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兰亭”:千年因缘

作者:周翔

2018-02-06·阅读时长13分钟

886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632个字,产生7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故宫博物院的书画专家王连起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俛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在会稽山阴的水边,欢宴将尽,春风微起,当王羲之“用蚕茧纸、鼠须笔”,“挥毫制序,兴乐而书”时,不知他是否自觉地意识到了,他正写下中国书法史上最重要的作品。此后1600多年里,慢慢地,“兰亭”不再仅仅是王羲之当年写下的一篇序文,而成为历史中众多人与事之间的一种联结,有那么多奇妙的因缘,围绕着这篇28行、300多字的《兰亭序》发生和累积。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是与《兰亭序》因缘甚深的人物之一。唐人何延之的《兰亭始末记》,以传奇体写太宗如何“以德政之暇,锐意玩书,临写右军真草书帖”,唯独未见《兰亭帖》真迹,后得知在永欣寺僧辩才处收藏,几次索取不得,竟以天子之尊,靦然令“负才艺,多权谋”的监察御史萧翼行间用诈,终于将《兰亭序》窃入己手——

文章作者

周翔

发表文章1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96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国宝观止

重新发现故宫的文化价值

3102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7)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