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harps
2019-04-11·阅读时长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622个字,产生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孙欣
他经手过12000颗心脏
值此之际,他工作了半世的牛津约翰·雷德克利夫医院关闭了儿童心脏手术部门。他的右手已经因为长期的外科手术生涯而严重畸形,很难抓牢手术器械。他感到心脏外科这个领域在英国正被浓重的官僚主义扼杀,因为训练和手术都异常辛苦,医生面对的都是濒临死亡边缘的重病号,如果病人死了,医生的名字就会被管理部门通报。“说到底,一门面对死亡的职业是不可能繁荣的,只有殡葬业和军事除外。”在这样的时代,他还是写了一本书,叙述半生中的成就和付出的代价,可能是出于职业的诚实和操守。
必须警告读者的是:《打开一颗心》是一本悲哀的书,因为它本身承载的生死的重量。因为职业的特征,外科医生书写自己的职业,不大可能写得轻松又幽默。心脏外科尤其如此,因为心脏对于人类的特殊生理和文化意义。人的心脏从胚胎期的六周起略具雏形,成年后以每分钟超过60次的频率跳动。这个昼夜运行永不疲倦的器官若是停下来休息,人的生命就结束了。心脏在交感神经的作用下忠实反映着人无法控制甚至描述自己的情绪波动。阿兹台克人用心脏向神献祭,因为他们认为心脏不仅是人的灵魂栖息之所,也是太阳的一小块碎片。音乐家肖邦的躯体埋葬在巴黎,而心脏遵从他的遗愿返回祖国波兰。
威斯塔比成为一名心脏外科医生,因为心脏对他有无与伦比的魅力。他喜欢“观察它,停止它,修复它,使它重新跳动,就像机械师喜欢掀开轿车的引擎盖修理引擎一样”。但是,在他甚至还没开始心脏外科的生涯以前,已经得到了来自前辈的忠告:“看见一颗心脏,要忘记它是爱和奉献的源泉。”忘记这些,统统切开,修补,复原,然后无论成功与否,怀着喜悦或痛苦,冷静地奔向下一台手术。就这样,威斯塔比经手过12000颗承载着各种病痛的心脏。
读过这位伟大医生的叙述,不禁让人想象他这一生经历的激烈碰撞和起伏,在救人一命的巨大喜悦和送走病人的尸体的巨大悲哀之间。也许正如他所说的,外科医生都不是正常人,他们甚至不需要睡觉,都对肾上腺素上瘾,始终亢奋,始终渴望行动。这些不正常的人凭他们变态的精力和善于冒险的精神,守护许许多多人的生命,把他们从死亡的边缘拉回来,回归平静的正常生活。
发表文章170篇 获得4个推荐 粉丝760人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博士和爱做饭的狡猾妈妈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