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8.7 柴科夫斯基丨《场景》(选自《天鹅湖》)

作者:段召旭

2019-05-30·阅读时长7分钟

14506人看过
古典音乐之旅的第八站来到了柴科夫斯基的音乐王国,主讲人段召旭将在柴科夫斯基的篇章中讲解《胡桃夹子》中的三首曲子《进行曲》《糖果仙子之舞》《花之圆舞曲》,《天鹅湖》中的两首曲子《场景》《圆舞曲》,《第六交响曲“悲怆”》第一乐章以及访谈中涉及作曲家威尔第的歌剧《茶花女》中的咏叹调《在普罗文查地方》。

8.7 柴科夫斯基丨《场景》(选自《天鹅湖》)

15.3MB
00:0016:43

曲目信息

曲目

《场景》(选自《天鹅湖》)

(Swan Lake Suite, Op. 20a Scene)

作曲家

柴科夫斯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各位中读《古典音乐说明书》的朋友,大家好,我是段召旭。咱们已经进入了柴科夫斯基《天鹅湖》的音乐单元当中。

上次我们一起欣赏了他的《圆舞曲》,当时我曾经说过,《天鹅湖》在柴科夫斯基生前作为舞剧其实并没有获得成功,原因是什么?大家要知道,在芭蕾舞这种形式传入到俄罗斯之前,世界上芭蕾舞最发达的地方是法国。我们也知道其实法国也有很多出色的芭蕾舞剧,比如《唐吉柯德》《吉赛尔》。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问题,我们一提《天鹅湖》《胡桃夹子》《睡美人》,想到的就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但是提到《唐吉柯德》《吉赛尔》,我们却不知道作曲家是谁,我也不知道是谁。那些舞剧出名是因为舞蹈特别棒,所以出了名。

▲Anna Sobeshchanskaya在尤利乌斯·赖辛格1877年创作的原版《天鹅湖》中饰演奥杰塔

这说明什么问题?当时是这样一种现象,在法国给芭蕾舞写音乐的是三流作曲家,他们并不重视音乐,所以在法国他们的芭蕾音乐就全是“嘣咂咂……”,基本就是提供一个节奏,然后写个旋律,让舞蹈演员能够清楚地找到节拍就可以了。芭蕾舞传入到俄罗斯之后,俄罗斯来写芭蕾舞剧的都是一流作曲家,像柴科夫斯基不仅仅是俄罗斯的一流作曲家,而是全世界的一流作曲家。所以他的天赋来写舞剧音乐,一下把音乐的位置就给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上。

据说《天鹅湖》的音乐主题,实际上是柴科夫斯基多年前在他的亲戚家给他亲戚的孩子写的一段音乐,当时是这样一个动机。后来他在写《天鹅湖》的时候,他想起了这段音乐,于是他把这段又拿出来,发展成了《天鹅湖》的音乐。

在这儿也给大家介绍一下,给舞剧写音乐是一种什么流程?有两种流程,一种就是导演,也就是舞剧编导,拿到剧本之后,舞剧的台本都不叫剧本了,因为不需要台词。舞剧的台本都很短,一两张A4纸应该就够了,就是一个故事梗概。所以它和歌剧剧本、话剧剧本是不一样的,不是厚厚一本,就是一两张纸。

然后编导拿到脚本之后,找作曲家写音乐,这是一种方式。编导委派作曲家说:“这块你写一段玛祖卡,这里来一段波罗乃兹,这来一个圆舞曲,然后作曲家可能就先写一个主题,给编导听。编导一听:“这不对,不知道这意思,你再写一个。”直到编导说:“对,就要这个。”作曲家就回去发展这个主题,所以这是一种,也就是说是编导指派作曲家写哪,怎么写。

还有一种就是作曲家写好音乐,编导去编舞剧,像柴科夫斯基写《天鹅湖》这部芭蕾舞剧就属于后者,因为柴科夫斯基的腕儿很大,这是大作曲家。所以不可能是编导来指定他怎么写?是他写好然后编导来编舞剧。所以柴科夫斯基就展开了自己的创作天才,写出了绝世的《天鹅湖》的音乐。

但是为什么生前舞剧演出不成功,我们回到这个问题。给《天鹅湖》第一次编舞的,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是一个瑞典的编导。他一听老柴音乐一下就懵了,因为他以前都是给法国的舞剧音乐编舞,全是“嘣咂咂……”,所以他突然听到比如像今天我们一会儿给大家分享的《场景》,是《天鹅湖》里最有名的音乐(哼唱),这种长线条的音乐一下就出来了,所以他一下不知道怎么编好了。所以最终编出了一个就和音乐不怎么搭的、很勉强放在一起的舞剧。所以导致舞剧的演出是失败的,也就是说舞蹈和音乐不能够非常完美的结合。

柴科夫斯基在有生之年都没有看到《天鹅湖》编出跟他的音乐能完美结合舞蹈。后来是在他死后,有两位俄罗斯的舞蹈编导重新拿起了《天鹅湖》这部舞剧,根据柴科夫斯基的音乐,编出了后来的《天鹅湖》的版本,而且其经典特别是表现在第二幕上。

▲帕维尔·格特饰演齐格弗里德王子

1895年,马林斯基剧院

现在虽然很多团排《天鹅湖》,而且在很多地方都进行了改动和创新,但是第二幕几乎没有任何改动。为什么?就是因为当年的俄罗斯编导编得太棒,没有办法再改,怎么改也超不过它所以后来是这两位俄罗斯编导真正地把舞剧《天鹅湖》推向了世界的舞台,让它成为了舞剧里面的经典之作。也让舞蹈和柴科夫斯基的音乐真正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成为了一个艺术精品。

所以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就是它里面我刚才说的这一段《场景》音乐,这也是《天鹅湖》里最著名的主题。它在《天鹅湖》当中出现了两次。首先给大家介绍,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就是在天鹅现身的时候,王子也是第一次见到天鹅,所以首先我们会听到就是我之前上次提到过的震音(弹奏),一个小调和弦的震音。在震音的背景之上,我们仿佛看到了天鹅的倩影,就是旋律(弹奏),旷世绝响的旋律。我们来听一听与伴奏合起来的声音(弹奏)。

前面是一个主题的铺垫和呈现,之后就进入到非常宽广的旋律(弹奏),听到这我真的是不得不再次赞叹老柴的天赋,这段音乐简直太感人了。进入到宽广旋律之后,它的伴奏也变了,也不再是震音了,也变得很宽广了(弹奏)。而且我们听到低音有一个下行,所以它的第二句是这样的(弹奏)。

我们听到这个旋律越来越高昂,而且情绪越来越高涨。于是推出了第一主题就是这个(弹奏)的再现,但再现的时候完全是另外一种状态,不是之前非常轻的,好像是若隐若现的一种感觉,而是一个宏大的、光辉的、明亮的一个亮相。所以我们会听到这个主题,这次的呈现变成了这样(弹奏)。

▲伊凡诺夫·佩蒂帕版本《天鹅湖》的第二幕

Paata Vardanashvili摄

可能有的人注意到了,他这一次在旋律上略有小的更动,大家可以听出来,第一次的时候是(弹奏),而这次变成了(弹奏),有一个音的变化,大家可以体会一下,这就带来了情绪上微妙的一种变动。同时我总是觉得因为这个曲子旋律在《天鹅湖》里面出现了多次,好像这个旋律其实也暗含了一种悲剧色彩。所以关于《天鹅湖》的结局也是一个扑朔迷离的结局(弹奏)。

然后在宏大的第一主题呈示完之后,这一次这个场景音乐就结束了,走向尾声了。所以这一次的呈现就是这样一个A-B-A的结构,很短暂的一个呈现,我们来听听他的尾声(弹奏),这是场景音乐的第一次出现。我们听到最后重复的这个旋律(弹奏),一直重复,最后这个音乐就结束了。

第二次呈现是什么样子的?依然是非常轻柔的,而且调性也没有改,还是这个调性,又是这个和弦的震音,之后主题又出现了(弹奏)。这些都和前面差不多,然后又是宽广的旋律(弹奏)。这次再现的时候,不是用高声部去再现这个主题,而是到了中声部,我们会听到是这样的,伴奏到了上方声部(弹奏)。

所以大家可以体会体会旋律在不同的声部呈现,虽然是同样的旋律,带给我们的感觉是不一样,所以音乐实际上的手段就是这样,音高、音色、音量、速度等等这样一些因素对比和变化,由此来引发我们情绪上相应的变化。

▲2008年瑞典皇家歌剧院版本的《天鹅湖》

之后他继续在中声部呈现第二句,旋律是非常宽广的一个旋律,依然是伴奏在高声部,而且这次高声部是很激动的(弹奏),这样的,然后下面出现宽广的旋律,是这样的(弹奏),我们听到一个新的动机出现了,就是这个(弹奏),仿佛是一种紧张感的东西出来了,而且在这速度也会提速(弹奏)。然后变成了高声部来演奏这个旋律(弹奏)。我们听到的这两次是非常宏大的音量,然后继续还重复这个主题。

接下去他继续重复这个主题,而且变成了高声部和低声部的对峙,我们会听到(弹奏),是这样的一个进行,也就是让我们增加这种紧张感,是这样的(弹奏)。大家可以感觉到情绪已经高涨到了不得不喷发的一个程度了。

接下来就是最后情绪的大爆发,它的速度也更加快了,音型也让人非常的激动,音乐也非常的激动,是上下型的横扫,先是从高音往下行(弹奏),这一串(弹奏)音乐迎来了最后一次主题,这次是一种慷慨、激昂,情绪极为激动的一次呈现,我们会听到在下行之后(弹奏),我们会听到不管是高声部(弹奏)还是低声部,都是在呈现这个线条。

接着它是以一种分解和弦的形式来变化旋律(弹奏),主题再呈现,在低声部呈现(弹奏),最后归于平静,仿佛是激动人心的爱情故事发生过后,一切又都归于平静了,也仿佛是天鹅逐渐地远去了。

因为我们的篇幅所限,这就是我给大家介绍的《天鹅湖》里面两段,我认为是非常经典的音乐,也推荐大家去观赏芭蕾舞剧的《天鹅湖》,看着舞剧听这段音乐和单纯地欣赏音乐体验一定是不一样的,但都是非常美好的体验,祝大家能够在欣赏音乐当中得到快乐。

今天我们就到这,谢谢大家,我们下次再见。


推荐指挥家

▲亚历山大·拉扎列夫

俄罗斯指挥家

亚历山大·拉扎列夫(Alexander Lazarev),俄罗斯指挥家。他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后来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与利奥·金斯伯格一起学习。1971年,他在苏联全国指挥比赛中获得一等奖。1972年,他在柏林举行的卡拉扬指挥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和金牌。从1987年到1995年,拉扎列夫是莫斯科大剧院的首席指挥和艺术总监,也是30多年来同时担任这两个职位的第一人



◎本节所涉名词注解:

1.小调和弦:指建立在小音阶上的和弦。

2.音乐动机:英文为motive,由具有特性的音调及至少含有一个重音的节奏型构成,是主题或乐曲发展的最小单元。一首乐曲可以分解至一个动机或几个动机。



如果您喜欢本讲内容

可以随手保存下方海报

分享到您的朋友圈

文章作者

段召旭

发表文章662篇 获得27个推荐 粉丝7718人

钢琴演奏家、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系副教授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段召旭·古典音乐说明书(第二季)

解析20位音乐巨匠的超凡之作

9635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1)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