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萍(困困)
2018-05-22·阅读时长4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415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电影《保姆日记》海报 )
恋童癖、学费、校车上的污秽录像带……美国的富人区父母总有一长串要担忧的名单。2002年以后,这个名单上又添了一项:有书约在身的保姆。这一年,两名28岁的女青年合写的小说《保姆日记》出版,情节毫无悬念:一个年轻女保姆受雇照顾4岁男童,备受工作狂X先生和刻薄鬼X夫人的折磨。这样一本书很容易被当成蓝领阶层血泪史的控诉,可实际上重点并不在此。小说开篇,女保姆一走进雇主的房子,就遭遇了富人区的“差异性”:“纽约上东区有一半人穿着夏奈尔的套装和Manolo Blahnik鞋子。另一半人穿着6美元的工装,随身背着帐篷,仿佛随时准备露宿街头,这些人是清洁工、保安和保姆。”之后又用很大的篇幅来揭露豪门生活的种种荒诞:必须按字母排列的豪华内衣衣橱,大到没有屋子能盛下的圣诞树,从欧洲进口的定制洁厕灵……作者并不是瞪着无知、懵懂的眼睛来看富人区,她们很熟悉那些生活,在某些方面还品位一致。这本书并不是有引发阶级斗争危险的战斗檄文,而是有钱人遇到更有钱的人妒忌心大爆发的“酸葡萄文学”。
发表文章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3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