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复兴与回望:哥廷根国际亨德尔音乐节史探

作者:南曦

2022-04-14·阅读时长8分钟

1383人看过
音乐以穿透时空的戏剧张力和奇诡色彩,洞悉人性,解析世情,映射出饱满而魅惑的光影。音乐节也借着亨德尔的名与声,承载了整整一个世纪的生命分量。

亨德尔

1829年,作曲家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在柏林歌唱学院(Berliner Singakademie)指挥首演了J.S.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在音乐史上,这被公认为“复活”巴赫的丰碑性事件。数年之后,他又在杜塞尔多夫的下莱茵音乐节(Niederrheinische Musikfest)期间,依据从伦敦找到的原始乐谱版本,指挥亨德尔的清唱剧《以色列人在埃及》,预告了亨德尔在德国的复兴。

然而,亨德尔的歌剧重新受到世人的瞩目,却既不是依凭哪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亦未发生在哪座熠熠生辉的音乐之都。那是1920年,小城哥廷根(G?ttingen)的一批业余爱乐者将《罗德琳达》搬上舞台——此时距离亨德尔去世已160年有余,距离该剧上一次被聆听已逾180年。

这看上去似乎充满了偶然性。若论名气,哥廷根自然不缺:由汉诺威选帝侯格奥尔格二世在该城创建的大学,曾稳立世界学术之巅,拥高斯、普朗克、俾斯麦、洪堡这样闪亮的校友名录,是城市最大的骄傲;可若谈到音乐,或许只有出生边郊的长笛家匡茨(Johann Joachim Quantz, 1697-1773)可以凑凑数了。

一切缘自奥斯卡·哈根(Oskar Hagen,1888-1957)与阿尔弗雷德·贝托莱(Alfred Bertholet,1868-1951)的聚合。哈根曾在亨德尔的故乡哈勒(Halle)学习艺术史和音乐学,由此接触到亨德尔歌剧的乐谱,并折服于其魅力。自1918年到哥廷根工作,他在学者交响协会(Akademische Orchestervereinigung,“AOV”)结识了大学联合会(Universit?tsbund G?ttingen, “UBG”)音乐委员会主席、宗教史教授贝托莱。

在哈根家的音乐会上,妻子蒂拉·哈根-莱斯纳(Thyra Hagen-Leisner)演唱了亨德尔的咏叹调。是贝托莱率先提议,将歌剧搬上舞台。但真正将这个念头付诸实施的还是哈根,他动用各种人脉,赢得了AOV和UBG的支持;他还亲自动手,缩减和改编了原作。1920年6月26日,作为UBG当年的年会活动,素人制作、素人出演的哥廷根版《罗德琳达》在德意志剧院(Deutsches Theater)面世了。

亨德尔歌剧《凯撒大帝》珍贵乐谱

短短七年内,这版《罗德琳达》在全德21个舞台上演136次,亨德尔的歌剧终于拭去了尘埃,再次焕发其瑰丽的光晕。音乐史家称之为“哥廷根亨德尔复兴”(G?ttingen Handel Renaissance)。哥廷根国际亨德尔音乐节(Internationale H?ndel-Festspiele G?ttingen)的百年历程也从此开启。

哈根的蝴蝶扇翅,如何引发了这场音乐继受的海啸?当我们将坐标四维锚定到1920年的德国,谜团便迎刃而解了。

这是一战后、二战前的“黃金的二十年代”(Goldene Zwanziger)。德国人吃了败仗,签下《凡尔赛条约》。普遍的愤怒和屈辱,在孱弱的魏玛共和国逐渐滋长成一股令人不安的民族主义。即便在小小的哥廷根,这样的社会情绪和时代精神也氤氲弥漫。人们迫切需要重拾自信,而艺术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哈根对亨德尔的爱,也裹挟在时代的洪流中,夹杂了这种复杂的情愫。就在搬演《罗德琳达》、创办音乐节的同年,他出版了一部名为《德国视角》(Das Deutsche Sehen)著作,展露出种族主义的观念。在音乐学上,亦不乏将亨德尔揉捏为彻头彻尾的德国作曲家的倾向。亨德尔的音乐成了彼时德国人疗愈心灵创伤的膏药。

从艺术上说,十九世纪末兴起的表现主义已从绘画中退潮,而它在舞台领域的影响力,至此才从柏林、法兰克福、慕尼黑、维也纳这些大都会渐次辐射到小城镇中来。哈根深信亨德尔的音乐符合“最现代的表现主义理想”,他能从咏叹调中看到心理剧(psychological drama)。他的《罗德琳达》打一开始没有想过要忠实原作,而恰恰是要进行适合于现代人的改编。连语言也从意大利语译成德语,于是“Rodelinda”(罗德琳达)变成了“Rodelinde”(罗德琳德)。

哈根选定的合作者是曾在哈勒共事的保尔·蒂尔施(Paul Thiersch,1879-1928)。蒂尔施早年在慕尼黑学习建筑,又去柏林执业,可以说是在表现主义的缸子里泡出来的角色。此前他已经有过舞台设计的经验,此番受邀来到哥廷根,一连干了四届,奠定了音乐节最初的审美趋向。

2018年12月13日,歌剧《罗德琳达》在里昂国家歌剧院演出

1920年代中期,创始人哈根移居美国,音乐节逐步脱离了他的个人偏好。1931年成立哥廷根亨德尔协会(G?ttingen H?ndel-Gesellschaft)。随着纳粹迅速上台,协会不可避免地沦为“一体化”(Gleichschaltung)的工具。其间出任音乐节艺术总监的是知名指挥家弗里茨·莱曼(Fritz Lehmann)——他也是哥廷根大学的校友。他于1935年指挥《帕耳忒诺珀》(Parthenope),是首次遵循原作的演绎尝试;1938年、1947年又分别指挥了《托勒密》(Tolomeo)和《忒修斯)(Teseo)的第一个现代制作。

战后的德国,1950、1960年代的保守意识及1968风暴纷至沓来,哥廷根也卷入其中。与波谲云诡的社会变迁相比,这数十载的音乐探索几乎乏善可陈。直到1980年代,另一位在音乐节发展史上留下深刻烙印的总监到来,大幅提升了音乐节的专业度和国际性,那便是约翰·艾略特·加德纳爵士(Sir John Eliot Gardiner)。作为古乐运动的领袖,加德纳推崇本真演绎,也一以贯之地将其视为音乐节的使命。不过,在他执棒的十年间,音乐节未曾上演任何歌剧作品。他的继任者尼古拉斯·迈克格根(Nicholas MacGegan)解释说:“他有极好的合唱团,因此专注于清唱剧,这样做是可以理解的。”迈克格根继承了加德纳的传统,但同时也迎回了音乐节自身更具特色的传统,在2000年音乐节80周年之际,再次推出了回归之作《罗德琳达》。

2020年,音乐节迎来百年大庆。时任总监劳伦斯·卡明斯(Laurence Cummings)倾力为观众们安排饕餮大宴:亨德尔的全部42部歌剧。只是,新冠疫情的到来打碎了所有原定计划。对此音乐节显得很坦然,毕竟在百年的风雨中,这早就不是第一次遇到时运乖蹇了。百年庆典被迫推迟,而“亨德尔,哥廷根,1920”(H?ndel_G?ttingen_1920)的展览在哥廷根市立博物馆(Das Städtische Museum Göttingen)和线上如期举行,详实的资料为到访者细细讲述,在兴衰沉浮中音乐节如何自处。

音乐是永恒的,亨德尔的音乐也在那永不褪色的人类瑰宝的行列之中。它在亨德尔去世后陷入沉寂,被门德尔松彰悬于乐史的荣光里,被表现主义者和各类思潮的信徒推到二十世纪公共场域,被热爱,被追捧,被裁切,被装扮,被扭曲,被重塑……每个时代的人都自以为了然它,而实际上或许恰恰相反:是它以穿透时空的戏剧张力和奇诡色彩,洞悉了人性,解析了世情,映射出饱满而魅惑的光影。

音乐节也借着亨德尔的名与声,承载了整整一个世纪的生命分量。从2022年省思,在历史褶皱处,仍有许多待挖掘、待检视。如,哈根的妻子蒂拉在首届节日上担任了剧名角色,并完成了剧本的德译工作,但这件事只存在于他人的零星记载中,她从未在正式文献里得到应有的承认。又如,汉斯·尼德肯-格布哈特(Hanns Niedecken-Gebhard)身为同性恋艺术家,怎样在纳粹政权之下谋求职业发展?这些,不只是音乐史家的课题。

春夏的哥廷根最是宜人。一年中晴朗的日子并不太多,碰到阳光普照,老城中心的广场上便人行如织:冰淇淋,咖啡,香肠,鲜花,正当青春的大学生,一派过节般的绚烂。

亨德尔音乐节就栖身在如许的景致里。大幅海报装点着老市政厅,亨德尔的头像凝视着哥城所有青年的“梦中情人”牧鹅女(G?nseliesel)——唯有拿到博士头衔者,方可亲吻她的额头;而市政厅的地下酒窖,诗人海涅表示,自己就是被它“毁了”,想必好吃好喝的亨德尔也会甘愿来开怀畅饮。

寻常的哥城是属于日神的,此刻的哥城却洋溢着酒神的气息。在这座巴掌大的小城里,从音乐节萌生的德意志剧院,到与之同龄的机车大厅(Lokhalle),还有大学讲堂、食堂、教堂,都飘荡起了亨德尔的乐声。抛开“哈根们”囿于时代的偏狭,创立伊始的民众情怀如今仍受到珍视。这是献给市民的节日。

近一二十年,音乐节还着意向周边扩展,北到哈尔茨山脉,南到施陶芬贝格(Staufenberg),将这一片孕育了童话的山林热土带入狂欢的喜悦中。而紧随哥廷根之后,哈勒也于1922年创办了亨德尔音乐节,到今年正好百年。两座相隔仅仅180公里的小城,共同守护着亨德尔的音乐遗产,也享受着亨德尔的馈赠和守护。

“哥廷根亨德尔复兴”时间线

1685 亨德尔出生

1724/1725 创作《罗德琳达》

1734 《罗德琳达》在亨德尔生前最后一次演出,哥廷根大学建校

1759 亨德尔去世

1829 门德尔松指挥演出巴赫《马太受难曲》

1833 门德尔松指挥演出亨德尔《以色列人在埃及》

1920 哥廷根版《罗德琳达》,“哥廷根亨德尔复兴”

1927 哥廷根版《罗德琳达》已在全德21个舞台上演136次

音乐节历任艺术总监

1920-1924 奥斯卡·哈根

1926-1928 鲁道夫·舒尔茨-多恩堡(Rudolf Schulz-Dornburg)

1928-1930 沃尔夫冈·施特肖(Wolfgang Stechow)

1934-1953 弗里茨·莱曼

1956-1959 路德维希·多尔曼(Ludwig Doormann)

1960-1980 君特·魏森博恩(Günther Weißenborn

1981-1990 约翰·艾略特·加德纳爵士

1991-2011 尼古拉斯·迈克格根

2012-2021 劳伦斯·卡明斯

2022起   乔治·彼得鲁(George Petrou)

文章作者

南曦

发表文章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3人

中读签约作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