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两个“在路上”故事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6-20·阅读时长5分钟

457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907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于萍


( 谷岳在新西兰 )

冯唐:择一城而终老

27岁之前,冯唐没出过北京,第一次坐飞机,就飞到了旧金山。之后6年,他的身份分裂成两条线:第一条是从协和医院的妇科大夫变成了咨询公司的高层,定居香港,常飞京沪和美国,飞国航,积累了几十万公里里程,回北京都要住酒店。另一条线是作家冯唐,写了小说《欢喜》、《万物生长》、《18岁给我一个姑娘》、《北京 北京》。

学了8年医突然就飞美国学管理了,说起来简单,觉得没意思。可第一次解剖大脑标本,冯唐坐在解剖台前,被福尔马林浸泡得如皮球般僵硬的人类大脑摆在面前,伸手可及。管理实验室的老大爷说,这些尸体标本都是解放初期留下来的,现在收集不容易了,还有几个是饿死的,标本非常干净。什么是人?一个干净的标本就解释了,这样的答案不令他满意。学管理也不过是长辈的一句提示,就美国深造了,就进大公司了。大公司是做战略规划的。按着这个思路,上进青年冯唐几年里就当了副总裁,作家冯唐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规划?但他拒绝这种规划,精神上的东西他定不了目标,看不到终点,也排斥主流。他写过,如果文学是锅浓汤,“尽管我只是一只渺小的苍蝇,我要怀着对未知的敬畏和期待,飞进那锅浓汤,试着坏了它”。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40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47964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皇帝的诞生

秦一统与权力至高无上

479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