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梓辉
2020-11-18·阅读时长10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444个字,产生7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马春华(王旭华 摄)
家庭与家庭暴力变化
三联生活周刊:谈论家暴就离不开家庭,你认为不同的家庭结构在家庭暴力的表现上有差异吗?
马春华:从大的家庭结构类型上来说,施暴频率依次从高到低的是:单亲家庭、核心家庭(父母与未婚子女共同居住和生活的家庭)、夫妻家庭、主干家庭(由父母或父母一方和一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核心家庭的暴力频率高于主干家庭,或许说明,在排他性相对较强、较为封闭的核心家庭中,由于缺乏外在力量的制约,男性施暴的可能性更大。
但其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因素——孩子。依据2010年“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家中孩子的数目对妻子遭遇情感虐待有着显著影响。孩子越多,妻子遭遇情感虐待的可能性就越大,这一点在我们的基线调查中也得到了证明。没有孩子的家庭施暴或遭遇暴力的比例是最低的,很多被访者提及夫妻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有关孩子的事情方面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三联生活周刊:国内近期也发生了一些恶性家庭暴力事件,以你来看,家庭暴力现象这几年在国内有怎样的变化趋势?
马春华:从国内这些年的研究来看,家庭暴力的发展趋势可能有几个表现。一是从数量上来看,大家可能觉得家庭暴力现象好像增多了。比如河南省洛宁县人民法院就发现,2016年以来审结的案件中,家暴案件占所有审理案件的比例持续增长,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现在家庭暴力更多了。就我来看,家暴案件在以前是比较隐蔽的,被局限于家庭的私人领域,现在只是揭开了面纱,更多地被暴露在公共领域中。而且最麻烦的一件事是,这些相对敏感的指标,国家部委没有给出官方的统计数据,可能也不好调查和统计,所以我们很难用数字来说它是在上升的。
再有就是年轻化的趋势。2017年就有研究说现在家庭暴力呈现年轻化的趋势,这是因为根据《反家庭暴力法》的规定,除家庭成员外,有同居关系的人等之间发生的暴力行为,也适用本法。所以他们所说的年轻化,是指很多发生在情侣间的暴力,包括大学生情侣。而情侣年龄一般会比已婚者的平均年龄小。从这个角度来说,当然会比之前更加年轻化。
另外就是大家现在关注的家庭暴力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像前面分析的那样,原来讨论家庭暴力,指的是夫妻之间或者说伴侣之间的暴力;现在,为了保护儿童和老人的权益,父母对儿童的暴力、子女对老人的暴力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还有同居伴侣间的暴力等等。
从家暴案件审理来看 ,形式日趋多样,不仅涉及家庭内部成员间的关系,比如离婚、赡养、抚养、分家、继承等,而且现在已经发展到非婚生子女否认、生父确认、探望权、监护权、同居后损害责任、同居关系析产和解除收养关系等。有的甚至已从民事案件发展到故意伤害、杀人、虐待、遗弃、重婚等刑事案件,及撤销婚姻、确认婚姻无效等行政案件。
发表文章131篇 获得8个推荐 粉丝355人
前《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