖[2]。

变韶景、都门十二[3],元宵三五,银蟾光满[4]。

连云复道凌飞观[5]。

耸皇居丽[6],嘉气瑞烟葱蒨[7]。

翠华宵幸[8],是处层城阆苑[9]。  

龙凤烛、交光星汉[10]。

对咫尺鳌山开羽扇[11]。

会乐府两籍神仙,梨园四部弦管[12]。

向晓色、都人未散。

盈万井、山呼鳌抃[13]。

愿岁岁,天仗里、常瞻凤辇[14]。

 

【品读】

本篇为宋人最早的元宵词之一。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这天晚上叫“元宵”,也称“元夕”、“元夜”。唐以来有观灯的风俗,所以又叫“灯节”。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正月十五日元宵,大内前自岁前冬至后,开封府绞缚山棚,立木正对宣德楼,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击丸蹴踘,踏索上竿……更有猴呈百戏,鱼跳刀门,使唤蜂蝶,追呼蝼蚁。其余卖药、卖卦,沙书地谜,奇巧百端,日新耳目。”这里记述的是宋徽宗宣和年间的情况,柳永生活的真宗、仁宗时期欢度元宵的盛况也大致相同。此阕写汴京元夕的繁华景象。词中浓墨重彩,极力铺张渲染,富丽堂皇,金碧交辉,尽情歌咏太平盛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宋前期社会安定、经济富足、统治阶级极其奢华的现实。柳永不但善写羁旅行役、离愁别恨,而且也是歌功颂德的行家。

【注释】

[1]禁漏:宫中的漏壶。漏壶,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2]蕙风:香风,春风。

[3]韶景:美景。都门十二:据《东京梦华录》载,汴京外城(新城)除水门外,共有城门十二座。

[4]银蟾:月亮。

[5]复道:高楼之间或山岩险要处架空的通道。这里是指宫中楼阁间的空中通道。

[6]耸皇居丽:谓皇宫高耸壮丽。

[7]葱蒨:形容草木苍翠茂盛。

[8]翠华:皇帝仪仗中一种用翠鸟羽毛作装饰的旗帜,代指皇帝。 宵幸:夜间皇帝驾临。

[9]层城:一道又一道城楼。 阆苑:传说中的神仙住处,常用指宫苑。

[10] 龙凤烛:饰有龙凤的蜡烛。 星汉:即银河。这句说,烛光与星光辉映。

[11] 鳌山:旧时元宵灯景的一种,把灯彩堆叠成一座山,像传说中的巨鳌形状。

[12] 梨园:唐玄宗时教练宫廷歌舞艺人的地方。这里是指宫廷乐队。

[13] 万井:千家万户。 鳌抃:欢呼鼓掌。

[14] 天仗:天子的仪仗。 凤辇:皇帝的车驾,指皇帝。

文章作者

生活书店

发表文章221篇 获得16个推荐 粉丝5218人

竭诚为读者服务

中读签约机构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6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