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今天·阅读时长16分钟
看到一个消息,民航暑运过半,北京高踞境内热门旅游地的榜首。还有另外一个北京市统计局的消息,今年上半年,北京住宿业1613家单位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3%,利润总额仅5980万元,降幅高达92.9%。这是去年已经大跌的基础上的再度崩塌。
1613家企业,利润5980万元,平均到每家企业不到4万元,这刚好是半年里企业为一位员工支付的费用。一家数十数百人的企业,后厨或者大堂多雇佣一名员工就可能亏损,这是何等“如履薄冰”的经营状态。北京还是炙手可热的旅游目的地,酒店经营如此艰难,看了消息,真是难以置信。
衣食住行,居民消费的四大品类,行和住是联系在一起的,所谓“未晚先投宿”,为什么数据是割裂的?是因为统计时段不同,暑期前大家都不来北京,“憋着”暑假才来?于是我又找到上半年北京的旅游数据,结果却是来北京的游客一直很多,并不存在趋势的突然逆转。北京上半年接待游客1.84亿人次,同比增长7.1%,外省游客1亿人,增长也是7.1%,海外游客246.7万人,增长率高达48.8%。
既然是旅行,就得有花费,其实整体花费也是增长的,据统计,北京上半年旅游收入达到3382亿元,增长8.8%。也就是说,上半年北京的旅游收入是人财两旺的。既如此,为什么北京的住宿业利润如此之少,离着全行业亏损就差了5980万元了呢?
外省人、海外人士来到北京,除非是一日游,首先得住宿。可以想见的是住宿也会是旅游消费的大头,游客们千里迢迢来到一个远距离旅游目的地,一日游的可能性是很小的。故而,住宿需求不会少,怎么就不赚钱呢?唯一的可能是客单大跌,收入少了,利润更少。
事实的确如此,分析各种客源的花费状况,外省客源在北京的旅游支出增长了6.2%,是赶不上7.1%的游客数量增长率的。相对的,北京本地游客,虽然数量增加了6.1%,但花费上增加了9.3%。而本地游客与外地游客消费的主要差异,应该就表现在住宿上。
仲量联行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北京高端酒店市场表现整体承压。截至5月底,全市高端酒店平均入住率与2024年同期基本持平,但平均房价同比下降逾 5%,每间可出租客房收入同比减少超过 4%。
今年酒店业的“卷”席卷全国,年初一些五星级酒店的房价居然降低到商旅酒店的水平,如南京明发珍珠泉大酒店、广州威尔登酒店最低价格均在300元左右。今年暑假,五星级酒店在平均房价同比下跌12%到18%,某些酒店的入住率却不到 20%。北京20家五星酒店推出 800元起包含早餐的 “轻奢套餐”。
上半年我出差的途中,虽没有居住五星级酒店的经历,但也经历了几次超值的酒店体验,价格太惊艳,想起来记忆犹新。一次是我路过上海要在虹桥高铁站转车,临到站才搜索住宿,发现附近性价比高的商旅酒店都不在地铁站上,打车前往,又担心路途太短被出租车司机嫌弃。而上海又是全国酒店业价格高地,坐地铁向着市中心进发,酒店的价格极有可能一站一站往上跳。一时间竟然焦虑起来。
可在地铁上搜索酒店,突然之间,一间地铁站旁的舒适型酒店就跳入了眼帘,194元。长宁区的这家店,不仅交通方便,房价干净,设施也新。多次在上海投宿,这次体验堪称性价比之最。若放在疫情前,上海同样类型的酒店动辄都是300元起步的。当然,我夜晚投宿,也可能是捡漏了。
在西安,我捡漏的经历更为惊艳。我在西安西站下的车,才发现高铁站坐落在一片荒地之中,离开发区的楼宇还有两公里,而开发区除了企业似乎还没有形成生活的氛围。于是步行到地铁站向着西安古城进发。在行进的地铁上搜索酒店,竟然搜到了永宁门边上的,150元一晚的高档酒店。及至办理了入住,酒店不仅位置极好,房间也大,卫生条件一流。第二天我再查价,酒店价格直接翻了两倍。酒店业随行就市,以不空房为要,但如此放下身段,高端酒店只卖出中低端商旅酒店的价格,还是挺让我惊讶的。这些都是我以前出差未曾见到过的情形。
如果说超九成五星级酒店为2010年及之前开业,普遍面临设施陈旧老化影响住客体验,不得不放下身段打折促销。酒店业整体业面临着供给过剩,才是近年来酒店降价,今年竟“跳水”的根源所在。
截至2024年底,全国酒店总量突破37万家,客房规模超1850万间。2020-2025年期间中国新增酒店客房年均增长率达6.2%,远超需求端4.1%的增速。这一期间民宿还爆发式膨胀,仅2023和2024两年就新增19万家,总量达33万家,住宿市场严重供大于求,竞争也就愈发白热化。
供给过剩,区域分化尤其明显,一线城市及热门旅游城市,如三亚、上海、北京等,高端酒店供给严重过剩,平均入住率不足60%。今年突然冒出一波酒店业外摆,就是要解酒店住宿业务收入大跌的“燃眉之急”。在广州,老牌五星级酒店白云宾馆、花园宾馆的早餐摊摆在地铁口,大多餐点在3元到8元之间,瞄准早高峰时期的通勤人群。在郑州,永和铂爵国际酒店每天早中晚餐时段定时出摊,根据店家的说法,7月9日竟创造了单日营收超8万元的纪录。当然这都是无奈之举。
北京的酒店业面临的困难尤其严峻,原因是地方政府财务状况趋紧,出差、培训、开会等公务活动减少。而企业层面,上半年国企利润总额同比下滑3.1%,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7.6%。随之而来的团建、出差、培训等开支也相应压缩了,北京的酒店业于是失去了一个对价格不敏感的消费群体。
观察北京公务差旅景气与否,一个直观的窗口是各地驻京办的餐厅。作为地方美食最正宗的去处,过去驻京办都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可这两年越来越多的探店博主出入驻京办。而去年和今年,好多家驻京办餐厅也加入了团购大战,价格极度亲民。
全国酒店都困难,供给太多的缘故。北京的酒店业景气度最差,原来是供给侧和需求侧两边都不给力。
排版:小雅 / 审核:雅婷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撰稿人
大家都在看
发表文章52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6138人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