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先勇
2020-09-13·阅读时长4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018个字,产生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美国迪士尼的真人版电影《花木兰》终于上映了。
说实在,好莱坞或者迪士尼这些年一直很在意中国市场,也相当努力地在电影中加入中国元素,甚至为某些大片专门制作了中国“特供”版,目的也很清楚,成效也很显著,中国票房份额十分可观,在欧美几乎赔钱的电影到中国都可以赚得盆满钵满,进一步改编中国故事,大力开发中国市场也是自然而然的事。而敢于挑战中国经典故事,还是很令人佩服的,迪士尼真人版《花木兰》也算是一部试水之作。中国观众对预告片颇有微词,觉得迪士尼的编导对中国文化还有点陌生,玩得不够顺溜,竟然让花木兰跑到了中国南方的福建,被中国观众挑刺在所难免。终于进电影院看过正片的观众又有怎样的收获?
熟读能诵《木兰辞》或者看过戏曲《木兰从军》的中国人心中早已形成的印象中,“花木兰”应该是北方人,她从军打仗也是在北方,别说故事里的花木兰不可能去过福建到土楼旅游,作者恐怕也不知道土楼的存在。被“可汗”点兵拉壮丁似的弄到军营的“花木兰”甚至可能不是中原地区的人,而属于北方游牧民族——跟中原地区数千年恩恩怨怨,被赋予“家国情怀”的很多历史故事历史人物都与此相关。《木兰辞》中本来也没有说“木兰”姓什么,让她姓“花”估计是后来的中原人讲故事强加上的——这个说法大概很得罪人,木兰的“家国情怀”貌似跟热情传扬这个故事的人们关系不够密切,她是为“可汗”而战,至于跟谁战,已经属于历史,今天只属于历史学家考证的问题,我们不必计较了吧。
不过换过角度说,大家还是应该感到骄傲的,毕竟《木兰辞》用的是中原地区的通用语言,而且1000多年前的遣词造句对今天的小学生来说也算通俗易懂,故事表达的主题“忠孝两全”也完全符合中原地区的传统文化。何况“花木兰”故事最可能的时代背景大约是北魏,这个朝代虽然给人印象不够深,但它是几个北方游牧民族进入中原地区汉化最彻底的一个,穿汉服说汉话改汉姓,一点都不含糊,或许我们中原地区很多人都有点北魏拓跋氏的血统呢。再说了,当年的历史都发生在今天的中国大地,也算是内战,“内部矛盾”,今天各位就不必给自己划立场了吧。这么说来,“木兰”也算咱们一家人了,赋予她的“家国情怀”,大家都有份了。至于要论证“花木兰”的故乡,而且还煞有介事地认定“花木兰”家乡所在,我看跟论证某山叫花果山就是孙悟空故乡的做派差不多。
发表文章47篇 获得3个推荐 粉丝63人
为了希望,我愿意经历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