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葛维樱
2018-05-25·阅读时长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634个字,产生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王小波母亲家现存王小波的遗物已经不多了 )
王小波在70年代末,曾有过一段短暂的工人生活。后来,他把这段经历写进了小说《革命时期的爱情》,他也就是在这段时间,结识了当时在《光明日报》做编辑的李银河。网上流传的资料显示王小波的工人生涯分为两个阶段:1972~1973年在牛街教学仪器厂当工人,1975年转到了西城区半导体厂工作直到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
经查找,西城区唯一跟半导体有关系的工厂名叫北京半导体器件五厂。这个厂位于德胜门外关厢,临街的门市有些破败,如果不是挂着厂牌,很容易让人以为这里是一个卖五金的小商店。厂里师傅介绍,70年代末叫半导体器件厂,现在属微电子研究所。半导体厂和半导体器件厂是有区别的。厂里年龄大的师傅不记得曾经有一个叫做王小波的年轻人在这里工作过。“王小坡?没有这个人。”
“为什么不问他本人?”金融街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不解地问。王小波70年代末和他母亲如今居住的地方都位于教育部大院,属二龙路街道管辖。据宋华介绍,他工作的“街道工厂”也应该是二龙路街道下属企业。如今,随着金融街开发,二龙路办事处、紧邻的丰盛办事处都合并到了金融街办事处。“半导体厂?没有这个厂子呀。”办公室的资格最老的工作人员说。在这个街道下属的企业里跟电子能联系起来的只有一个生产电视机高频头的厂子,与半导体没什么关系。“这里面我是最老的人了,我1976年来这儿工作的,我最清楚。”办公室的郭先生说。高频头是给北京电视机厂生产的,那里的人可能知道情况,不过现在这个厂也没有了。
发表文章5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022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