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通识读本的魅力

作者:薛巍

2019-04-11·阅读时长5分钟

1546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653个字,产生1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乔纳森·卡勒


用35000字讲清一门学科

无论什么主题,牛津通识读本的编辑好像都可以找专家写一本书:河流、植物、山脉、湖泊、海洋、沙漠、冰川、地球、眼睛、幽默、知识……甚至还有一本写的是“虚空”。读这套书时,不期然间它会解决你的疑惑,比如为什么欧洲极大望远镜要建在智利?迈克尔·霍斯金在《牛津通识读本·天文学简史》一书中说:“镜面不断增大的光学望远镜建在山顶,高出绝大部分的地球大气,并且主要在南半球,在那儿,大多数有意义的深空天体有待观测。”

牛津大学出版社从2005年开始出版通识读本,到今年4月出到了第600册,主题是阅读。近期刚出和即将出版的还有音乐心理学、环境伦理学、爬行动物、园林史、狄更斯、集中营、物质、凡尔赛公约、托尔斯泰、通感、美国外交关系、物理学、情绪、诗歌、美学、加缪、王朝等。

通识读本计划出版1200多种,但《纽约客》撰稿人凯瑟琳·舒尔茨认为,它可以永无尽头,因为“世界广阔又新奇,我们目光所及的任何地方,从萤火虫在暗夜中闪烁的光亮到奥登为叶芝写的挽歌,总有一些东西在激起我们的好奇心,总有一些我们想要了解的生存片段”。

读这套书你可以是为知识而知识,对逻辑学、心理学、佛学很好奇,读本中有些内容也很实用。比如《记忆》中说:“将学习时间分散在一段时间内比较好,而不要在某一时间内集中突击,其中的主要原则就是少吃多餐。所以考试前的临时突击不能取代平时扎实、持久的复习。”书中还说,学习时,要选择一个没有太多干扰的环境,这样可以专注于目标信息而非周遭的纷纷扰扰。那么看书学习时还能不能听音乐?作者乔纳森·福斯特说:“人们往往发现音乐可以帮助营造一个适合学习的轻松环境。在这种情况下,熟悉的音乐比新曲子更有帮助,因为陌生的音乐更有可能会导致分心。”


《牛津通识读本·文学理论入门》


阅读牛津通识读本系列,你还会了解到,“如今,多数大学院系和研究组织都会用‘地球科学’一词取代‘地质学’,因为人们已经意识到该学科的广度绝不仅限于研究岩石……地球的磁场线冲向极地,太阳风中的粒子也会在那里进入大气层,向下射出活跃的原子,产生壮观的极光”。

这套书每册的长度固定在35000个单词,约100页到140页。每一册的开本和封面类似,舒尔茨说,这套书的设计“小巧美观,仿佛出自史蒂夫·乔布斯之手,封面展现了水平色彩带的526种变幻,就好像高仿的罗斯科画作或者高档巧克力的包装纸。与后者相同的是,它们都能引起人强烈的购买欲,不管是出于冲动还是别的什么。看着它们,你会猛然意识到,要是搭上从华盛顿到克利夫兰的航班,等到达目的地,你就能掌握微观经济学或者中世纪英国的基本知识”。

文章作者

薛巍

发表文章583篇 获得17个推荐 粉丝4989人

江湖人称“贝小戎”、“小贝”,读书万卷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寻路叙利亚

“伊斯兰国”覆灭目击记

7239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2)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