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9-12-12·阅读时长1分钟
魏斌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年
【推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推荐理由】此书入选“南都2019年度十大好书”,入围“2019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榜”。
【解读】魏斌,本书作者,历史学博士,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中古区域社会史、简牍学。
在六朝江南社会,“山中”这一地理空间发生了巨大的变迁。随着佛教山寺的兴起、道教洞天体系和山中修道的宫观化,一些山岳成为寺馆集中的宗教圣地,江南山岳完成“名山化”的过程,文化景观呈现出独特的面貌和地理格局。作者立足山岳,全面搜集正史以外的宗教文献、文学作品、石刻史料等,打通佛道二教,透过若干个案的“深描”,细腻地展现了山岳历史自身的发展脉络(从山神祭祀到佛道寺馆的过程),佛道与民间信仰在山岳中活动的复杂关系。名山,特别是江南洞天福地的出现与山中景观的变迁,因此得到了鲜活而饱满的解释。六朝时代,乃至秦到隋唐历史演进的丰富内涵与时代意义,从而更完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TIPS:
1. 陶弘景“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他在茅山隐居修道的时候,有一位皇帝问他,山中何所有,他的回答是岭上多白云,陶弘景生活的时代,正好是中国山岳文化景观的形成时期。
2. 一般人对于山林隐逸都会抱有美好的想象,陶然于山水之间远离尘世间的各种纷扰,是很多人心中的向往。不过中国历史上的山林并不是我们想象的全然超脱于世外的桃花源。
3. 谢灵运曾将生活场所区分为清旷之域和名利之场,清旷之域主要就是指山林,名利之场是我们不得不生存于其中的世俗社会,但二者并不是完全分离的关系。寺院和道馆兴起之后,主要依赖于各种供养,特别是朝廷、官府和世族官僚,这就使得寺院和道馆一方面是室外清修之地,另外一个方面实际上也是提供信仰服务的场所,而且不少都跟朝廷官府关系相当密切。
发表文章32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2597人
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